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设计与实现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开题日期
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丰富的特产资源: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云南省依托其丰富的特产资源和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地方特产的在线销售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市场需求与消费升级:
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地方特产更加青睐。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的建设,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政策支持与推动: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地方特产,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研究意义
打破时空限制,扩大销售范围:
通过建设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可以打破传统特产销售的时空限制,将云南的优质特产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不仅可以增加特产的销售量,还可以提升特产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网上销售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购买心仪的特产商品,享受更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商品信息和用户评价,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
促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网上销售系统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云南特产的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通过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和品牌塑造,可以提升特产的整体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系统还可以为商家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信息和营销策略,助力商家扩大销售规模,提升经济效益。
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的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同时,系统还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于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和机遇,推动云南特产的在线销售和发展壮大,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电商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云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地方特产的网上销售系统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云南省地方特产的网上销售系统逐渐兴起。这些系统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渠道,也为农产品生产者打开了新的销售市场。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物流配送与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管理。国内研究指出,云南省地方特产的网上销售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以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效率,也是提升系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地方特产。这些政策为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国外研究现状
跨境电商与地方特产销售: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国际趋势:
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如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供应链优化等。这些趋势为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例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销售效率;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供应链管理以降低成本等。
文化差异与市场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外对云南省地方特产网上销售系统的具体研究可能相对较少,因此上述国外研究现状更多是基于一般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推理。在实际研究中,需要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3:研究思路与方法
3.1研究思路
具体步骤为:
(1)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管理员功能,前端开发功能,开发框架模式等;
(2)对系统进行概要设计,搭建开发换进,建立系统的架构图、功能模块图等;
(3)对系统管理后台,设计出所有功能模块;
(4)对用户前端,设计出所有功能模块;
(5)进行软件编码,实现系统各项功能;
(6)对系统进行各种测试;
(7)提交系统,撰写论文。
选定了项目开发模式、后台的开发框架,搭建好开发环境和安装好对应的开发工具;接下来就设计数据库,开发后台和接口,开发完整的项目后台和前端,完成最终的作品、测试、使用。
3.2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完善系统使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
(3)模拟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我们通过将本地电脑模拟为服务器进行本地操作,达到开发的最终效果。
3.3可行性
系统有以下三方面可以总结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具体如下:
1.技术可行性
以Windows7或10为操作系统,基于java的jdk和tomcat,采用idea软件为开发后台管理,运用mysql进行数据库存储;后台管理系统硬件环境是PC机,用户使用任何能上网的电脑设置,使用浏览器即可访问系统。
2.经济可行性
一方面,只要有能上网的电脑,系统的管理员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只要会打字即可,不需要很高的学历;另一方面,系统的制作成本低,在现有的PC机上即可使用idea开发者工具进行开发。
3.操作可行性
从管理来说,只要有一台普通的电脑就可以进行网站信息的设置、录入、修改,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可行度很高。
4: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4.1主要设计技术
开发环境:JDK1.8+Tomcat8
开发语言:Java
开发框架:springboot
模板引擎:Thymeleaf
开发工具:Idea
数据库:mysql8
数据库管理工具:navicat
其他开发语言:html+css+javascript
4.2研究内容
整个系统设计到的系统架构图、系统功能图图如下
系统架构
系统功能图
5:进度安排
2024.09.10—2024.10.15查看大量的文献,收集课题有关资料,确定论文选题;
2024.10.16—2024.10.30在老师的指导下,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
2024.10.31—2024.11.15大量收集论文资料,理清论文思路,对论文思路进行完善。
2024.11.16—2024.12.22完成开题报告答辩;
2024.12.23—2024.12.27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建议再进行修改,完善系统功能设计
2024.12.28—2025.04.10在查阅大量文献之后,运用多种研究方案,完成系统开发并基本完成论文初稿。
2025.04.01—2025.04.15将初稿完善交由导师审阅,提出修改建议。
2025.04.16—2025.05.14在导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形成终稿,装订成册上交学院,同时为毕业论文答辩做准备工作
2025.05.15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6:论文(设计)写作提纲
1.1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1.2论文研究目的
1.3系统主要功能
2.2.1JDK介绍
2.3MYSQL数据库
2.4其他网页技术
2.5.1什么是HTML
3.3前端需求分析
3.4后台需求分析
致谢
7:参考文献
[1]麻清应,马权.Web前端框架开发技术[M].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20.08.
[2]李云.基于网站制作的Web前端开发技术与优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22):50-52.
[3]黑马程序员.HTMLHSS+JavaScript网页制作案例教程(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4]黄守涛.基于JAVA语言的异常处理探讨分析[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0,39(02):30-32+107.
[5]吴迪.Java编程语言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J].信息与电脑,2021(20):29-31.
[6]张烈超,胡迎九.典型JavaWeb开发框架模型的研[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1,23(4):122-127
[7]马波.JAVA编程语言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中的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3):117-124.
[8]蒋治学.JSP技术及其在动态网页开发中的应用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20,32(2):75-77.
[9]赵慧,周坤晓,陈倩.《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27(1):120-124.
[10]周继松,陈伟.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20.08.
[11]王宏,王清勇。计算机软件开发中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01):32-33.
[12]刘震林,喻春梅.基于MVC模式的JAVAWeb开发与实践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1):57-5&
[13]陈莲.基于java的web开发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8(1),40-44
[14]李蔚妍,高葵,孙倩,等.Java语言程序设计异常处理方法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v.16(13):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