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农资交易市场改造升级为西南三省最大农资市场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阐述了“三农”问题,并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在斗南园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斗南花卉(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呈贡区洛羊新立物流有限公司、云南中天恒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三农”政策方针,农资问题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百姓的“菜篮子”安全,两家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升级打造原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将其打造成西南三省最大农资交易市场,跨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坚实步伐。斗南农资交易市场将成为一个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配套齐全的现代农资交易市场,它将彻底解决昆明农资市场的众生乱象,让菜农和花农们在家门口、自家田地里就能买到质量合格的种子和肥料等农资产品,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和构建和谐幸福新农村格局。

市场环境焕然一新

80多套提升机帮商户提拉货物

10月30日,升级改造得焕然一新的斗南农资交易市场举行入驻商户签约仪式,不久将正式营业。

占地面积56亩的斗南农资交易市场内部环境旧貌换新颜,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商铺安装了80多套提升机,方便了商户运输货物。记者日前走进市场内,150多个工人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可以看出升级后的新颜:以前的花卉交易大棚变成了统一规划建设的216间商铺和26间餐饮小吃店,整齐划一;商铺一楼是农资销售商铺,二楼作为商户农资仓库,提升机的应用大大方便了商户运输、存储货物;以前坑洼不平的水泥地面全部铺成沥青路,足足有7000多平方米,地面干净整洁;以前杂乱无章的空中“蜘蛛网”电线全部进行改造,升级了消防安全防控能力;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畅通无阻、出入方便;市场内停车场可同时停400辆汽车……

交通区位优势显著

农民可以坐着地铁去买种子

作为西南三省最大的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农资交易市场,斗南农资交易市场地处呈贡新城和老城交汇区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高速公路、地铁轻轨、高铁站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家住呈贡的村民尹光辉说:“从小我就跟着父亲种花,也见证了斗南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记得那时候斗南只有那么几条路,交通路网系统的发达程度远远不及现在,现在我们可以坐着地铁去买种子。”

据了解,斗南农资交易市场周边有环湖东路、彩云路、昆玉高速、昆石高速、老昆洛路、地铁斗南站等主要交通干道和发达的路网。发达的交通路网将为今后农资市场的配送、物流等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多家知名农资企业入驻

斗南农资市场渐显“高大上”

从9月1日招商截至目前,斗南农资交易市场一期铺面招商非常火爆,现所剩铺面数量不多了,预计二期将新建124间商铺,正在火热招商。省内外多家销售农资产品的知名企业已经抢占了市场的“黄金席位”,比如:云南新鸿源经贸有限公司、云南中农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好兄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合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昆明绿洲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农利达农资有限公司、鑫农农资、云鹏农资经营部等等。这些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这里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巨大,所以不想错过分这块“蛋糕”的好机会。

斗南农资交易市场致力于打造西南三省最专业化、最大的农资交易市场,不仅能逐步引导种子、农资企业规范化、合法化生产经营,未来还能实现交易、仓储、物流、加工、展示、电子商务、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等一站式的经营服务平台,同时有利于各级部门对农资市场进行强有效的监管,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因生产物资造假而产生的损失,从根源上保障百姓的“菜篮子”安全。

农资服务细致贴近群众

种子化肥可帮送到田间地头

今后,农民不仅可以向市场内的一些农资企业申请卖了花、卖了菜再付种子钱,斗南农资交易市场还将可以把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产品“送货上门”,直接帮助农民送到田间地头,带给农民人性化极强的优质服务,同时市场还能帮助有贷款需求的菜农、花农向银行担保贷款,减轻农民的贷款压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借力斗南花卉品牌效应

农资市场“瞄准”产业生态链

作为著名的花都,斗南花卉市场已经连续十几年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额居全国第一,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据了解,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有全国10枝鲜切花7枝产自云南之说。多年来借助“斗南”花卉这一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和市场优势,斗南已成为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

何时,斗南农资也能成为全国农资市场的“风向标”呢?存在绝非偶然,斗南农资将借力斗南花卉,全速“扬帆起航”;“共赢”那是必然,斗南花卉和斗南农资将形成一个完美的花卉农资产业生态链,助推“菜篮子”工程建设,助推“三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

THE END
1.擅自修改有效活菌数,罚!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行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 近日,为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工作,有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山东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依法查处一批假劣农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http://www.fert.cn/news/2024/12/09/3936603028.shtml
2.种子市场乱象:虚假宣传傍名牌“黑种子”包装入市农业资讯经济参考报:在基层农资市场摸爬滚打10年,民间农资打假人士李鑫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以各种面目出现在市场上的问题种子,经他识别后往往无处遁形。 在他看来,当前农村种子市场存在以下几种典型乱象:一是“未审先推”或超区域推广,二是虚假宣传混淆视听,三是品种多乱杂。 https://www.lvguo.net/news/info/110335.html
3.邮储银行市场乱象整治10篇(全文)在此市场环境下,我行在个别月末加大了短期资产的投资,从而出现资产规模有所波动的现象。 二、2018年银监发〔2018〕4号文——附件1 《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意见》相关内容 (四)突出整治重点 要抓住影子银行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这个重点,严查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层层嵌套,业务发展速度与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rvg8eay.html
4.整治市场乱象工作报告(精选9篇)培训等经营单位违法信息,由“保健”市场乱象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联合镇公安派出所及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春耕生产、秸秆焚烧、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深入乡村、集市、社区等场所,严格查处假借健康讲座、会销等形式,实施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违法广告、销售不合格产品、无证无照经营以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ybirwt.html
5.农资长期假货横行物联网能否终结农资市场乱象?农资市场乱象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特殊商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由国家专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放开。为了防止因农资产品的假冒劣质或违规使用引发重大农业生产事故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我国建立了由农业、工商、质检、安监、物价等部门“多头”监管的市场秩序规范体制,但农资市场离有效治理还有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413357/article/details/9046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