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风险探析

近年来,随着工商资本对农业的介入、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在加速聚集的同时,也正在孕育着诸如自然、市场、投资、竞争、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如果没有充分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难免会出现生产经营不稳的问题,甚至影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因此,提前进行风险防范,对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对皖北地区土地规模经营中的风险点分析,为农业经营主体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措施,目的是让他们在土地规模经营中不走或少走弯路。

现状分析

风险提示

(一)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在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经营时,有两个方面的风险值得注意:一是流转规模。适度规模经营,说着容易做着难。每个经营主体受文化水平、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管理能力、资本状况、主导产业的限制,对规模的管控能力差别是比较大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自己真正的规模经营能力。就像举重一样,一把一把往上加,稳中求进,最后才能找到合适的“度”。个别经营主体,由于对自己的管控能力估计不足,认为“100亩地是种,1000亩地也是种”,在不知道深浅的情况下,盲目扩大规模,结果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二是土地用途。大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在租赁土地经营时,并不知道租赁的土地是基本农田,是一般耕地,还是集体建设用地是粮食生产功能区,是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还是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禁养区,还是准养区搞不清楚。自我认为,搞个仓储、晒场、冷库、圈舍之类的,天经地义,不会违规违法。事实上违规违法占用了基本农田,自己还稀里糊涂的,违建的“大棚房”清理整治就是例证。

(二)产业选择。最近几年,下乡、返乡、本乡人员纷纷在农村租地创业,有内行的、有外行的、有转行的,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等等,都想出奇制胜,大部分都是选择从特色产业入手,这种产业选择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选择特色产业上,有两个方面的风险不得不防。一是警惕误入“炒种”怪圈。所谓“炒种”就是制造虚假供求信息,抬高种源价格,从而获得非法的利益。“炒种”大多发生在特种养殖行业或者是特种种植行业,如:稀有动物、昆虫、珍禽养殖和滋补之类的作物种植,经营主体在决策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虽然物以稀为贵,但是“物稀”品种商品化生产很难,多数靠出售种源获利。同时“物稀”就意味着量小,量小就很难形成市场,只能是各自为战、各自为大。二是警惕所选产业“不服水土”。所谓“不服水土”,就是当地不长,老百姓不认;市场不在当地、原料不在当地、技术不在当地;生产需要人工影响气候或人工改良土壤;产品即便生产出来,由于成本过高或者是不能正常供给,结果昙花一现。

(五)经营管理。如果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经营300亩地时赚钱,而经营500亩地时不赚钱了,当经营到1000亩地时却赔了,这里面影响因素虽多,但更多的是经营管理上出了问题。因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经营者多为职业农民,虽拥有一技之长,但在管理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有的甚至初中都没毕业,干活、指挥、进货、销售甚至保管、会计都靠自己一个人,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所以当规模超出了可控范围时,风险就随之而来。就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而言,技术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就是靠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起家的,一旦自己解决不了,可以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很快就会解决。而管理上出了问题就很麻烦,不是朝夕之间能够解决的,也不一定是用钱能够解决的。因此,培养团队的管理人才,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早作打算,作长远的打算。

风险防范

(三)灵活运用家庭承包中的“包”。实践证明,解决劳动用工最为有效的办法是:把雇工制和承包制有机结合,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充分调动雇工的积极性。比如:将雇工工资与产量挂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雇主统一支付租金、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供给种子、统一完善基础设施、统一配备农机具、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销售,除此之外的施肥、除草、喷药、搬运、装卸、杂工等,全部按工段(面积)雇工承包到人,雇工工资在农作物收获时结算,与产量挂钩,平均单产作为雇工基本工资核定的标准,上下按比例浮动,雇工多劳多获,多产多得。或者将雇工工资与生产标准挂钩,实行“一事一议”承包责任制,只包工不包料,每亩雇工工资包干。总之“包”字到田、到棚、到人、到事,大“包”套小“包”,“包”中有“包”,把“包”字用活,变大呼隆式的雇工制为班组式的承包制。

THE END
1.监测预警关于食用农产品的风险解析和消费提示1、选购场所。选购食用农产品一定要选择具有法定经营资质的超市以及当地政府规划具有果蔬批发功能、远离污染源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一般情况下,在市场显著位置都有“公示牌”,公示市场主办方及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及举报电话等信息。 https://www.ahhuoshan.gov.cn/public/6618101/37077485.html
2.DQ村镇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q的盈利模式显而易见的问题包括储蓄能力无法满足贷款需求和盈利情况不尽如人意两个方面,而隐藏在其中的问题则是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徐鹏在2012年对村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了指标对比分析,发现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定位、自身运营管理、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外部服务环境以及金融监管五大问题。他从实现村镇https://blog.csdn.net/2301_77166695/article/details/136432655
3.农资市场三大乱!2025年将进入转型和洗牌期但是,这三场大型会议,都有一个共同点:人非常多!产品非常多!价格非常乱! 为什么感觉这个农资市场乱了? 第一乱:厂家之间有点乱,大家都想跨界打劫。 农资市场的乱,首先体现在厂家之间的无序竞争。卖农药的想去卖肥料,卖肥料的想去卖农药。一方面是综合方案的推进,另一方面是企业整体销量的布局吧!部分老牌的农药企http://www.pesticide.vip/zgny/zcfg/content/5f48cc33-6aaa-4da1-83e8-526439a0524e.html
4.关于当前市场监管风险防范存在问题及建议和区域性存在的矛头性和普遍性的问题。认真研究,抓小、抓早,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和_机制上解决,确保不发生大的市场监管问题。”××局长在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力研究和解决涉及全局和扰乱区域经济发展秩序的问题,努力防止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这是国务院领导和总局领导首次提出市场监管风险的重要http://www.fanwy.cn/1w/170/339540.htm
5.宏辉果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投资者若对本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存在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股票经纪 人、律师、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3 宏辉果蔬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意向书 重大事项提示 公司提请投资者关注以下重大事项并认真阅读招股意向书“风险因素”一 章的全部内容: 一、股东关于股份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103100002733_13.shtml
6.中国种业的主要矛盾与振兴之道推荐阅读资讯1.1.3.3 种企生存风险 种业是一项战天斗地的行业,育种产出是遗传产品,客观上存在不确定性,企业承担自然和市场风险往往力不从心。行业内有一说法“创新是找死,不创新是等死”。缺乏政策保障,种业的投资风险难以把控,这也是近些年种业投资无人问津的真实写照。 https://www.chinaseed114.com/news/25/news_120807.html
7.农业保险为何偏偏绕开了河南玉米?我国农业保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我国的农业险有哪些进展与短板?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峭、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 政策性保险 占全部农业险99% 新京报:农业保险在国内的覆盖面广吗?这个市场大不大? 钟钰: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并不断推动农业保险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210818/95619.html
8.数量多参与率提升效果好……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市场还呈现哪些为了促进上市公司的沟通交流,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帮助其深入了解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和优化升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韧性,8日下午举行了主题为“期货衍生品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分论坛。 事实上,上市公司既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2022年,上市公司共实现增加值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909284266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