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钱袋子才叫“真实惠”“刚起步时,合作社一共才2万元盈利。这次一个人平均就能领2万多元……”今年年初,南充市南部县双峰乡太子岛村村民、飞凰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李尧禄第二次参加合作社分红大会,14名成员分30万元盈利,红钞塞满荷包,乐得合不拢嘴。李尧禄之前也养中蜂,不得要领,产蜜量少。入社后,合作社聘请职业养蜂人为蜂场提供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统一供应中蜂、蜂箱、机具,统一摇蜜和销售蜂蜜。春节前,再按规定给成员分钱。500公里外,泸州市古蔺县彰德街道建国村,以土地入股古蔺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刘友妹,也在年初分到4000多元的分红。该合作社主要开展订单种植,为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优质酿酒原粮高粱。吸纳成员入社、辐射带动周边,新型经营主体让更多人享受产业红利的发展实录,正在四川各地上演。记者获悉,围绕助农持续增收,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联结机制,全省农民合作社成员408.26万户,户均获得直接收益1200元以上。此外,四川总结推广“农业共营制”“大园区+小业主+农户”等模式经验,推动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协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年销售额507.93亿元,成员户均增收1.7万元,辐射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
完善体系
主办单位/内容保障单位:宜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维护单位: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