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

1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同时也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机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条件,推动农业的精准化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网上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的范围,提高农作物产品的经营效益,推动农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是和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信息技术的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经常说到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存在,使得互联网技术有着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和不同的技术不同的行业联合起来,进行技术的升级和改造。一些和互联网技术联系起来的行业在自身的行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这些个行业的生产力都得到技术的飞升。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联合,能够有效地促进这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及技术创新,进而使得生产也得到一定的创新。

3“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3.1传统观念的约束

对于“互联网+”这样的概念许多人还不是很清楚,毕竟是这几年最新出现的事物,在网上进行农作物产品的销售也是最近几年在农村出现的现象。互联网销售和传统的农作物产品销售相比较有着许多益处,但在农村地区,农民一般都是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的人群,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不是很了解,并且他们一辈子都是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很少能够接触到在网上交易情形。因此,对于他们而言,不信任网络交易。接受能力比较差,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由于地域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没有办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从网上获取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市场的动态,因此限制了互联网的销售模式。[1]从经销商方面来说,在进行农作物产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只是注意考察短期的利益,但是对于网络销售而言,这样的模式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许多的经销商由此打消了这个念头。从客户的角度来说,购买农作物产品还是喜欢直接可以看到的东西,对于网上交易的东西看不到摸不到,持有怀疑的态度,严重阻碍了网上购物的发展。

3.2“互联网+”难以打开销路

人们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因此,想要从传统的模式中转变成网上的销售模式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在线农作物产品的管理以及交易和平台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投入多少的人力、财力等,这些都是阻碍网络销售的问题所在。比如,目前河套地区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意识薄弱,品牌化程度低,[2]人们还没有完全的适应网络购买农业类商品的模式,因此,要想使得在网络上进行农作物产品的销售是一件需要仔细斟酌的事情。

3.3“互联网+”农业经济收效甚微

从现在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网络销售平台已经开始进行运营,有的已经向着农作物产品销售的渠道进行迈进。但是在这样的销售平台中,农作物产品的销售平台只是占到了特别小的部分,带来的影响也很小。比如在淘宝这样的销售平台,人们在平台上购买衣服和化妆品以及生活用品比较多,对于农作物产品查询的就比较少了。因此,可以看出的是,即使有了农作物产品的销售平台,但是在这样的平台上,还是宣传的力度不够大,人们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也不是很多。[2]

3.4“互联网+”网站缺少专业的人才

4“互联网+”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4.1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4.2实现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要求下,必须从根本上发挥农业经济的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业经济的技术转型过程,从而确保信息技术应用和生产运作的高效性功能发挥,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率以及发展质量水平。随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技术型转变进程的持续推进,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已逐步被取代,农作物产品种植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对开展农作物产品的电子商务生产模式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对于当前我国所处的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环境氛围,加大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含量,从根本上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趋势性发展需要。由于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农作物产品种植的技术理念以及方式选择缺乏新颖,若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运作模式,会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数字信息化的发展规律,继而制约我国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质量水平。通过应用“互联网+农业”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业经济技术化发展与时代进步不相适应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建设过程。

4.3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由于“互联网+”本身能够为农户们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农作物产品的数据信息,确保农户能够根据自身所种植农作物产品的市场需求及时地完成营销战略任务目标调整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所独有的灵活化变革效果,也有利于提升农业经济整体的效益水平。农户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的生产运作技术知识内容,转变落后的生产运作模式,在根本上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效率。因此,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科学技术,在根本上推进我国农业经济获取稳定的发展动力支持,维护农业等农作物产品的营销策略需求尽可能地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种植户通过推广使用农作物产品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实现农户与消费者之间交流沟通,从而在拓展农作物产品的销售范围以及受众群体等方面展现出卓越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地区提升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5“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5.1转变“互联网+农业”管理理念

5.2优化“互联网+农业”路径选择

为更好地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打破农作物产品市场交易的固有模式,必须注重农作物产品电商平台的建设过程。通过采用多种销售策略方式选择,更好地为农作物产品销售提供资源渠道。

5.2.2创设网络社区选择性创设网络社区,对具有共同消费偏好的人员借助互联网络的技术表现形式进行网络社交平台集合。也就是说,以农作物产品销售为基本核心原则,构建创设网络区域化管理群体,随着该类人群数量的持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集合潜在的农作物产品消费者,从根本上印证了“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策略,成为重点的消费培养对象。同时,引入已经参与农作物产品交易的人员成为互联网社区平台成员,进而开展网络平台区域内的农作物产品交易经验交流,为农作物产品促销活动注入的宣传动力。

6结论

在目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条件要求下,农村互联网平台的创设建立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作物产品销售。但是由于农作物产品的特点及其营销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业的发展产生制约影响。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注重“互联网+”模式的农业经济观念的渗透作用,大批量的培育专业互联网农业人才,为发展智慧农业打好基础,为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建设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周颖,王丽英,甘寿文,等.农户采纳蔬菜清洁生产技术补贴机制研究———以藁城区蔬菜堆肥化处理技术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6(3):82-86,94.

[2]石鑫岩.河套地区向日葵绿色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5):17-19.

[3]赵芝俊,陈耀.互联网+农业:理论、实践与政策———2015年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年会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15(11):126-128.

[4]湖北省荆门市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互联网+”时代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发展———以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及东宝区农村电商经济发展为例[J].中国合作经济,2016(10):49-52.

[5]石鑫岩.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纳税,2017(30):88-89.

THE END
1.推动农村电商供应链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农产品电商市场规模与增长中研网 农产品电商行业作为农村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农产品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持续增长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农产品电商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据统计,2023年全国农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5127279111340598/
2.2025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和科技、互联网结合,将会碰出怎样的火花?产生怎样的产业效应?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互联网+农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市场调查预测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https://www.cction.com/report/202410/470107.html
3.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究咨询报告》介绍了智慧农业行业相关概述、中国智慧农业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的现状、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智慧农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G81651JEDA.html
4.网+智慧农业市场分析互联网+智慧农业销量排行榜最新2019年免费互联网+智慧农业行业投资分析,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分析,互联网+智慧农业销量排行榜,互联网+智慧农业出货量等内容。http://m.icandata.com/tag?name=%BB%A5%C1%AA%CD%F8%2B%D6%C7%BB%DB%C5%A9%D2%B5
5.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分析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解答 解:由题,通过互联网销售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购买产品,市场定位更加精准.故选:C. 点评 本题以“互联网http://www.1010jiajiao.com/gzdl/shiti_id_ec6f24fed9a7c737dfd29f9193c9227c
6.《2023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全景图谱》(下)三、中游分析 1.市场规模 目前中国智慧农业依旧处于初级阶段,智慧农业应用渗透率还不到1%。但是得益于社会环境的支持以及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智慧农业行业正在不断发展。结合中国农业产值,初步预估2020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达622亿元,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增长至743亿元。 https://easyv.cloud/c/news/172.html
7.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报告3.4.5 农业前景展望 第四章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4.1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综述 4.1.1 主要构成环节 4.1.2 智慧农业现状 4.1.3 与传统农业区别 4.1.4 产业发展的影响 4.1.5 监控系统的效用 4.2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市场发展现状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94531.html
8.农业经济杂志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2019年第09期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 农技推广服务 优势与作用 建议 本文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重点分析农业科研单位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研条件和信息平台等优势、重要作用及障碍因素,显示了农业科研单位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术推广服务的建议。 乡村振兴视角下https://www.youfabiao.com/nyjj/201909/
9.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10.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精选十篇)以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的综合网站为基础, 让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上网, 通过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等把市场、生产者、客户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信息充分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 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和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2、建全农产品信息的数据库系统。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8dhnk9.html
11.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在批发市场、商超、专卖店等传统农业营销模式下,鲜活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要经过多级渠道运转,产生了人工、运输、存储等多项附加费用,导致始终存在“生产者没有获得多少收益,而消费者支出居高不下”的现象。在“互联网+农业”的风口上,农产品与可视农业、餐饮、认养、微商、社群、网络直播、众筹、电商、直销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法国建成了涵盖种植、水产、畜牧、农产品加工、乡村经济等专业数据库,具有代表性的涉农网站1000多个,着力打造涵盖农业科技研发、商业市场咨询、法律政策保障、农村互联网应用等“大农业”数据资源体系。 三、数字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加速推进了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