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户实际经营耕地情况。从调查的10户农户实际经营的耕地看,2020年经营耕地18.63公顷,较2019年经营耕地16.21公顷,增加2.42公顷,增长14.93%。农户经营耕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承包外出打工农户的耕地;二是承包劳动力少农户的耕地;三是亲朋好友赠送的耕地;四是新开挖的耕地。
(二)粮食种植面积呈现递增态势。从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情况看,10户农户2020年粮食种植面积为6.78公顷,较2019年粮食种植面积5.06公顷,增加1.72公顷,增长33.99%。
(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增有减,种植面积情况整体向好。从10户农户调查情况显示:从秋冬播粮食面积种植情况看,2020年秋冬播粮食种植面积为1.11公顷,较上年秋冬播粮食种植面积0.85公顷,增加0.26公顷,增长30.59%,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为0.43公顷,较上年冬小麦种植面积0.29公顷,增加0.14公顷,增长48.28%;豆类种植面积为0.59公顷,较上年豆类种植面积0.47公顷,增加0.12公顷,增长25.53%。2020年春夏播粮食种植面积为5.67公顷,较上年春夏播粮食种植面积4.21公顷,增加1.46公顷,增长34.68%,其中:稻谷种植面积为0.46公顷,较上年稻谷种植面积0.47公顷,减少0.01公顷,减2.13%;玉米种植面积为4.24公顷,较上年玉米种植面积2.85公顷,增加1.39公顷,增长48.77%;大豆种植面积为0.35公顷,较上年大豆种植面积0.30公顷,增加0.05公顷,增长16.67%;薯类种植面积为0.62公顷,较上年薯类种植面积0.59公顷,增加0.03公顷,增长5.08%。
(五)烤烟面积受地域品种的限制,种植面积略有减少。在调查的两个村,2020年基本安排的红大品种任务(烤烟品种主要以红大、云烟85为主),由于红大品种质量、价格的优越性,导致烤烟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从10户种植的烤烟情况看,2020年种植烤烟面积为7.91公顷,较上年烤烟种植面积8.10公顷,减少0.19公顷,减2.35%。
二、农户粮食种植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都呈现了不同情况的上涨。从对粮食市场的调查看:粳稻、粳米、小麦、玉米市场价格都呈现了不同情况的上涨,其中:粳稻市场价格(达到入库标准的谷子)每公斤为3.20元,环比上涨3.50%;粳米市场价格每公斤为4.80元,环比上涨2.60%;小麦市场价格每公斤为2.70元,环比上涨1.30%;玉米市场价格每公斤为2.40元,环比上涨2.40%。
(二)种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兑现及时。截止2020年7月6日,全县种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兑付金额为3660.15万元,成功兑付率为99.90%。
(三)农资市场价格有涨有跌。通过对农资市场的调查显示:除过磷酸钙每吨600元、地膜每吨13500元、碳铵每吨900元市场价格与上年持平外,其他农资价格有涨有跌,其中:钾肥每吨3500元,比上年同期每吨3300元上涨200元,上涨6.06%;复合肥每吨2200元,比上年同期每吨2100元上涨100元,上涨4.76%;尿素每吨1850元,比上年同期每吨2000元下降150元,下降7.50%。
三、主要粮食品种种粮收益情况
(一)种粮获利及成本情况。根据县农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不计算劳动力价格的情况下,种植1.00亩小麦每亩按照平均产量300公斤,每公斤按2.70元计算,每亩毛收益为810.00元,种子15公斤,需要种子支出90.00元,农药30.00元,肥料需要底肥1包复合肥80.00元,提苗肥15公斤尿素30.00元,扣除成本共计230.00元外,其每亩纯收益为580.00元。种植1.00亩水稻每亩按照平均产量550公斤(谷子),每公斤按3.20元计算,每亩毛收益1760.00元,需要种子5公斤支出50.00元,农药50.00元,1包复合肥80.00元,尿素10公斤20.00元,扣除成本200.00元外,其每亩纯收益为1560.00元。种植1.00玉米每亩按照产量450公斤,每公斤按2.4元计算,每亩毛收益1080.00元,需要种子2.5公斤支出100.00元,农药30.00元,1包复合肥80.00元,尿素25公斤50.00,扣除成本260.00元外,其每亩纯收益为820.00元。种植1.00马铃薯每亩按照鲜薯产量2000公斤,商品率按70%计算,商品薯为1400公斤,按每公斤2.00元计算,每亩毛收益为2800.00元,扣除需要种子200公斤,每公斤按4.00元计算,需支出种子800.00元,农药30.00元,1包复合肥80.00元,扣除成本共计910.00元外,其每亩纯收益1890.00元。
(二)种粮成本增减情况。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主要投入成本有种子、农药、肥料。调查显示:种子价格与上年基本一致,农药、肥料(除尿素外)价格都有所上涨,肥料价格平均上涨5.00%左右,农药价格平均上升10.00%左右,2020年的粮食种植成本较上年有所增加。
四、农户种粮方面的现实困难及建议
(一)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滞后,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已势在必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农业基础薄弱,抗灾害能力较差,导致农业生产的起伏较大,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滞后,部分“雷响田”、“望天田”水源难于保障,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加之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对较低。加强、加快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维护已迫不及待。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组织化水平较低,提高农产品加工规模化大有可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由于受财力、传统习惯,农村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工业产业化相比发展滞后,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进展缓慢。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产品增值率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实力不强,产业化水平、标准化生产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同时,缺少有规模、运行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从事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直接面对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提高农产品加工规模化,让农产品能够有更好的市场空间和价值效应,让农产品初级产品转变成为受市场、受消费者欢迎的农特产品已是大势所趋。
(三)适度引导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农户提高种粮意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种植粮食的影响较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益相对在农村发展种植粮食的效果较好,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留在家的老年人等在年龄、体力方面不能适应种植粮食的需求,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直接导致粮食种植广种薄收。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作物收入没有在外务工一个的月收入多,农户感觉种地不划算,从而影响发展粮食种植的生产积极性,积极引导农户提高种粮意识,各级政府仍需在种植粮食方面给予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户耕好地、种好粮。
(四)粮食市场价格涨幅跟不上农资市场价格涨幅速度。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落地,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对农户种植粮食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的走势趋低,在不算劳动力价格的情况下,农户种粮效益仍然看不到价格走高态势,就像农户开玩笑说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出售房子的时候按平方米计算,我们农民在出售大米的时候能不能按颗出售”。玩笑之余说明一个道理:适度提高粮食市场价格亦是农民期望所待。
(五)粮食种植仍需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是加速科技进步,加速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是要切实强化技术推广,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是提升粮食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调查中发现,由于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技术推广人员流失严重,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多种因素,造成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问题多,农业技术服务功能滞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到位不足,影响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在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过程中,难于得到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种粮生产成本无形加大,直接影响了种粮收益。加强种粮技术指导,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也是种粮农户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