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决定为备春耕返乡人员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备春耕人员顺利返乡,以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这两天正在向社区提交返乡申请。”吉林长春的农民王长吉,每至农闲时节,就会跟当地村民到长春市区的汽配城做季节工。今年受疫情封控的影响,至今未能返乡准备春耕。
农时不等人。4月5日,长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滞留长春市区农民返乡春耕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备春耕生产需要,决定为备春耕返乡人员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备春耕人员顺利返乡。
受疫情封控影响的春耕
由于打工收入可观,作为吉林省省会,有着“汽车城”美誉的长春市,自然就成为吸引全省农业劳动人口在农闲时节前来务工的大城市,王长吉就是其中一员。
4月4日,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指出,当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又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为解决滞留长吉两市(编注:长春市、吉林市)的我省农民尽早返乡种地,按照“应放尽放、应返尽返、应管尽管”的原则,开展返乡农民集中转送工作,确保“一天不耽误、一户不落下、一亩不撂荒”,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随后,长春市的上述《通知》发布,更让王长吉心定了不少。当前返乡在即,他盘算了一下,说:“未来10天左右,如果农资采购和运输能够较好解决的话,仍然不会影响春播”。
一位吉林省当地人士称,“这次疫情防控只是城区比较严重一些,基层农户基本上并未涉及太多,正常春耕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位玉米贸易商张辽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当地疫情形势趋于稳定,农民正在积极备耕,农资流通和采购问题不大,而且当地“地趴粮”基本销售完毕,库存压力小。此外,由于吉林地区牛羊养殖业发展迅速,在玉米收获后,一般会将秸秆收集打包,进而饲喂牛羊,年前耕地就已经完成整理,目前正等待春播。
农资价格涨幅较大
如果从东北大粮仓的视野来看,非疫情防控地区的春耕备耕,也其实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辽宁铁岭开原市农民周辽白是一位种粮大户,今年流转了将近200亩农地。由于前期已经完成肥料、种子、农药等农资准备,预计4月15日至20日即可播种,当前只待天气进一步回暖。
他说,当前土地墒情合适,地表土层温度正在逐步回升,有利于后期播种。
对于农业生产的成本,地租是大头。周辽白所流转的土地,租金每公顷只有6000元。这主要是前期流转土地的租期未到期,租地成本较低。
他说,今年租地市场趋于理性,每公顷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不多,地租普遍在7500至9000元,跟去年大体持平。
而农资价格涨幅较大,让农民较为头疼。
据周辽白描述,化肥价格涨幅大,尿素较前些年上涨五成左右,即便是较去年春播也涨价两成;钾肥更是涨幅翻番,之前一袋50公斤钾肥只需要140至150元,现在需要300至320元;磷肥也涨价三成左右。此外,柴油价格涨至多年来高点,农膜价格涨幅也超过50%。
此外,还有农村雇工参与农忙的价格也不容忽视。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雇工这几年比较紧张,导致农忙时节一个农村雇工一天劳作的价格就要300~350元,中午还得管一顿饭。
周辽白称,辽宁开原市当地没有暴发疫情,虽然雇工偏紧但也能雇到工人。
不太可能因疫情防控而种不上地
对于因疫情原因无法返乡春耕的农民,省级层面的《工作方案》和长春市前述《通知》要求,所在地乡村两级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的前提下,要积极采取代耕代种、土地托管、互助帮扶、乡村兜底保障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种地问题。
这是长春当地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备春耕生产需要所提出的特殊解决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相应的春耕困难。
据其介绍,从他现在已经准备好的春耕农资情况来看,准备农资的窗口期有5-10天就足够了。
考虑到农资价格上涨,业内预计,化肥使用量毫无疑问会有适当下降,不过下降幅度不会太大。赵四平称,去年化肥价格已经很贵了,今年涨幅并非特别显著,只有20%~30%,而且受化肥涨价影响,折合到单亩投入,总体涨幅仅有5%~10%。今年国家再次下发200亿元农资专项补贴。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太会影响到农民使用化肥的积极性。
同时,客观来看,近年来粮食价格处在持续上涨区间,受此影响,流转土地的地租也在上涨,种地农民更不会减少化肥使用量来降低成本。因为农作物产量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化肥使用量的,一旦化肥使用量下降,引发产量下降的话,将无法收回地租投入。
针对化肥、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布瑞克咨询研究员顾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各地政府需要积极协调化肥等农资采购、畅通运输渠道、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春耕物资销售配送的影响,以保证各地春耕生产所需农资。
对此,来自国家层面的行动早已提前开展。3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中化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中国化工建设有限公司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同时积极组织进口钾肥及时投放国内市场,切实保障今年春耕期间农业生产需要。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国内外化肥市场形势,积极采取增加国内生产、扩大进口、投放储备、加强市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国内钾肥保供稳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