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执法风险及规避对策

**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执法风险及规避对策**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执法风险及规避对策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执法机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执法风险一旦发生,将影响法律的正确实施,严重损害执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也将承担相应责任,甚至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对待,切实抓好风险防范工作,确保执法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市场监管执法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由不确定性因素形成的潜在危险。

市场监管执法风险是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者客观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执法不当、执法错误或行政不做为,包括行政复议被撤、行政诉讼败诉、错误实施行政处罚等有可能给执法对象和社会带来危害而导致被司法、纪检监察部门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赔偿责任的潜在危险。

行政执法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不一定必然发生。

二、市场监管执法风险表现形式1、内部职能风险。

(1)行政许可。

一是对前置审批把关不严导致的风险;二是对申请资料审查不认真导致的风险;三是对许可审批的具体环节不清楚导致的风险;四是后置审批监管不到位导致的风险;五是对许可审批的服务承诺不尽职导致的风险。

(2)行政检查处罚。

一是越权执法导致的风险;二是因行政处罚程序不当导致风险;三是在处罚中的不廉行为带来的风险;四是随意增减处罚幅度带来的风险;五是野蛮执法行为导致的风险。

(3)行政确认。

一是无法定职权或超越法定职权实施行政确认导致的风险;二是无法定事实依据实施行政确认导致的风险;三是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确认导致的风险。

(4)行政强制。

2、外部压力风险。

(1)社会监督。

执法工作必须自觉接受人大、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2)暴力抗法。

违法当事人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追逐个人私利,无意或故意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抗拒行政执法,直接危及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时可能间接危及到执法人员家属生命财产安全。

(3)干扰执法。

在当前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目的,对一些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登记,并阻止市场监管部门对一些企业进行正常的执法检查,行政阻挠对违法行为的查处,使市场监管执法涉嫌“行政乱作为”或“不作为”。

还有来自各方面各种形式的说情,影响执法公正,导致执法“放水”、“缩水”,权力压制、推诿扯皮现象使一些该移送的案件不能移送,案件该查的不能查,查处执行难,使市场监管执法涉及“玩忽职守”之险;3、权责不明风险2020年1月30日,机构改革完成后,**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辖区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和质量、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未明确是否有市场监管中涉及的各项事务的执法权,权利不明、责任不清,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管、不敢管,存在执法是否合规的风险。

1、提高防范风险意识。

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防范执法风险的重要性,防范风险要贯彻到整个执法过程的始终。

要特别认识到,发生执法风险不仅削弱了执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从社会大局的高度,始终把执法风险防范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地切实抓好,最大限度地预防风险的发生。

2、健全行政执法制度。

建立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对执法资格的条件、执法资格的取得及考核等方面作出规定,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以确保执法质量。

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执法过错”的具体标准、范围、应追究的执法过错责任的各种情形,以及追究责任的种类、追究主体、归责原则、追究程序和方式内容,保证行政执法依法进行,规范进行,有效防范不作为、不当作为和乱作为。

制定行政执法风险应急预案。

找准执法风险点,合理界定执法风险范围,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根据不同的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定具体的、易操作的防控措施,形成执法风险应急防控机制。

做到事前有预案,事发有准备,事后有应对。

3、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公开、公正执法是贯彻落实公开原则的重要举措,是树立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

要做到执法过程公开,实行阳光执法,不搞“钓鱼”执法和隐蔽执法,要充分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基本原则。

执法机关要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执法程序必须合法,执法文书必须规范,坚持人性化、文明化执法,杜绝粗暴执法。

通过认真履职尽责,避免作为不当或者不作为,努力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将执法风险化解在萌芽之中。

在执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要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础上,对执法职责进行分解,对执法权限进行逐条细化,明确执法人员适用法律法规的标准以及自由裁量细化标准,制定执法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统一执法尺度,引导执法人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到公平裁量,防止随意裁量。

4、建立执法监督机制。

通过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加大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对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执法的评议考核,使执法活动在有效监督下进行。

执法机关要主动接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指导,要虚心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

5、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一是开展信念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工作理念;时刻自我警省,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切实做到警钟长鸣。

二是开展警示教育。

系统内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组织举办反腐倡廉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题讲座,用反面典型事例教育广大基层工商干部,让他们知晓不依法履职的严重后果,促使他们不断提高执法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三是开展风险教育。

有针对性的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环节的风险点进行专业的评析,讲明执法风险的严重后果,强化执法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防范行政行为中的“不作为”、“不当作为”和“乱作为”。

THE END
1.微信公众平台(三)违背事实和法律处理案件; (四)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处置涉案财物;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有关机关接到对从事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执法、司法工作人员的举报后,应当依法处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利用举报干扰办案、打击报复。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TczNjQzMA==&mid=2247494655&idx=6&sn=a41941f400f4dd28bdf4ee96e535dc80&chksm=96a16c3af371bb9671bf4d38ad147064dac316d6d6c8433b502341851c06d7e67879ebb4b1af&scene=27
2.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修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案件一、原第一条修改为:“为适应机构改革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办案的需要,统一、规范行政执法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388870
3.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五)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违法事实成立但依法不应当予以查封、扣押或者没收的,决定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自动解除。 第四十一条 经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办案人员可以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http://www.eshian.com/sat/laws/lawsdetail/36635
4.市场监管查封扣押依据市场监管查封扣押依据 2023-09-21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查封、扣押应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规定,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管综合执法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65034555181630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