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培训记录3-食品安全培训内容记录范文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超过保质期限的;(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二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
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
“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
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
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
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
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
此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6)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6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范文二:某某区食品安全培训会内容《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明确了工商部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围绕《食品安全法》,国家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规章,明确了经营者在食品经营过程中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归纳六个方面的义务。
一、严格履行取得合法有效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义务。
对证照的要求:《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包括:1、证照齐全;《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
先办证,再办照,与“身份证”作比较。
罚则:《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2、证照合法有效:一是不能已过期,要及时变更;按无照经营进行处罚。
二是核定的经营场所、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与实际的应一致。
四是要亮照经营,悬挂于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
公示和明示作用,许多经营者做得不好。
以上都有处罚规定,请大家在经营中注意。
二、严格履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的义务。
什么是进货查验记录,查难供货商主体资格、购进食品合格证明、对购进情况进行如实记录。
要求首次进货时查验、书式资料保存两年,作为经营者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的依据,随时备查。
二是包装标识查验:查验是否属三无产品(厂名厂址、合格证明),包装标识符合规范,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12是过期食品或变质食品。
(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在对供货商和食品质量进货查验的基础上,如实记录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对批发经营者来说:除了上述两项义务,还有以下义务: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销售票据。
为了督促经营者落实上述义务,处罚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处罚内容: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落实方式:通过工商局统一印制的食品进货和销货台账来体现,为书式台账。
存在的问题:经营者自觉性差,未如实进行登记记录,有时应付工商检查而建账。
离落实有很大的差距。
上级检查方式:07年国务院检查组检查,每年某某市检查组检查,检查方式为倒查(什么是倒查),在座接受过检查的深有体会。
工作中,有些经营者不理解,认为我们工商在为经营者添麻烦,找事。
这是法律的规定,既是你们的义务,有强制性,13必须做,不办就要承担责任,受到处罚。
我们不要求你们这样做,我们就不作为,监管不力,请你们理解。
下一步;对这块工作,工商肯定要加强监管,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进货台账的落实情况的检查。
该系统的功能是:能对进货查验、进销货台账实施有效管理,能对过期食品进行提示,能对问题食品快速追溯,且数据录入方便快捷。
解决了落实手工台账工作量大等问题。
该系统经过对部分经营者的试运行,目前正在完善。
下一步,我们的想法是:凡是配备电脑、符合条件的超市、批发商、经营者,原则上都要求安装软件,实施电子联网管理,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减轻建立台账中的工作负担,又履行好法定责任。
要请大家积极支持配合。
三、严格履行食品质量管理的义务。
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质量安全的、合格的。
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下列食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举例: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氢铵加奶粉、苏丹红加在饮料里做红14心鸭蛋、甲醛、双氧水泡制的火锅水产食品等)(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蛋白质严重不达标,缺乏营养,大头婴儿)(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肉眼识别)(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六)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肉类制品;(上市销售的猪肉:“两章一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印章》,在生猪酮体上,一证是《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较为普遍,处罚重,最低罚款2000元,要注意)(八)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超市:分装销售的糖果,存在的问题,标签问题,固定,及时更换)。
(九)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违法销售上述食品,处罚规定是:违法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15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处罚很重,一定要严格注意质量把关。
有的问题食品,可以肉眼观察和发现,涉及到安全指标的,需要通过抽样检验来完成。
抽检是工商监管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错误观点:找厂家,不找销售。
职能划分,质监工商职能划分,为什么要这样分:厂里送检的产品与销售的产品质量不一致,通过生产、流通环节共同抽查,查找问题食品。
抽检食品不合格,要受到处罚,需要经营者保存好进货发票及依据,作为向上级经销商、生产厂家追偿的依据。
四、严格履行食品安全内部管理的义务要建立五项制度:一是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对于一般的个体户来说,经营者本人就是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大型超市、食品批发企业来说,要有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明确进货查验、定期现场质量检查、负责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销毁的工作人员,对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分工。
二是食品退市制度。
16三是应急处置制度。
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四是消费纠纷解决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特别是春节即将来临,对类似情况引发的消费纠纷更应妥善处理,及时化解双方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五是员工培训和健康管理制度。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一条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并建立培训档案;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要求要有培训档案和记录)第十二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
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
责任和处罚:食品经营者聘用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17食品经营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一)所以说以后工商的检查,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也是内容之一。
经营者在落实好五项制度: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点的管理,超市要加自制散装食品和熟食品的管理。
与预包装食品相比,保质期更短,更容易出现交叉污染、过期变质等问题,他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风险防范点。
从分区上,自制散装食品和熟食品销售与其它食品明显的区域划分或隔离设施,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分离、原料与成品分离、生食品与熟食品分离,避免交叉污染。
从设备设施上,要设置相应的冷藏、洗涤、消毒、防蝇防尘、隔离等设备、设施。
从标签上,要标明加工日期、保质期,向消费者明示。
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有销毁记录备查,必要的时候,如数量较多的,要进行拍照、录相等记录。
严禁将已过期的自制散装食品和熟食品换发标签重新入市的行为。
今后,我局将把超市自制散装食品和熟食品的管理作为重点,通过抽检、食品快检等方式进行检查和规范。
五、严格履行安全贮存、运输食品的义务。
食品经营者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18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