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新,南京磷复肥盛会引领绿色农业新未来!

这几天,肥料圈里有个热闹事儿——第二十四届磷复肥产销会在南京开了!

说到磷复肥产销会,就不能不说肥料创新。这不,本届磷复肥产销会首场论坛——肥料创新发展论坛已经在11月6日顺利举行。

作为一个常提常新的关键词,“创新”屡次被提及,向创新要未来、向创新要发展、向创新要业绩成为会议共识。

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应对农业发展新需求趋势下肥料的发展方向,新型肥料的技术进步、应用拓展以及市场需求等关键议题,从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土壤改良、肥料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肥料产品结构以及肥料产业链延伸等多个维度出发,共同探讨了肥料行业在创新、低碳、绿色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路径与技术策略。

向创新要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从土壤健康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有机(类)肥料的意义、有机(类)肥料制造技术工艺及其田间应用效果等三个维度对我国有机肥产业发展的概况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九年稳定超过1.3万亿斤的背景下,农业化肥使用量持续下降,同时化肥利用率显著提升。会上,长期从事土肥水技术推广工作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详细论述了我国科学施肥的五大行动。

首先是科学施肥增效行动。该行动着重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遵循精、调、改、替和管五大路径,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的集成应用。粮油作物方面,该行动旨在控总量、优结构、提单产;经济作物方面,则着重于增有机、重平衡、提品质,实现施肥的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和专业化。此外,该行动还致力于确保作物、区域和养分的平衡,通过优化品种实现功能多样化和资源高效利用,采用机械施用技术,实现精准、轻简施用,并通过四轮驱动实现高效精准施肥。二是绿色种养循环试点。该试点旨在整县推进粪肥还田,探索建立粪肥还田的运行机制,并集成创新技术模式。三是旱区节水增粮行动。该行动强调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保住土中墒,这是确保旱地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四是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行动。该行动提出了四大建设模式:标准智能型、固定耐久型、常规经济型和轻简便利型。五是肥水标准化行动。该行动的目的是解决标准缺失等问题,以提高整体的标准化水平。

向创新要发展

当前,种植业已经开始向信息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肥料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推动我国农业和肥料的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德钾盐(深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植物营养专家郝艳淑在《肥料加镁的技术和应用》报告中强调了中国土壤镁元素缺乏的紧迫性。她指出,镁元素的缺失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严重营养问题,导致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她详细介绍了镁协作网的试验布局以及施用镁肥如何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肥料吸收及利用效率。此外,她还深入讲解了适应我国国情的补镁策略——复合(混)肥/氮肥+镁的应用方案,并介绍了德国钾盐集团在钾镁肥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鲲做了《共享菌碳新技术,共赢农业大未来》报告。他提到,当前,农业种植正遭受土传病害、土壤营养吸收能力减弱以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等多重挑战。因此,“有机+生物+矿物”相结合的肥料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他还深入阐述了根力多功能微生物菌剂、有机肥料的发酵技术以及天然矿物土壤调理剂的最新产品和技术进展。

向创新要业绩

中国化肥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陈丽围绕国内外新型肥料的结构、布局与变化趋势进行解读。她详细介绍了全球新型肥料的概念与种类、发展历程、背景、发展布局,以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背景、结构、布局和变化趋势。她认为,2022年全球新型肥料需求下降7%,降至1580万吨,这一转变主要归因于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购买力的下降。欧洲和北美是消费量减少的主要地区,而东亚市场则是唯一消费量呈现增长趋势的区域。展望未来,新型肥料的发展将趋向功能化、高效化、复合化以及生态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腾讯智慧零售区域合作专家、解决方案架构师黄蕾作了题目为《激发全域内生动力,探寻农资增长突破》的报告。他指出,后疫情时代,品牌私域运营正趋向实用化,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实际效果。构建一个有效的私域体系,并充分利用好视频号等工具,对于品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此外,他还重点介绍了腾讯智慧农资行业全域数字化方案及其实践案例。

SQM中国技术总监李鑫作了《SQM在特种肥料创新上的探索与发现》报告。他首先展示了SQM公司在全球业务的广泛布局,包括硝酸钾、碘、锂等衍生物工业化学品的强劲业绩。此外,他还讲解了碘及其化合物在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以及SQM+PROP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提升磷的移动性和利用率,显著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升,展示了其技术应用的显著效果。

......................................................

THE END
1.农资行业蜕变之路:现状挑战与未来机遇农资行业现状与前景四、农资行业趋势:融合与发展 未来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融合与发展。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不断整合和延伸,农资行业将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农资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在融合方面,农资企业可以积极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和联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8653097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记者采访了农化行业人士,他们洞察行业,再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农资市场的未来走向和企业应对策略。 01 农化行业可以预见哪些发展趋势?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处处长杜森: 农化服务要实现专业化、精准化和个性化 农化行业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一是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提高施肥技术水平;二是生产好产品,提升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3.农资电商未来发展四大利好你知道吗?南方+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农产品市场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趋势,而农资电商也将成为促进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农资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农资企业也正在向电商平台转型。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农资电商平台也将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4/c8535499.html
4.芭田股份:募集说明书(注册稿)(2024半年报数据更新版)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311004110,有效期至?2026?年?11?月。 ?虽然公司及子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成果不存在重大依赖税收优惠的情形,但上 述税收优惠对公司的发展和经营业绩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公司在未来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2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SN2024091100040530.shtml
5.农发种业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农作物种业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子行业迎来政策利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种子法》修改决定,此次《种子法》修订的重点一是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该制度加强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将建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20330/c637943768.shtml
6.2024企业数量与分布 5二、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6三、竞争策略与手段分析 6第四章市场需求分析 7一、农资产品需求总量与结构 7二、不同地区市场需求差异 7三、消费者行为与偏好分析 8第五章市场供给分析 8一、农资产品供给总量与结构 8二、不同地区市场供给能力 9三、供应商行为与策略分析 9第六章行业发展趋势 10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1096115.html
7.有机肥料行业企业分析中国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行本报告主要依据为国家统计局、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源,对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内综合排名前100位企业的经营情况、市场份额、发展速度、整体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投资建议,并对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客观科学https://www.bosidata.com/huagong1104/G7165109G6.html
8.农资网全国农资市场信息索引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 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新疆 青海山西甘肃宁夏河南 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浙江 安徽陕西江西贵州云南 广西广东福建西藏黑龙江 国内化肥生产企业库 国内农药生产企业库 植保资讯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http://www.ampcn.com/
9.2024年农资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农资市场竞争不充分 市场价格通货膨胀尿素涨价推手多2016-01-01 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为产品上保险 整合需加大资金保障力度2016-01-01 农资项目充分发挥淘宝优势推动农资厂商转型2015-01-01 农资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 农资电商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期2015-01-01 电商企业与农资企业强强联手 农资电商市场规模新蓝海2015-01-01 https://www.chinabgao.com/k/nongzi
10.行业发展调研报告宏信商贸年销售额近10亿元,拥有连锁门店213家,成为扬州地区本土龙头商贸企业。米米农资拥有连锁店174家。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9.7%。 2、交通物流业:2010年实现物流增加值37.01亿元,同比增长12.9%,公路货运量548万吨,水上货运量1539万吨,沿江港口吞吐量830万吨,内河港口吞吐量570万https://www.oh100.com/a/202303/6366267.html
11.20242028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锐观网六、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节、农资电商 一、企业布局状况 二、运营模式分析 三、市场发展潜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其他细分市场 一、农村日用品电商 二、农村生活服务电商 三、再生资源电商 四、扶贫电商 第六章 2021-2023年农村电商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02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