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七个方面专项整治工作群众路线网

湖南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积极抓好中央确定的7个方面27项专项整治工作,一个一个攻坚、一项一项整改,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活动的成效。

(一)及早谋划部署。从活动一开始,我省就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及早谋划、精心部署、争取主动。9月上旬,省委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继续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湘群组发〔2013〕28号),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和多占办公用房、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等15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对照中央新确定的7个方面27项专项整治任务,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将专项整治任务充实调整为34项,并制定下发《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湘群组发〔2013〕45号)、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领导带头整改。7月下旬,省委常委会就根据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率先提出严格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全面清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严格清理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及协会、规范因公出国(境)管理等10个方面的专项整改措施,立说立行、带头整改,在全省产生了强烈的示范带动作用。徐守盛同志带头抓落实,率先退出省人大、省军区为他准备的办公室,省委常委和其他省级领导全部及时清退,每人只保留了一处办公用房;省委常委和省政府副省长原配备用于下乡的越野车统一上交,每人只保留一台工作用车。活动第三环节,省委常委会又带头将34项专项整治任务纳入省委常委班子整改方案,以自身的表率行动示范带动全省专项整治迅速见行动、出成效。各单位“一把手”以省委常委为榜样,既带头搞整改,又带头抓整治,主动腾退办公用房和工作用车、辞去兼任的社会组织职务等,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改的生动局面。

(五)坚持开门整改。把开门搞活动落实到专项整治工作中。采取适当方式,公开公示34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让群众清楚整治的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人,方便群众进行监督。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在《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省内主要媒体开设“整改进行时”专题专栏,公布了40个省直单位的整改方案,集中报道专项整治的进展和成效,曝光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典型案例;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节目播发“督查日记”专题系列报道,及时反映开展专项整治督查的现场情况,有效畅通了群众的监督渠道。12月上旬和下旬,先后两次在湖南经视举办电视问政活动,安排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7个省直单位的负责同志走进电视录播间,就专项整治工作接受“两代表一委员”、媒体记者、市民代表不留情面的直接发问,并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电视问政面对面、动真格,有交锋、有火药味,既让群众反映了对整治工作的诉求,又让被问者“红脸”、“出汗”,传导了推动专项整治的压力,收到良好效果,在全省上下产生强烈反响。目前,长沙、益阳、郴州等地普遍在媒体公开整改承诺、开展电视问政,真正做到突出问题改没改、改得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

(六)从严追究问责。坚持把强化问责追责、正风肃纪作为推动专项整治的重要手段,对作风不正的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加大查处、曝光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以严厉的问责惩处倒逼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先后7次通报了安化县房地产管理局乱收费、桂阳县农办吃拿卡要等48起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典型案件,各市州、县市区累计通报典型案例755起;全省共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案件2314起,处理247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33人;对暗访发现存在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收受红包礼金等违规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依纪依规从严追究了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整治动真碰硬,惩处不留情面,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受触动和警醒,促进了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二、主要成效及案例

全省各级各部门严格对照中央、省委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说立行,边查边改,从具体问题抓起,实行逐个问题“挂号”,逐项任务“销号”,保障了专项整治任务的落实和见效。目前,中央明确的7个方面27项专项整治任务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省教育厅:经过整改,省教育厅表彰奖励活动减少4成,评估考核验收活动减少2成。年初,省教育厅对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以厅名义组织的评比、达标和表彰活动进行了清理,取消了10个表彰奖励项目。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后,按照严格控制总量,整合归并同类项目,以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为主的原则,该厅进一步清理规范表彰奖励项目,又减少了“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8个评比表彰项目。通过两次清理,共减少表彰项目18项,减幅达40%。该厅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估考核验收活动,明确今年以省教育厅名义开展的检查活动比上年要减少20%,建立检查活动公示制度,未经厅委统一对外公示的,被检查单位有权拒绝。加大了对检查评估考核验收活动的整合力度,对同一单位的多项检查活动,原则上整合为一项综合性检查,或者以联合检查形式归并为一次检查。其中,对市州教育局的各类检查,全部归口纳入对市州教育局的年度考核。

省水利厅:坚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为主线,着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清理规范各类检查评比、达标和表彰活动中,除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规定的评比考核项目外,只保留“芙蓉杯”水利竞赛活动,对厅机关和厅直单位只开展年度绩效考核。在清理整顿各类会议和文件简报中,今年以来精简各类会议30次,同比减少50%,节约会议经费300万元;机关发文同比减少20个,精简幅度达9%;精简各类简报10种,精简幅度达83%。

(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对照中央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要求,研究制定《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主动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审批程序,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实现了审批提速。积极衔接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共衔接175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衔接取消55项、衔接调整108项;取消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5个,下放50项,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向长沙市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5项。加强行政执法综合整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收费专项检查,从源头上防止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行为发生。对省直、市州及县市区共3000多家单位在越权制定收费政策、违反规定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不执行国家和省明令取消的收费政策继续收费等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已责成处理的案件119件,涉嫌违法金额5170.4万元。积极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成效”专项活动,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改进作风,自觉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第一期《电视问政》节目中报道的岳阳汨罗市大荆镇村民李雁娥老人性别和年龄错误,请求变更却长期得不到办结一事,节目播出后,汨罗市公安局组成了调查组,对李雁娥老人的户口信息进行了核实,并在5天内完成变更办理。在节目中报道的南县三仙湖刘绍红等三位村民户籍信息更改难问题,也在节目播出后一星期内完成了更改,节目中所曝光的三仙湖派出所户政协管员被辞退、派出所指导员停职10天。省公安厅目前正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户口纠错,严肃整改民警作风问题。

省地税局:湖南地税系统推出“免填单”服务,即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免予或简化填表手续,税务机关通过纳税人提供的有效资料,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按照规定程序办结涉税事项的一项优化服务措施。今年8月以来,全省地税系统已全面落实了第一阶段“免填单”办税服务举措,实现了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窗口代开发票、外出施工证明等12项涉税业务的部分免填单。第二阶段服务项目正在落实,将覆盖纳税人经常需要办理的24项涉税业务,进一步减少办税流程和涉税资料,占受理纳税人申请工作量的90%以上。“免填单”服务,既解决了纳税人填表难、填表烦、不会填表的困扰,降低差错率,又减轻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办税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征纳双方的“双减负”。

省国土资源厅:针对群众反映的“三难”问题,出台了取消指纹门禁,设置便民服务牌;细化行政服务标准,制定《政务大厅群众满意服务标准》,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查资料,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由28项精简至22项;实行全员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审查责任分工和时限;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管理,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建立网上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和重点事项、重点岗位监察制度等五项举措。

省政府办公厅:开展“力戒延误、严防失误、杜绝错误”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软,对在工作中出现的延误、失误、错误实行问责。根据情节轻重、损害程度和影响大小,“三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一般“失误”:情节轻微、在本处室、单位造成一定影响,但能够主动弥补,未造成不良后果的。2、较大“失误”:情节比较严重,在厅内造成较大影响,形成了不良后果的。3、严重“失误”: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恶劣影响,形成特别严重不良后果的。各处室、单位和干部职工在活动中的表现列入年度考核内容给予奖惩,并作为干部职工提拔使用的参考依据。

省扶贫办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贺丽君:省扶贫办核定车辆编制10台,现实有车辆7台,均是按标准由政府统一采购。在这次专项整治中,该办主动退还了从怀化市政府和常德市农村工作部借用的两台车。同时,该办党组成员带头落实办党组制定出台的公车使用管理规定。为杜绝公车私用,贺丽君于10月份自己买了一台车,学着开,回常德看家属都是自己开私车回去。此外,该办严格执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规定,加强监管,降低运行费用。截止11月底,该办公务用车运行经费同比下降29.77%。

省水运管理局党委书记钱俊君:今年8月30日省水运管理局出台公务车辆管理新规,取消领导专车,所有公务车辆实行统一调配。局党委书记钱俊君坚持带头示范,坐公交上下班。之后,所有局领导也不再坐专车上下班,其中3位局领导买了私家车用于日常非公务出行。该局为规范公务用车,杜绝公车私用,要求领导上交车钥匙,由后勤服务中心下设的车队保管,后勤服务中心对车辆使用进行统一调配。同时,该局对车辆停放也明确规定,除非出差外地、紧急公务,所有车辆下班后必须回机关定点停放过夜,双休日、法定假日车辆一律入库。为有效进行监督,车辆使用实行登记制度,各处室用车,要预先通知车队。对于车辆运行情况分别有两份记录:值班室工作人员每天晚上考勤车辆在库情况;车队另有一份驾驶员行车记录,省内长途出差要向车队队长报告。如果两份记录无法核对上,司机也无法说明公务车使用原因,后勤部门将会上报该局纪检部门。

省发改委:厅党组主要负责人带头腾退超标配备的办公用房,将原来25平方米的休息间改为办公室,其他委党组班子成员腾退办公套间,将办公套间一分为二,选择较小的一间作为办公用房,不再另设接待间、休息间。同时规定处长不使用单间办公室,处室一律不留公共服务用房,借调和聘用人员由机关统一安排专门的办公用房,集中办公。

省交警总队:认真开展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等专项行动。一是规范公务用车,改革公车管理。及时将超标车辆按规定全部上交省公车办,所有公车全部实现IC卡加油和定点维修,警车收归指挥中心统一调配管理,高底盘越野车统一归办公室管理。二是规范清理办公用房。对局机关、高支队办公用房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调整,并规定所有办公室必须全部沿用原有办公家具,也不得进行豪华装修,避免借规范清理之机造成新的铺张浪费。

省民委:认真清理党员干部超面积占有、使用办公用房,同时坚持厉行节约,确定“不做改造、由大调小,合并办公”的整改原则,避免借整改之机豪华装修办公用房、配置高档办公家具及办公用品。及时将空出的大办公室用于会议室、档案室、信访室、接待室等,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达到了“不花一分钱、不砌一块砖、不动一寸土、不浪费一间房”的整改目标。目前该委厅级干部人平办公用房为18.43平方米、处级干部人平为12.86平方米、科级及以下人平为9平方米。

省卫生厅:打出公车治理组合拳,采取“出办法、详登记、还车辆、装GPS、严检查”等方式,切实加强公车管理,公车私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纠正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简化接待流程。不悬挂标语、横幅,不设欢迎牌,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搞欢迎仪式,严格控制陪餐人数。坚持定点接待制度,不进高档消费场所、营业性娱乐场所,不赠送、接受各类礼品、纪念品或土特产。接待中不安排宴请,只安排工作餐。截止11月底,机关公务接待开支458万元,同比减少274万元,减幅37.4%。修改完善《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因公出国(境)及外事接待若干规定》,不安排考察性出访,及时调整了机关因公出国(境)计划。截止12月底,组团出访5批15人次,出访费用81.65万元,同比减少12批次19人次,费用减少193.35万元,减幅70.3%。

省商务厅:制定《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在内网上走电子审批流程,厅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层层把关,杜绝利用职务消费和公款吃喝现象的发生。修改和完善了厅机关因公出国(境)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严格执行任务和计划。今年以来,该厅组团出国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46.69万元,下降38.2%。

省委办公厅:核定公务用车130辆,实有公务用车124辆。清理上缴、拍卖、报废公务用车31台,减少车辆运行费用43万元。

省人社厅:实行处室工作经费包干机制,2013年度“三公”经费预算887万元,截至12月,已开支437.37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减少71.89万元,同比减少31%。

省教育厅:实行“总额控制、分处室执行、定期通报、超出额度停止报账”制度,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取消3个出访团组,减少因公出国(境)人员11人次,减幅为65%。制定《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经费管理办法》等,用制度机制固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七)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得到有力惩处。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就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摆在专项整治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对征地拆迁、涉农、涉法涉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8个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解,分别制定下发专项整治的文件,明确了整治的重点内容和责任分工,推动了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8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正在全省展开,有的已经初见成效。

省环境保护厅:及时回应公众诉求,制定了《湖南省公众诉求环境问题信息综合管理办法》(暂行),将公众诉求的受理、交办、督办、跟踪反馈等工作统一归口管理,形成群众投诉和媒体报道环境问题“内转外不转”,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根据群众的信访和举报,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9471人次,检查企业15036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98件。

省农业厅: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4万余人次,检查企业、门店2.4万余个次,查获假劣农资4360吨,涉案货值2600万元,查处违法侵害群众利益案件达3000余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具体事例:1、益阳市农业局接到农民举报反映,北京中农科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农药牟利,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经查实,益阳市农业局将该案及时移交给益阳市公安局,依法没收了当事人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经过农业局多次协调,还为受损农户争取到赔偿款6万余元。2、邵阳市农业局挤到洞口县农民举报反映,洞口县中天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杂交水稻种子。经邵阳市农业局立案核查,责令该公司停止未审定种子的经营、推广,没收剩余种子7000余公斤,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省物价局:为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2013年10月1日起,取消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涉及10个部门的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对公布降低的收费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者拒绝执行,此举将减轻社会负担7.5亿元。为确保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质量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省物价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低收入居民价费优惠政策,如:每月为城市低保户减免6立方米水费、10度电费、4至6立方米天然气费、5至8元有线电视收视费。部分市州物价部门还印制“低收入群体价费优惠政策明白卡”免费向低收入家庭发放,将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有线电视收费、就医、上学、殡葬等老百姓最关心的价费标准、政策依据、减免幅度及适用范围等“明白”上卡。拟定了第一批取消、降标和市场化的服务项目,其中包括,10项收费将取消,13项收费降标,8项收费将市场化。此举将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预计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群众收费负担约13.8亿元。

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开展“五个一百”行动计划,集中检查中药材经营户、零售药店、保健食品经营户、医疗机构、餐饮店各100家,同时积极开展“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专项行动和“打击药品违法生产、打击药品违法经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专项行动。

在湖南的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强制搭餐的情况,且伙食较差,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我省第一期电视问政节目,就以常德市鼎城区丁家港乡中心小学和许家桥乡中学的搭餐情况为例,就此类问题进行了曝光。电视节目播出后,为改善学校食堂伙食和就餐环境,鼎城区政府拨款210万元,为全区学校食堂定制餐桌椅,在本学期内配发到位。另外,对于之前有失职行为的区教育局正副局长等7人,鼎城区区委区政府分别给予不同的党纪政纪处分,许家桥乡中学校长范跃忠、丁家港乡中心小学校长顾友劳两人都受到行政记过和免职的处分。省教育厅以此为契机,向全省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学生食堂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农村中小学强制搭餐、伙食质量差、就餐条件简陋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清退之前多收的搭餐费,建立由老师、家长、学生三方代表组成伙食管理委员会制度,负责监督学校食堂采购和账目,以及明确搭餐自愿化、食堂零利率、校长老师陪餐制等几大核心原则。另外,省教育厅还计划从明年起争取资金,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食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省交通厅:第一期《电视问政》节目中报道了京港澳高速郴州永兴段,永兴救援服务站两名救援人员对报警故障车辆不按物价核定收费,随口喊价,并且随意跨越中央隔离带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节目播出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郴州管理处对永兴救援服务站以及涉事的苏仙路政中队进行处理通报。救援服务站的站长以及另一名领导被辞退,上路的两名救援人员被开除,苏仙路政中队的值班路政员停岗。而报道中所提到的牌照为粤A8616Z的丰田凯美瑞小车因侧翻事故,救援人员两次收费8450元的乱收费行为,主管该路段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衡阳管理处对此作出了整改,永兴救援服务站以银行转账的方式,向车主张新华退还了多收的6170元钱,并对涉事的公平路政中队以及救援服务站作出了处理。为杜绝高速公路施救过程中的乱收费现象再次发生,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全省各个管理处认真总结教训,严格落实高速公路管理方法,并正在制定对承包各路段的救援公司新的管理方案。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今年以来,通化市种子管理机构联合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电视台开展了农资市场大检查行动,多部门联动,整肃种子市场纪律。 截至目前,全市种子经营门店经营备案共计290家, 专项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57人次,出动执法车105台次,全市设立举报电话7部,检查企业10个次,检查种子市场25个次,检查经营门店305个次,检查种子标签243https://www.agri.cn/zx/xxlb/jl/202412/t20241206_8696566.htm
2.助力“三秋”生产“秋风行动”成效显著三农新闻网为全面加强种子等农资市场监管,进一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三秋”生产顺利进行,继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河南省种子等农资市场净化“秋风行动”新闻发布会后,10月9日-13日和11月12日-15日,我厅组织5个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查看粮食大县以及走访农民群众等相结合的形式,对全省18个http://snnews.org.cn/show-16713.html
3.农村植物检疫工作总结(必备13篇)及时制定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全年共建成太 阳能绿色防控示范基地 2 个,示范面积 2000 亩。并积极向山丹 县农业信息网提供工作动态、工作经验、工作图片、新技术等各 类植保信息 30 余条。 6、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净化农药经营市场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结合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农业行政https://www.lawjida.cn/fx/3052.html
4.XX年农业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市场管理及执法次数达155次,出动执法人员541次,对全区范围内的种子、农药、化肥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检查企业22次,整顿市场53次,重点进行农药抽查标签5个,年检农药经营许可证65户,查处无证经营种子2.22万公斤。通过对上市供应的农作物种子实施定期定批质量监控,保障种子质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vy8flar.html
5.春耕生产情况工作简报16篇(全文)根据会议精神,辽源市已经制定下发《2016年全市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方案》,将发挥两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的坑农害农行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ug5ihxy.html
6.分管农业述职报告15篇按照市秋季农业生产工作指导性意见的要求我镇在农作物收获前对今年我镇种植的三大作物品种进行了认真鉴评,筛选出适合我镇种植的主栽品种,为20xx年我镇选种优良作物品种带给依据。在做好秋季种子品种鉴定的基础上我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不同品种,按熟期、成熟度适时安排农时,抢在霜前及时进行了收获https://www.qunzou.com/shuzhibaogao/283509.html
7.呼声简报(2021年7月26日230-239、《道县濂溪南路79号门口车辆违停,投诉多次无人处理》《道县海湘城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太难了》《请求公路局硬化道县潇水北路与荷叶塘路交叉路口》《道县寿雁镇安村水源严重污染》《道县教育局学区学位乱分配乱作为》《道县香花村租户承包山地种脐橙,租期未满流转土地用作非农作物是否违法?》《道县杜莲村村民https://people.rednet.cn/front/messages/articleDetail?id=49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