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史上从未有过的严打非法转基因种子的“通知”。这个“通知”像黎明前的曙光,使十数亿中国人看到了舌尖上安全的希望;像号角,令无私无畏抵制转基因的广大群众倍受鼓舞;像孙悟空的千钧棒,让靠违法推动转基因泛滥谋取惊天利益的转基因恶魔心惊肉跳。极少数被洋鬼子罗伯茨鼓动起来,妄图更大规模布局转基因的人,如遭五雷轰顶,立马垂头丧气,变成了缩头乌龟。长期被转基因戕害的人们,纷纷在网上欢呼点赞:农业部严打转基因,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好得很!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这下有希望了。
如果说黑龙江立法禁转是局部,央视春晚小品讥讽转基因比牛粪还臭是民意,那么,农业部这次“通知”严打转基因滥种,则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性的“重拳遏转”。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老百姓所以说农业部这次严打转基因是动真格的,这是有一系列事实,有充分道理的。
毫不掩饰,如实评估
以往农业部对转基因滥种要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文过饰非,一再掩盖;要么麻木不仁,轻描淡写,“不存在”,“总体可控”,凡此种种。这次农业部的“通知”,在肯定2016年在基地开展的转基因排查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严厉打击了非法生产转基因玉米种子行为”的同时,尖锐地指出:“在一些地区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套牌侵权、制假售假、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玉米种子等违法行为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现代种业发展,必须加大力度予以整治”,特别提出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手段,突出专项治理,狠抓大要案件查处,为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提供坚实保障”。这就充分说明了:一、转基因种子不安全,是严打的主要对象;二、转基因种子存在无证经营、未审先推、套牌制假、非法经营等一系列严重泛滥情形;三、以往对转基因种子监管查处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机制不完善,管理不落实,轻描淡写,没有力度,这次必须改正。
未雨绸缪,未种先查
布局全面,重点精准
3年过去了。这次农业部的“通知”,比起陈克恭任张掖市委书记时出台的“意见”,无论从范围的广度、瞄准的精度和打击的力度,都有过之无不及。从范围的广度看,涵盖了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转基因种子泛滥的主要地区,涉及的品种包括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蔬菜、茶果;从瞄准的精度看,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海南等属于主要育种制种基地,要求“从早从小”严查,防止转基因育种蒙混过关;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属于转基因滥种地区,不但要严查种子经销公司,而且要深入乡村,“入户倒查”;从打击的力度看,这次从品种审定试验环节,直至育种制种、卖种买种、播种、苗期等各个环节,环环紧扣,全都采取“高压态势”,严查严打,“绝不姑息”,确实能起到使转基因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作用。
多方联动,依“案”严惩
农业部定性转基因滥种不是一般的违规,而属于“案件”。为了确保对转基因滥种案件从严打击,“通知”既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要求“夯实责任,做到有投诉必须及时受理,有案件必须及时查处,有结果必须及时公开”;同时又要求“统筹建立农业、公安、工商等协同联动的监管机制,提高执法公正性和办案效率”;“采取措施杜绝地方保护、相互推诿、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等行为发生”;尤其强调要“主动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要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即不是一般的罚款了事,而是该抓人的要抓人,该法办的要法办。这种以“案件”定性的严厉打击,确实是前所未有,能起到经济处罚所达不到的震慑作用。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转基因的最大受害国。以美国孟山都为首的转基因利益集团收买多国官员,绑架多国政府,掩盖转基因惊天危害。尤其使得中国已经高悬于断崖之上。转基因魔鬼制造方只要挥刀砍断转基因所谓“安全”的欺骗缆绳,公开转基因危害真相,中国便面临“缆断坠崖”的巨大危险。2017年中国将召开党的十九大,我们很快即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两会”。在这个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农业部断然出手,严打转基因滥种,确保中国今年能产出足够数量的非转基因粮食和果蔬,这是利国利民,挽狂澜于既倒的重大举措。
附:农业部继续严打非法转基因种子,点名东三省深入乡村入户倒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和品种保护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好《种子法》,维护种子市场秩序,保护品种创新,确保良种供应,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现就做好2017年农作物种子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种子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切实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确保种业健康发展,农业部会同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经各方通力合作,严查严打,种子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尤其是2016年在基地开展的转基因排查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严厉打击了非法生产转基因玉米种子行为。但是,在一些地区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套牌侵权、制假售假、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玉米种子等违法行为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现代种业发展,必须加大力度予以整治。2017年是全面落实《种子法》及配套规章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各地务必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手段,突出专项治理,狠抓大要案件查处,为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二、明确工作重点,全面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一)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种子法》实施,切实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2017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不断推动《种子法》贯彻落实。一是扩大监管作物种类。在继续做好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监督检查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加大对马铃薯、蔬菜、果茶种苗等特色作物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种子生产经营主体是否符合规定、种子质量是否合格等;二是加大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力度。按照“双随机”监管要求,对辖区内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抽查,尤其要加强对近三年来有违法行为或被举报较多企业的检查,重点核查企业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是否齐全、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法等。全面排查辖区内所有交易市场、经营门店、代销网点备案情况以及购销合同(委托书)、销售台帐等建立情况。三是全面检查重点品种。要不断加大对近年来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品种以及未审先推、已撤销审定品种违法推广销售的检查。四是严格开展种子质量检测。开展监督检查时,应抽取一定比例的种子样品并进行质量检测,水稻、玉米、小麦样品同时进行品种真实性检测。对上述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处,切实防止非法种子流入市场。
三、切实履行职责,维护好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抓关键环节,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种子行为
五、明确责任,确保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一)明确主体责任,确保各尽其职。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统筹建立农业、公安、工商等协同联动的监管机制,提高执法公正性和办案效率。农业系统内部应建立权责明确、分工合作、运转高效的监管体系,确保职责履行充分。
(二)突出责任担当,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夯实责任,做到有投诉必须及时受理,有案件必须及时查处,有结果必须及时公开。要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措施杜绝地方保护、相互推诿、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等行为发生。主动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要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强化多种手段应用,确保执法监管实效。积极运用种业管理平台,及时更新、补充有关信息,做到信息共享共用,提高种子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发挥系统作用,加强上下及省际间协调沟通,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及时到位。充分利用试纸条等快速检测技术,发挥已构建DNA指纹数据库的功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培训宣传,营造依法治种良好氛围。加强执法监管人员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法律要求,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面向科研、企业、经销门店和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开展普法活动,夯实全行业懂法守法、依法从业的基础,营造依法维权的法治环境。
农业部办公厅
2017年2月7日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