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提议

2024年全镇目标任务完成粮食播种40387亩,粮食产量15240吨,大豆种植面积5667亩,油料种植面积6809亩。全方面做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步骤,我镇立足工作实际,抢抓水稻、大豆、高粱、蔬菜等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一)农村劳动力不足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在家的多半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大部分留守人员劳动力比较微弱,地里的农活全部是老人、妇女在管理,而且沿用的是传统的农耕方法,机械化水平低,无法有效利用耕地发展高效农业,无法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以我镇立树村为例,耕地面积2868.55亩,农村总人口1498人,劳动力人口856人,常年外出务工729人,留守老人、妇女769余人,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劳动力127人。

粮食生产和外出务工相比,粮食生产效益较低,农户赢利较少,而且受市场影响,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连续上升。以我镇楼子村为例,关键以黄豆花生等种植为主,每亩收入1050元,肥料投资折算为150元,每亩可赚900元,1人种10亩,一年下来可赚9000元左右;若外出广东中山等沿海城市务工,每个月保守的根据基础工资1900元计算,一年务工11个月收入20900元,除去路费等1200元,可赚19700元。据楼子村部分务工人员介绍,平均每个月工资在3500元左右,务工10个月下来也有个35000元的毛收入,比在家里务工强得多。相比下来,农户对粮食生产的主动性大大降低。

(三)粮食生产设施微弱

(四)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多年来,全镇注册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主体近310余家,现在在实际经营的不足100家。经营者缺乏有效、立即的信息支撑,出现了蔬菜品种结构性趋同,蔬菜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较低,多为粗放型的经营,规模化商品化蔬菜基地面积比重较小,大部分为农户自产自食结余自销,优质品牌、特色的蔬菜品种比较缺乏。

(五)恶劣天气导致疫病高发

高温高湿等恶劣气候适宜多种病源微生物繁殖、生长,致使疫病发生、流行的风险升高,加上洪水灾难极易造成多个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流行。如: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牛羊炭疽病、耕牛血吸虫病、猪丹毒、肺疫、链球菌病、鸡法氏囊病、球虫病、胃肠道传染病等疫病轻易发生和蔓延,这些疫病一但发生和蔓延,将会给养殖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对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以村为单位将不愿种、不想种、没有能力和劳力种的农户手中将土地流转,转包给有实力的大户去经营,打造农业生产规模化、特色化,切实处理劳动力不足,农户生产主动性不高问题,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二)转变农业生产方法

引进大户或有实力的企业等到我镇发展农业产业,利用他们的科学新技术和生产方法示范带动当地农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依靠他们的技术团体和力量培育大户和致富能手;加强农资市场执法,加大打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力度,稳定农资价格,确保农资质量,保障农户种粮主动性。

(三)加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整合涉农资金,向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倾斜,列支专款,用于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结合项目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有效推广新农机具应用,经常性的开展农机合作社及农机手的业务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和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高产、高效的当代农业,有效处理生产设施微弱问题,确保粮食丰收。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有实力、善经营、留得下的企业,共谋野鹤产业长远大计,并努力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处理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等问题。

(五)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补助政策,稳定农民基础收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主动性;划拨专题资金,用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完善以机耕道、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营主体提供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调扶贫险,做好产业抵抗自然灾难、价格波动的保险屏障。最大程度减小在产业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旱、冰雹、水灾、雪灾和病虫害等不可预计的自然灾难给群众带来的损失。

THE END
1.农资市场三大乱!2025年将进入转型和洗牌期农资市场三大乱!2025年将进入转型和洗牌期 最近接连参加了三场大型植保会,从山东植保会,到河南植保会+种子会,再到全国植保会,参会人数都非常多!这也预示着,2025年,农资行业将进入转型期,同时也将进入洗牌期。 先说山东植保会吧,作为省级植保会里的标杆,四个馆的农药,一个馆的种子,中小型企业非常多,参会人数http://pesticide.vip/zgny/zcfg/content/5f48cc33-6aaa-4da1-83e8-526439a0524e.html
2.农资市场现状:繁荣背后的挑战与机遇农资与市场总结:农资市场现状既充满了繁荣与活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作为农资行业的从业者,应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农资市场向更加繁荣、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农资市场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共同助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9344632
3.农资市场存在问题(精选十篇)[2]李郁国, 王建康.浅论农资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 1995 (2) :12-13. [3]曹明艳, 李荣.阿克苏地区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 2010 (1) :59. 农资市场存在问题 篇5 今年三月,市六届党代会监督委员会与市委宣传部、市党联办、市科协以及部分市党代表组成监督检查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6yps23.html
4.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3年,以尿素为代表的农业原材料市场价格“大起大落”,这对整个农资产业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农资行业从业者来说,面临成本压力增加、供应链不稳定、收入下滑等风险;但同时,原料价格变动可以激发农业企业寻求更有效、更经济的生产方法和技术,促使行业不断创新。农业从业者会转向更可持续的农业实践,例如有机农业、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5.关于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资市场与农村农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但是当前农资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资经营市场散乱。三是农资市场监管难度大。一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切实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二是加强农资产品技术指导。指导农民科学施肥。https://wsllz.henanrd.gov.cn/zgrd/news-detail/539198
6.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今年国际粮食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国内也出现了较为不利的气候条件,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构成了挑战。在这样的国际局势背景下,我国应未雨绸缪,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做好粮食供应保障工作。 http://www.zgxczx.org.cn/article/xiangcunzhenxing/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