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红盾护农工作的重点,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通过不断地探索与执法实践,对当前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见解。

一、当前农资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农资市场监管机制不顺畅。一是多头管理。农资监管涉及面广,主管农资市场有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由于监管联动机制尚未建立,部门间各自为政,重复检查,表面宣传做得多,深入实际少,阶段性和季节性的整治多,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监管少,分散的监管体系,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导致监管工作滞后,部门打假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二是政务不透明。由于农资市场管理由多个部门负责,一个农资经营户需要办理多个证照,而每个证照的办理手续又各不相同,并且不同证照的办理还存在着程序上的先后,对于一个知识有限、规模不大、收益不多的农资经营户,不仅门坎高,而且也确实感到不便,往往是一头雾水。三是执法人员素质不适应。农资监管需要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长期以来,工商部门主要是侧重于经营行为和主体资格的监管,而对生产加工,执行检验标准、使用效果、商品包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严重制约了执法的效能。四是收缴的剧毒农药难以处理。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水源和环境污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目前只能封存,无法处理。

4、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基层单位对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专项整治受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影响,往往达不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5、农资售后服务意识差,从业人员技术能力普遍低下。从目前市场检查情况看,市场上经营农资的个体经营者较多,而这些农资经营者大部分缺乏专业知识,他们一般只关心如何卖出农资,如何多转钱,往往因不能正确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资产品造成农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农资商品准入工作不够规范。经营者存在应付思想,索证索票不够完善,进销货台账建立不详实、内容过于简单,加上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经营者应承担的责任,难以监管。

二.工商部门农资市场监管难度日益增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四、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1、强化宣传教育和引导

2、要进一步严把市场准入关

3、要进一步突出农村市场的整治重点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工商、质检、物价、供销、消费者协会和新闻宣传单位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品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对不合格农资进行警示和曝光,并从重处罚,让假冒伪劣农资无藏身之地。

THE END
1.湘西: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执法检查近日,湘西州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农资市场质量监管,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执法人员以辖区农资销售企业为重点对象,仔细查验销售企业经营资质、进货渠道和销售台账,是否执行索票索证制度,产品是否具备合格证、标注标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销售不符合标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同时,执法人员http://amr.hunan.gov.cn/amr/xxx/szdtx/202403/t20240326_33262756.html
2.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市场监督公安部门开展农资市场检查东北网绥化3月10日讯(麻大光全媒体记者廉红)3月2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北林区南二路种子市场和田地源农资市场。 检查中,工作人员针对农资经营户的主体资格,重点查看证照是否齐全、种子经营是否按规定备案、农药经营是否办理经营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1/03/10/058606993.shtml
3.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南分局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地方当前正值备春耕期,为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安全,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南分局开展农资店专项检查。 执法人员重点检查经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店,查看是否存在散播虚假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价格串通、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督促农资经营者要http://m.people.cn/n4/2022/0407/c1206-15524577.html
4.沂南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春季农资市场大检查在临沂 近日,临沂市沂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确保广大农民能购买到“放心农资”备春耕。https://app.langya.cn/a/206489.html?open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