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农业农村领域信用信息管理使用,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我局持续创新信用监管方式,深入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领域诚信建设,为营造公平营商环境提供了保证。
一、梳理信用管理信息,建立事项清单名录。印发了《平凉市农业农村局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方案》,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业生产行业的基础信息、守信信息、失信信息做到了应采尽采。结合市场主体的尊法守法情况以及受到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信息,对农业经营门店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按照信用风险状况由高到低分为信用较好(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风险较高(C类)、违法失信(D类)四类。
四、动态调整评定结果,优化农资营商环境。信用信息管理遵循客观公正、标准统一、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原则。在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检查中积极配合,完成整改,诚信经营的市场主体提高信用等级;被责令(限期)改正、警告,或被责令(限期)改正、警告未按要求在期限内整改的降低信用等级。实施监管执法动态调整,实现正向影响,逐步推进分类分级管控,促进市场主体自律,实现诚信守法经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