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优提质】县农业局:党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世界一流水果之乡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充分发挥金沙江干热河谷果蔬产业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做大、做强、做活“三大经济”,全产业链推进“世界一流水果之乡”建设,走出了一条小农户与适度规模经营相衔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了“人均1亩水果、人均水果产值2.5万元以上”。2024年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65元,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
深挖“土”的资源,做大果蔬优势产业。构筑起“洱海外域补水、本区蓄水、金沙江提水”水源相连,节水管网配套的智慧高效水网,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用水难、用水烦”难题。培育起了葡萄以早为优、柑桔以晚为特的“两果”主导产业,一幅“引水上山、荒山变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正在绘就。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3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4个、州级专业村3个,连续3年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水果产业示范县。目前,三季度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0.66亿元,其中:以葡萄、柑橘为重点的水果面积达36.92万亩,产量85.65万吨,产值67.39亿元;以贡菜、大蒜、香葱、菜用蚕豆、豌豆等为主的冬早蔬菜收获面积达26.24万亩,产量22.36万吨,产值24.28亿元。
放大“特”的优势,做强宾川果蔬品牌。一是转方式提质量。自主创新的《宾川鲜食葡萄生产技术综合规程》《水肥一体化自压滴灌技术规程》被批准为云南省地方农业规范,《贡菜育苗、高产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加工、干质量分级贮运技术规范》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全县水果生产绿色防控面积达99%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9.83%,累计认证绿色食品24个。二是优服务育主体。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培育农业企业171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54个、家庭农场278个,形成专家带科技人员、科技人员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三带”机制。打造了“宾川果业新农人”劳务品牌,全县共有“田间管理、嫁接工、修剪工、疏果工、包装工”等“果业新农人”7.5万人,带动20余万人就业。三是树品牌增效益。培育了宾川红提葡萄、宾川柑橘等8个“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宾川柑橘(桔)、宾川朱苦拉咖啡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宾川冬桃、宾川贡菜、宾川沃柑3个农产品成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