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质量安全工作监管,保障全域农产品消费安全,完善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专项整治、抽检检测,农业技术标准化推广等工作,使全市种子市场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广泛宣传,营造种子市场监管工作良好氛围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方针,保障农民用种安全,我市于3月下旬开展以“学法力行打假护农助丰收”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指导农民合理选种、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了农民安全生产意识,有效防止粮食出现大面积减产和绝收。为更好的保障农民用种安全,我们按照省、市各级要求,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了《2023年全市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聚焦群众投诉举报的制售侵权假冒种子等重点问题;瞄准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口子”镇农资门店和农资经营集散地以及种殖生产基地、菜篮子产品主产区等重点区域;紧盯重点品种;突出以经营门店、网络电商平台和面向用户直接兜售等重点环节,强化源头管控,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犯罪行为。
二、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种子市场违法经营行为
(一)开展了种子市场监管大检查活动
1、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力度。开展“2023年全市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对我市种子市场进行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线索认真核查,追查源头,强化执法力度,提升法律的威慑力。对一些涉及面广、问题突出的案件,突破区域的界限,实行部门联合,统一部署、通力协作、集中打击。先后检查种子企业1家,农产品订单生产经营主体18家,农资经营网点300余个,当场批评教育现场整改违规农资经营者16人,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3份,查处违法经营种子案件6起,已结案4。
2、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管。上半年共受理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326份,共检验农作物种子样品26份,室内三项指标检测合格率100%、转基因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同时做好种子质量周报工作。
3、开展农作物订单生产用种安全专项检查。检查新型经营主体18家,对农作物订单生产用种安全开展专项检查,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用种情况。进一步增强了农资经营户的守法经营意识,提高了农资经营户和广大农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
(二)开展了种子市场经营“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行动。
提升净化种业市场工作实效,充分体现了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在推动种业振兴行动进程、保护育种创新成果中的重要作用,为种子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带来了动力,彰显了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种业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今年,我市无一起上级交办的种子案件和纠纷,也未出现重大田间生产事故和网络重大舆情。通过对我市种子市场的监管,有力打击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发生,维护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了我市农业生产安全,进一步净化和规范了我市种子经营市场,切实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落实“种粮一体化”,以“看禾选种、助农增收”为抓手,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
为贯彻落实好种业振兴系列决策部署,加大农作物新优品种展示示范力度,助力生产选好种、用好种,不断推进高产、绿色、优质、高效品种更新换代,夯实稳粮增收基础,京山市种子管理局始终把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作为落实种业振兴行动的主要抓手。2022年8月,经省级专家评审论证,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位于京山市永兴街道苏佘畈村5组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为“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5月17日下午,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颢、永兴街道党工委书记邹成刚等一行赴位于永兴街道的“京山市(省级)农作物种子展示示范评级基地”开展2023年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调研。调研中,市种子管理局详细介绍了2023年全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情况。市种子管理局认真落实“种粮一体化”行动方案,严格按照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关于做好2023年春夏播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看禾选种、助农增收”为抓手,集中展示示范推广高产、绿色、优质粮食作物新品种,充分发挥“京山市(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评级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新优品种引进、展示、评价和示范力度。
通过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的开展,可让种子经营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农民较充分在了解各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为农户“看禾选种”提供了依据,也为种子管理部门掌握各个品种的质量状况、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提供了依据,优良品种的大面积应用,减少了种子纠纷事件和发生,维护了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我市展示示范作物种类为中稻,品种以高产、优质、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为主,为近三年来湖北省审定或者国家审定种植区域包含我省的新优品种。中稻展示品种30个、示范品种5个。
四、开展“稳粮保供”专项行动
为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稳粮保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2023年农作物种子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稳粮保供”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以打击套牌侵权、假冒伪劣和非法制售转基因为重点,开展种子质量安全和品种权保护执法,同时落实《2023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和《2023年全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方案》文件要求,积极开展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专项行动、农资“净网”专项行动,组织农资执法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共累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31家,下达预警通知10份,立案查处8起违法行为;抽检农资产品32份,转基因检测样品26份,样品合格率100%。
我局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继续加大对农资农产品的执法巡查检查力度,筑牢“稳粮保供”安全围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质量强市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和坚强的后盾。
五、认真落实种业振兴任务,稳步推进京山种业发展
京山桥米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品种创新化、基地标准化、种权自主化、体系现代化”。分别开展实施种质资源保护行动、实施品种改良创新行动、实施标准基地建设行动、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实施种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以“鉴真二号”、“鄂中五号”、“洋西早”等优质稻品种为基础,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辅以病虫抗性鉴定和米质检测筛选,选育出抗病、抗虫、优质水稻新品种。
目前,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与科研单位合作在海南提纯复壮后在基地利用“三圃法”制种,生产的种子主要用于该公司“京山桥米”订单推广,目前的种子生产量可推广种植面积约70万亩,在满足京山地区及周边钟祥,沙洋等县市种植户需求的同时,也可满足该公司订单量。该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进行品种创新按年度计划进行中。2022年11月-2023年4月在海南种植10万株回交一代(BC1F1)大群体,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筛选1000株含抗褐飞虱、抗稻瘟病基因株型较好的回交一代单株与优质米材料进行第二次回交,获得回交二代种子出苗10万株以上。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目前有自繁种基地7000亩,其中石龙镇5200亩,孙桥镇1800亩。主要繁育鉴真二号、鄂中五号和洋西早三个品种,其中鄂中五号约4200亩,鄂中五号约2100亩,洋西早约700亩。
京山种业以保障粮食安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端牢中国饭碗为宗旨,以发展壮大京山桥米种业为目标,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品种创新、机制创新,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机构为支撑、产学研深度整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京山桥米种业体系,实现京山桥米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