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设施果树产业是我国果业发展的新业态,是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高度集中的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果树设施栽培,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设施内的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生长因子,改变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达到延长鲜果的供应期或者供应反季鲜果的目的,利于拓展优良品种的栽培范围和区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防治,以及高质量优质水果的培育。目前,我国设施果树主要借助温室、塑料大棚和避雨棚等保护设施。21世纪以来,我国设施果树发展迅速,截至目前,栽培面积已超过50万hm2,其中设施葡萄和设施草莓的栽培面积最大,分别约为23万、13万hm2,分别约占全国葡萄和草莓栽培总面积的30%和90%,其次为桃和樱桃。

江苏省位于我国南北水果交错地带,又地处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区,对优质鲜果需求量大而集中,是我国果树设施避雨栽培最集中的优势区域之一,以设施草莓和设施葡萄为主。近年来,江苏省应时鲜果异军突起,尤其以葡萄、草莓、水蜜桃等设施水果为主的应时鲜果产业,已成为该省果业发展的新主力,成为高效园艺和果业中的设施典范。拟从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规模和现状分析,梳理问题,提出对策,浅析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区域设施果树产业的高效发展途径。

我国设施果树栽培已有近百年历史,但规模较小,主要呈零星分布状态。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果树矮化密植、小冠整形技术的发展,以及塑料大棚的普及,设施果树才开始真正得到规模推广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末,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最初主要分布在苏北的少数市县,栽培树种有油桃、杏、葡萄等。设施栽培方式主要有日光温室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2种。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江苏省设施果树栽培总面积为0.13万hm2,包括草莓、葡萄、油桃、枇杷、樱桃等,其中设施草莓栽培面积最大,约占设施果树栽培总面积的80%左右,初步形成了以苏州、无锡、常州、连云港等城市为主要产区的种植规模。设施栽培方式也开始多样化,主要包括草莓促成栽培和葡萄、油桃塑料大棚和避雨棚设施栽培。2002—2009年,江苏省设施果树发展相对缓慢,至2009年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增加至0.72万hm2。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应时优质鲜果需求的攀升,果树设施可以通过营造果树生长的微环境促早或延后栽培,满足市场果品反季节周年供应需求,大大提升了果业效益。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果生产省,以优质鲜果为主的设施果树发展迅速。2013年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已成为该省果业的主要组成,栽培比重在5年内提高了10%,占江苏省果树的50%。尤其是以葡萄、水蜜桃和草莓为主的设施鲜果,呈现增量升价的大好趋势,优质鲜果价格涨幅尤高。2009—2015年,江苏省水果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平原果园减少,丘陵山区果园增长较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江苏省果品结构从以大宗果品为主向以应时鲜果为主转变,如苹果等大宗水果栽培面积占果园栽培总面积的比重持续降低,草莓、葡萄和桃等生产较快增长。2015年,江苏省设施果树栽培面积为4.32万hm2,是2009年的6倍,产值190亿元,是2009年的3倍多,成为果农增收的主要产业。其中,设施草莓栽培面积为1.57万hm2,设施葡萄栽培面积为1.87万hm2,设施桃栽培面积为0.47万hm2,其他设施水果栽培面积为0.43万hm2。

截至2019年末,江苏省避雨栽培、促成栽培、水平棚架栽培等设施果树栽培面积达5.39万hm2,其中设施葡萄栽培面积为2.15万hm2,设施草莓栽培面积为1.79万hm2,设施桃栽培面积为0.68万hm2,其他设施水果栽培面积为0.77万hm2。从年均增长率来看,以设施桃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最大。总体看,江苏省设施水果以葡萄、草莓和桃为主,且品种多样化发展趋势明显。

江苏省设施草莓栽培面积由2015年的1.87万hm2增加为2019年的2.15万hm2,年均增长率为3.28%。从各地区数据来看,2019年,设施草莓种植规模排名前5位的市县依次为徐州、连云港、宿迁、南京和南通,栽培面积分别为0.49万、0.37万、0.25万、0.23万、0.22万hm2。从单产来看,南京、南通、无锡市单产最高,亩产量超过2t。主要原因是以上区域属于江苏省传统草莓产区,技术积累丰富,尤其是土壤处理、优质育苗等方面优势明显。

同时,全省设施葡萄产业功能领域不断拓展,由生产向采摘、加工、休闲等全产业链延伸。鉴于葡萄生产架棚特点,在观食植物、景观时空配置新技术、生产娱乐兼顾的田园农场等新业态中表现更加突出,使得葡萄产业更容易与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紧密融合。以葡萄为主题的农场、园区和特色小镇等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例如,句容茅山、常州礼嘉、江阴璜土、亭湖张庄、新沂阿湖等7个葡萄小镇,在规模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中地位十分突出,成为很多地区乡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以设施草莓为例,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开始栽培设施草莓。原来引自日本的露地品种丰香和明宝成为了设施草莓的主要栽培品种。21世纪后又引入了红颜、章姬等品种。近年来,江苏省自主培育出宁玉、宁丰、宁露、容美等草莓新品种。2019年江苏省主栽草莓国外品种有红颜、甜查理、章姬,占比分别为54.4%、17.3%、13.6%;主栽自主培育品种有宁玉、妙香、宁丰,占比分别为14.6%、2.1%和0.7%。说明当前江苏省草莓品种仍以国外引进的老品种为主,自主培育品种尚未发挥主力作用。

种苗质量难以保证。当前江苏省内种苗专业化苗圃基地尚少,种苗大部分仍然由种植户自行繁育。育苗缺乏基本的设施设备,苗木繁育和后期管理粗放,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如在选择脱毒草莓种苗方面,市场上正规的脱毒种苗很少,而且大部分农户没有分辨能力,即使花了大价钱仍有可能采购到假的脱毒种苗。还有一些自繁种苗的果农,多采取直接露地繁殖,这样的种苗往往携带病毒多,种苗长势差。目前,品种和种苗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江苏省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土壤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壤结构恶化,土传病虫害增多,土壤管理理念落后,肥料使用不合理。设施果树大棚,由于土壤温湿度大,土壤微生物繁衍快,有机质分解也快,容易造成有机质积累与分解失衡,导致重要营养成分供应锐减,土壤养分保持力急速下降。同时由于肥料使用不科学,大量盐分积累,土壤结构恶化,不利于作物生长。再加上连续多年栽种,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动物大量繁衍。土壤中的有害生物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抑制有益微生物的存活和积累。

新时期下,品牌是农产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江苏省设施水果品牌较多,但是大部分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很多品牌仍然主要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被消费者所熟知,生产者独立注册的品牌则鲜为人知。以设施草莓为例,江苏省草莓品牌建设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一方面,草莓因其生产方式的独特性,很难完全标准化生产,使得其品牌建设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单个的生产个体很难有实力去建设自己的品牌,因为果农多为独立经营,苗木质量、栽培技术、水果品质等参差不齐,缺乏品牌意识。产区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无法对果树品种、栽培技术、农资供应、市场营销等方面加以引导,未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有组织的生产模式。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品种直接决定产品品质。优良新品种的研究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是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果树发展具有悠久的自主创新历史、杂交育种历史。因此应该从品质优良、熟期配套、品种多样等多角度综合衡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宜江苏省果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品质新品种,并对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同时重视设施果树产业的转型升级,借助科技扶贫的政策带动农民致富。

在种苗质量方面,要保障江苏省内种苗培育和供应的健康发展。草莓栽培每年都需要购买新苗木,种苗的质量直接决定产业的生产状况。因此,要积极利用科研成果,保障标准的脱毒种苗供应。同时,可以通过示范基地开展种苗培育的技术示范,为果农提供育苗技术服务,提高种植户的育苗和种苗质量的整体水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种苗质量问题。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的种植模式,需要新旧思想的良性融合。因此,在对接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也要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集成技术,更容易开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体系所示范推广的内容、生产模式、优良新品种等均要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照顾到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又要创新模式,通过核心基地和示范点,对接新旧型农业经营主体,使旧的栽培思路得以调整,逐步在创新中完成新旧思想的良性融合,顺利推进果业的转型升级和良性、有序发展。

利用现代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助力设施果树产业提质增效。组织和鼓励科研创新,开展整形修剪、土壤、生草等自动化管理技术更新,加快对促成栽培和避雨栽培等技术研发和集成。针对不同产区的土壤进行梳理分类,研发和突破减少化肥施用量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等关键土壤保肥技术。加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推广,对全省各地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获取并积累组建大数据,建设病虫害监测预报系统。加快研发和集成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逐步建成绿色可持续的设施果树生产技术体系。

为了让果农更容易接受和重视新品种和新技术,可以组织专家深入一线把脉产业方向,指导生产,同时,通过各类活动提升技术体系影响力。具体措施如下。

(1)以核心技术体系的名义举办活动,提升设施果树产业的影响力。

(2)加大宣传和示范推广力度,以促进产业升级、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实际普惠种植户为出发点。

(3)准确把握产业和市场现状,重视发展设施果树全产业链,形成系列咨询报告,把握产业方向。

THE END
1.农资网·2018年中国钾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11/20 ·2019年上半年复合肥进出口数据分析8/6 ·2019年上半年国内尿素市场回顾6/20 ·2018年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分析:化学6/14 ·2018年尿素市场行情起起落落12/25 ·2018年9月份尿素价格走势预测9/29 ·2018年8月份尿素价格走势预测8/1 http://www.ampcn.com/market/
2.最新数据:我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7年保持下降趋势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下降14.0%,科学施肥用药水平不断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3%,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格局加快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为主的多元利用方式提质增效;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科学使用回收机制日趋完善……我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http://pesticide.vip/zgny/tbbd/content/6e941d80-7c0d-4645-ae26-4d80368a7f0b.html
3.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究咨询报告》介绍了智慧农业行业相关概述、中国智慧农业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的现状、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智慧农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G81651JEDA.html
4.2024年农资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电商消费更加深入农村地区 专家称农资电商有望从中创新2016-01-02 互联网+时代所带来改变 农资电商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16-01-02 农资领域投资热潮背后存在隐忧 市场渐趋理性2016-01-02 农资市场竞争不充分 市场价格通货膨胀尿素涨价推手多2016-01-01 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为产品上保险 整合需加大资金保障力度2016-01-01 https://www.chinabgao.com/k/nongzi
5.山东农资市场怎么样?尽在2015中国济南春季植保会行业山东及周边省市是我国重点农业产区,农业科技发达,植保材料和设备需求量大;本届农资专题展以“聚焦水肥发展,引领用肥概念”为主题,旨在构建农资行业信息交流和产品购销一站式平台,将重点邀请农资经销采购商到会洽谈订货;营销顾问面对面,特邀农资行业市场营销专家免费提供关于品牌建设与推广、营销模式创新与渠道开拓方面的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437240
6.农产品销售方案6篇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市场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欲望。 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1.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我国农产品市场https://www.liuxue86.com/a/4996602.html
7.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超级管理员2012年11月02日 15:46内容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是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在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http://sass.cn/921111/14509.aspx
8.施肥中存在问题(精选十篇)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农业的进步, 可是近些年却出现了施肥倒退现象, 传统的刨坑、施肥、培土、踩一脚或趟一犁的做法不但没有被现代化施肥技术所替代, 反而倒退到化学氮肥表施, 即过去农民说的“撒六月雪”, 调查中发现有的乡镇80%甚至还要高些的比例追肥时“撒六月雪”。尿素的化学性质虽然稳定, 但施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bppap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