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要高产,农民必须走出种植误区

——奥瑞金种业农技专家高连德帮您解答农民常见误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发生着质的变化,农业也是如此:如气候的变化(近几年有气象灾害年、厄尔尼诺现象年、气温的逐年增高、今年气温的忽冷忽热等);土地、土壤的变化,机械化作业的不断推进,农作物良种的不断研发,种子质量的飞跃提高等等一系列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农作物尤其是玉米、创高产以及确保丰产丰收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即农民朋友要想实现农业的高产再高产,必须改变过去的一些不科学的做法,走出很多误区,才能跟上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步伐,以获得最佳收成。

农技专家高连德老师在农业上有4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10多年来,行走全国12个省、几百个县为经销商培训、为农民授课,通过大量的走访和授课,了解到农民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

六大全国性种植误区

误区一: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在过去这句话是对的,因为过去农业科技不发达,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等都很低,加之土壤条件差(盐碱地特别多)、机械化作业跟不上,播量少了保证不了一播全苗。现在不同了,除了土壤条件的改善,机械化作业的跟进,以及化肥种类的不断推新等都有了长足发展之外,农业高科技的发展、种业公司的崛起,不仅确保了农业的高速发展,关键是农作物种子不断出新,而且大多数种业公司的种子质量,均达到了单粒播种的精品保证。

因此,“有钱买种、无钱买苗”放到现在是不对的,为什么呢?播量大了不仅浪费种子、浪费钱财,而且给农民带来劳动负担(需要间苗、定苗),间定苗时还影响到其它苗的正常生长,关键是密度把握不好了,往往留苗太密而导致六大问题的发生(下面的问题中细说),显而易见的玉米小麦的大面积倒伏等,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播量大、导致密度太大,最终影响到产量。

误区二: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由于农民不懂得密度是怎样来的以及密度的界定,所以,农民朋友们就认为,密度大、果穗就多,果穗多、产量就高,这是错误的,是严重误区。

密度是育种家、科学家们,根据玉米不同品种的叶片大小、着生角度、株高高低以及株型、果穗大小等特征特性,还要经过3--5年的试验示范等研发出来的。研究证明,现在世面上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4000多个,大概分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品种,不仅有适宜密度,还有最佳密度,要确保玉米的高产再高产,一般条件下应种到最佳密度。

四种类型也称四个界定,分别是:

⑴、大穗型的低密度,标准果穗26-28公分,适宜密度2400-2800株/亩,最佳密度要求2400-2600株。

⑵、中大穗型的中密度品种,标准的果穗24公分,这类的品种适宜密度为3200-3800株,最佳密度3200-3500株;如奥瑞金公司的蠡玉16、奥玉3111、正成018以及奥玉405等。

⑶、中穗型的中高密度品种,果穗20公分左右,这类品种的适宜密度为3800-4500株,最佳密度3500-3800株,一般情况下不超过3800株;如蠡玉35、滑986、蠡玉37等。

⑷、小穗型的高密度品种,标准果穗16-18公分,这类品种的适宜密度为5000-5500株,最佳密度4500-5000株;如豫单112、奥玉419等。

每种类型的品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种到适宜密度即:土壤条件好(壤土、粘壤土)、肥水跟得上、最主要的一条,行距拉大到70公分以上(包括70公分),就可以种到适宜密度、甚至还可以高一些。这是黄淮海区域要做到的;不同区域有所不同,陕甘宁区域,由于有效降雨很少,玉米密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大一些。

在密度的把握上有这样的一句话,说得很形象:“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打个比方说,在半平方米内种三颗玉米,一棵玉米长一个果穗,一个果穗打三两粒,三颗玉米三个果穗最终打了九两粒;不如在半平方内种两棵玉米,由于两颗玉米:密度稀、营养足、秸秆长势壮、果穗长的大,一个果穗就能打半斤粒,最终的结果:两颗玉米、两个果穗打了一斤粒;这就是在半平方米内种三颗玉米打九两,不如种两棵玉米打一斤的道理所在。当然,这句话只适合前三种类型的品种,不适合小穗型的高密度品种。

为此,农民朋友请谨记,大穗型的、中大穗型的,还有中穗型的这些品种,千万不要种密度大了,密度一大(即超过了最佳密度)易发生六大问题:1、影响通风透光;2、影响光合作用;3、影响授粉;4、加重病害的发生;5、容易造成玉米的倒伏;6、生长后期易发生营养不良(四个症状:叶片发黄,秸秆变细,果穗变小,80%的果穗都有秃尖、个别品种出现半边脸);六大问题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减产的。同样的道理,小穗型的品种,你千万不要种植稀了,种稀了是减产的。

误区三:株高越高,抗倒能力越差

玉米抗倒不抗倒有四看:一看根系发达不发达,根系发达的抗倒能力就强,相反抗倒能力差;二看茎基部节间长短,茎基部节间越短的,抗倒能力越强,相反,抗倒能力越差;三看茎秆的硬度和韧性,用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简单,玉米生长到中后期,用手将玉米秸秆慢慢拉到45度,将手拿开,秸秆马上弹回,证明硬度和韧性好,没得说,此品种抗倒能力强,相反,抗倒能力差;四、不要看株高的高低,要看穗位的高低;玉米知识:株高与穗位有个比,叫做“三比一”即三米的株高,穗位在一米上了,没得说抗倒能力非常强;当然,株高三米,穗位一米零五、一米一,有问题吗?我告诉大家,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么穗位一米二了甚至还高,就不行了,也就是说,不仅株高偏高,而且穗位也偏高,抗倒能可以理解为、就差了。

农业部专家研究,玉米有两个高产标准:生长整齐度越高,产量越高、增产潜力越大;株高越高,产量越高、增产潜力越大。为此,玉米越高,抗倒能力越差,是不对的。

前面已讲,除了密度大是倒伏的主要原因之外,倒伏轻重还受七种因素影响(即播深、风口、生态环境、施肥多少长势强弱、不同化肥种类、耕地深浅、土壤质地等影响);另外,还有一种因素,那就是玉米在拔节期,大水大肥猛攻一次,也易造成玉米后期的倒伏;原因是:玉米拔节期是玉米营养生长的最旺盛时期,这时大水大肥一攻,容易形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即光长棵了、内部雄穗果穗分化受到影响,最后容易发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容易出现空棵;二是,由于节间拉长、株高增高,给后期倒伏造成隐患。

最后总结,玉米倒伏主要有三个原因:密度大、播种深,第三就是拔节期大水大肥猛攻,与株高关系没有或者微小。

误区四:化肥使用越多,产量越高,增产潜力越大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除吸收利用氮磷钾三要素以外,它还吸收13种微量元素,其中有六种需要比较多,即锌铁钙镁铜磞;并且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均衡吸收利用,单独使用一种,它是吸收利用不了的;但因土壤中各种元素有不同含量的配合,单独使用一种化肥后,也可能少量的被作物吸收利用了,绝大多数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是白白浪费的。

除此之外,国家农业部专家经过多少年研究,各种农作物都有需肥规律,玉米:即每生产100斤干籽粒,需要纯氮2.57斤、纯钾2.14斤、纯磷0.82斤。

多年来,高连德老师给经销商培训、给农民讲课说到配方施肥,总在讲什么是“配方施肥”,取土化验是,但做不到;能够做到的有两个方面: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选择好化肥种类作底肥,使足了,不用再追肥了,这就是配方施肥,这种配方施肥人人做得到;(暂不细说了,就是根据玉米的缺素症状,多或补施)农民朋友想一想,以氮肥为例,每生产100斤,需要2.57斤,1000斤干籽粒,就是25.7斤,那么2000斤就是需要51.4斤(这是纯的,平时使用的化肥需要折算一下);当然计算使用的量,不用全部使上,因为土壤中还有含量。根据这样的一个需肥规律,再根据你心目中的产量指标以及土壤条件,掌握一个量进行施肥,就是做到了配方施肥,就是科学施肥。

肥料施多了是白白浪费的:打个比方:一个人能吃2个馒头,你硬让他吃4到6个,他是吃不了的,吃后可能消化不了或者说撑的得了病。玉米等农作物一个道理,肥料施用多了它吸收利用不了,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影响根系在土壤中的、正常的吸收利用;这样不仅不能增产,最终导致减产,就可惜了。

误区五:农药除草剂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农药也好、除草剂也好,都是有剂量或者说是按浓度的。如防治虫害,一般农药的浓度是1000-1500倍液,有的浓度要求高达3000-5000倍液;除草剂也是用倍数或亩用量通过稀释后喷施。但由于农民不懂、大多数的零售商也不懂,是按盖的,尤其是杀虫剂一桶水放入3--4盖,实际浓度只有100-200多倍液,正因为使用的浓度比要求的浓度,高出了100倍以上,因此,不仅效果差,而且易发生很多方面的问题,如:用药多花钱多;给当茬作物造成药害而影响正常生长;污染了环境;施药人中毒;病虫产生抗药性等等。

农药也好,除草剂也好,多数的不是药的质量有问题,而是农民朋友不懂技术。比如1000倍液:人们用的背负式喷雾器装30斤水,放多少农药是1000倍,农民没有一个能答得上来;实际很简单,水剂、乳剂、悬浮剂是论毫升的,一喷雾器放入15毫升就是1000倍液;粉剂是论克的,放入15克,也是1000倍液。

当然了,为什么浓度大不一定效果好呢?我再给大家打个比方: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得病要看医生,一般情况下要吃药,药是有计量的,半片、一片、六片等,没有一个患者敢说:我不听医生的,敢大把大把的吃药;因为人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如果大把大把的吃药,不仅治不好病,而且会致命的---是要死人的。农药、除草剂的使用一个道理;所以说浓度越大、效果越好,是错误的。

误区六:农资无论价格多少,效果没什么区别

这是农民贪图便宜的表现,以化肥为例,为什么很多农民朋友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使用的化肥数量不少,但就是产量不高,效益不好?其主要原因是农民朋友、由于贪便宜买低质量化肥而造成的。

这些年来,我在给农民朋友讲如何做到“配方施肥”的过程中,农民会经常问我:高老师,你去的地方多,目前有哪几种化肥不错?我总是这样告诉他们,经过调查了解考察,有这几种真的不错,如:青岛住商、加拿大龙灯、沃夫特、金正大等等。农民告诉我,你说的这几种化肥,我们都不买、太贵了。

所以,买农资,一定不要贪图便宜。

区域性四大种植误区

误区一:行距缩小,一亩地能多播种几行,是能增产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也是农民误区;(以辽宁葫芦岛建昌最为严重)

农作物种植行距自古没有标准,不同的作物标准不一样,相同的作物,不同区域行距差异性也很大。到目前为止,在玉米生产上,农业部在全国推广的标准行距为60公分(1.8尺)。但全国各县区农民执行的差异化很大很大,按科学种植讲,玉米的行距不能小于60公分,小于60公分是会造成减产的,根据我的经验,行距越小,减产幅度越大。近11年来,我所工作过的12个省、多县区看,最不合理的依次是:葫芦岛建昌、河北承德,他们执行的行距是40--50公分;他们就普遍认为:行距小一亩地就能多播种很多行,行多了、植株多了、果穗多了,产量不就有了吗(错误的理解)!山东胶东区域,大部分县市区执行的都是70公分(2.1尺);江苏有的区域为80公分(2.4尺);河北唐山玉田行距为1米(3尺);我的经验,将行距拉大,株距缩小,亩株数不变或接近的情况下,行距越大,产量越高,增产潜力越大。增产的道理也特别简单,也就是将行距拉大不仅好管理,关键是通风透光好,叶片的光合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它是能增产的。这就是株行距与产量的关系。

全国的农民朋友请注意:如果你的播种机,能够将播种楼腿可以调开的话,要尽量将行距调大,这是关键的增产措施。

误区二:株距缩小、密度加大,两个果穗总比一个果穗打的多吧,这更是误区;(此情况辽宁建昌最为严重,全国各地均有类似情况)

(1)影响通风透光;是会造成减产的。

(2)影响光合作用;玉米的产量都是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吸收光能,制造大量有机营养,积累干物质,增加千粒重而形成的;为此,密度一大,叶片之间互相遮挡以后,叶片的光合面积相对减小、作用减弱,制造的有机营养少了,苗期影响生长,后期影响灌浆,是会造成减产的。

(3)是一个重要问题,影响授粉;即由于密度大叶片多,花粉在飘落过程中,让叶片给挡住了,使其落不到花丝上,农民朋友都知道,只有花粉落到花丝上才能授上粉,只有授上粉才能够结实长粒;所以影响授粉就容易发生缺行缺粒秃尖半边脸小穗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造成严重减产。

(4)加重病害的发生;农业部专家讲过一句话“密度一大使病害种类增加、程度加重”;农民朋友可以回想一下,任何玉米品种,当病害发生时你会看到,密度越大、病害越重(其道理、原理暂不讲)。

(5)易造成倒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玉米倒伏与否,与品种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密度大造成的。说一个现象:任何植物、农作物、包括树木,只要密度大,它都拔着高向高处长,即任何一个玉米品种,密度越大株高越高(这一现象农民也都知道),这一增高不要紧,理论上讲,使茎秆的硬度和韧性减退了,农民自己的话说,叫秸秆变软了,遇到风雨必倒无疑。当然,倒伏轻重还受几种因素影响,如播种过深、风口、生态环境、施肥多少长势强弱、使不同化肥种类(你使用的化肥是否含钾)、耕地深浅以及土壤质地等影响(这里不细说了)。

(6)密度易出现玉米生长后期的“营养不良”;(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也有四个症状:叶片发黄、秸秆变细、果穗变小、80%的果穗都有秃尖,个别品种还有半边脸。大家想一想,这些问题一发生,那产量还高的了吗。

所以,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于密度大造成的;几十年来我体会到,密度是玉米高产不高产的第一要素,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农民朋友认为的“两个果穗,总要比一个果穗产得多”是错误的;尤其是前三类界定的品种。

误区三:播种越深,抗倒能力越强,是大误区;(此问题以山东泰安多县市、济宁多县市、辽宁建昌县为主要区域)

农民较普遍认为,玉米播种越深,茎秆被土壤埋得越深越实,抗倒能力自然会越强的。这是山东很多县市的农民告诉我的;今年3月份我又到了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在路上坐车走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即建昌的玉米产量永远高不了,从表面上就能看出;既有四个方面的问题:行距太小(垄小,才40公分)、株距太小(20-24公分,密度太大了)、播种太深(土表以上的茎秆上没有次生根;不用调查,只要茎基部节间上没有次生根、支持跟,就是播种过深造成的)、行向不科学(多以东西向,不对;为了提高叶片的光合面积和抗倒能力,应以南北行为佳)。建昌县的农民更是认为,只有播种深,抗倒能力自然强;其实不然,与科学技术正好相反。为什么呢?其原理又在哪里呢?

农民朋友注意了,先说一下真正的播种技术。玉米的播种深度要求是3-5公分,而3-5公分的幅度其依据是:沙土沙壤土包括壤土,由于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在墒情好的情况下,可以播到5公分,如果是粘壤土、粘土,由于土壤颗粒小、通透性差,播种深度不允许超过3公分;但农民、播种机手不懂这些,加上误区往往播深达8--9公分,甚至有的超过10公分,这是大问题。播种过深易造成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出不好苗,达不到一播全苗,更实现不了苗齐苗全苗匀苗壮;二是出苗后且发黄不长,原理是,由于播种深,小苗在出土过程中,将种子本身的营养耗尽(种子从吸水萌发到出苗、到三叶期,就是种子的本身营养再起作用),故此出苗后且发黄不长。三是易造成化肥的熏籽熏芽而出现缺苗断垅;四是不会发生次生根或次生根很少;原理简单,播种过深,将分蘖节处(农民叫五茬股)让土壤掩埋,而喷不出次生根,由于第一层根没有,二层三层甚至四层都不会产生,也正是没有这几层此生根,不仅因吸收不到更多的营养而影响产量,更主要的是易造成玉米后期倒伏。

误区四:认为进入5月底6月份后,玉米播种越早,粗缩病越重,也是误区。(此问题以河南、安徽、江苏为主要区域,各地均有所认为)

我告诉大家,夏播玉米没有早,越早越好。只要大家都在种玉米,大范围、大面积种植,不会得粗缩病的,或者说很轻很轻;其道理很简单,面积大了,灰飞虱的虫口密度也就分散了,一亩地上有个10头、8头的也就无所谓了。但是,如果在一个大方田中,没有人种植,只有你一家种了几亩,那粗缩病肯定会较重发生,原理也简单,当你家玉米出苗后,附近所有灰飞虱将都会迁飞到你的田间进行危害,危害重、传毒多,发病就重。当然,粗缩病也是可以预防或者防治的,如果你所种植的玉米是孤立的,苗出齐后立马喷施防治灰飞虱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等等都可以;或者说玉米田幼苗当发现1-2株病株时,也可以喷施防治病毒病的农药,如病毒A、植病灵等,也有效果。

再说细一点,为什么晚春播玉米易得粗缩病呢,就是因为面积小,当小麦一发黄,危害小麦的灰飞虱没有吃的东西了,就都迁飞到刚刚出苗的玉米上,进行危害,所以,虫口密度高、危害重、传毒多,发生就重;而夏播玉米为什么没有或特别轻呢,就是因为面积太大了,将灰飞虱的虫口分散了,一亩地上有几头无所谓了。故:农民朋友请记住,粗缩病不是癌症,也不是播种越早,发病越重。

THE END
1.中肥网国际行情 化肥原料 产销动态 市场日报 资讯中心 【中肥网】11月27日尿素日报 2024-11-27 【中肥网】尿素“苟延残喘” 二铵想涨反降? 2024-11-27 【中肥网】国产钾大涨170元!该激动还是冷静? 2024-11-26 【中肥网】11月26日尿素日报 2024-11-26 【中肥网】尿素这次能守住1700吗? 2024-11-25卖http://m.fert.cn/fertwapHome.htm
2.中国农资网:农业的新宠,还是网购的另类?农资资料说到农资,您是不是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笨重、易损、难运输的化肥、农药、种子?这些真的能在网上买?是的,您没听错!中国农资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打破了传统农资的购买模式,让您在家就能选购到心仪的农资产品。 二、为何选择中国农资网? 便捷性:您是否还记得为了买一包种子,要跑好几家店铺比较价格、质量?现在,只http://cf.bailichun.cn/post/10382.html
3.农产品供应农产品产地价格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惠农网供应大厅汇聚中国各产地农产品供应商,每日更新农产品产地报价,以及各地价格行情,产地报价更真实更实惠,是国内专业的农产品买卖交易平台。https://www.cnhnb.com/supply/
4.肥料知识100问(从此彻底懂了肥料)(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7)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https://www.163.com/dy/article/D7V9I2ED0518N443.html
5.世纪农药网世纪农药网领先的农药交易平台,为广大中小农药企业提供品牌的宣传推广服务,帮您的企业拉到真实的订单,让客户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药产品。https://www.nongyao001.com/
6.肥料农药的真伪鉴别方法视频,如何才能买到好的化肥和农药【孔夫子旧书网】肥料、农药的真伪鉴别方法视频,如何才能买到好的化肥和农药。作者:不详,出版社: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售价:68,出版人: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年代:,装帧:2,线装:,刻印方式:平装,册数:https://m.kongfz.com/book/21253/306674190/
7.农化网火爆农化招商网【1988.TV】,为农药招商、化肥招商厂家和公司提供优质农化招商平台,省时省心,快速提高企业农化产品招商效果。http://www.1988.tv/
8.农一网16899.com农资电商领跑者买好农药,上农一网农一网16899.com,农资电商领跑者,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牵头与组织,联合农药生产及流通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农药电子商务平台,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依托协会及丰富的行业资源,全力打造【农一网】这一专业、权威的电子商务平台!https://www.16899.com/
9.买农药网站买农药网站企业排名买农药网站网站鉴赏 网站简介:田田圈官方网站|让种植更轻松,您身边的农资专业平台 服务范围: 网站简介:布谷农业网 - 农药信息网,农药网,农药厂家,小麦除草剂,玉米除草剂 服务范围:农药,上布谷!布谷农业(www.bgny.com),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农药网上交易平台,销售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产品,提供农药中毒、农药残留、https://www.300.cn/anliku/nongyaoanli_883735.html
10.2021中国农药销售排行榜(农资流通领先企业,辉隆股份:薄荷醇国产化公司是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控股企业,主要从事化肥、化工和农药产品的内外贸分销业务,自主品牌复合肥、农药及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海华科技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从“甲苯—氯化甲苯—间甲酚—百里香酚—L-薄荷醇”核心产业链的企业。 ?农资流通领先企业,辉隆股份:薄荷醇国产化工艺突破,成长可期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4339-1.html
11.2024澳洲种菜全攻略(种菜时间表+肥料土壤种子推荐+购买网站但对于没有一点种植经历的我们,想吃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澳洲想要自己种菜,不知道该种什么?哪个季节该种哪些菜还傻傻分不清楚。种菜需要哪些工具?哪儿种菜最好?澳洲能买到国内的蔬菜种子吗?以及土壤、化肥等各种问题。奉上2024澳洲种菜全攻略,想要学种菜的新手小白们一定要看一看哟!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5378602
12.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①依照规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 ②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防止因违反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③依照规定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有关情况、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https://www.iyzx.com/portal.php?mod=view&aid=5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