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断芯三年后,中国制造如何突围这款被美国卡脖子的“元宇宙守门人”?

华为崛起史,也是一部中国光通信更迭史:

直至2019年5月,华为遭遇美国芯片断供,却间接为一个中国光通信基础材料产业的突围拉开序幕。

铌酸锂产业包括上游铌矿,在“猫”上用于转化光电信号的铌酸锂原材料,以及下游光通信核心元器件铌酸锂调制器等。

可以说,铌酸锂是整个光通信世界的“守门人”。谁掌握了铌酸锂产业,谁就不仅能掌握整个虚拟世界的生杀大权,也掌控现实世界的话语权。

这片市场曾落入日美的手掌,单单美企Lumentum和日企富士通两家,占据了超过9成的中国市场铌酸锂元器件份额。但华为断芯的档口,Lumentum失去了大客户,不得不将一条铌酸锂调制器产线卖给了中国企业,为中国光通信领域的发展争取到了窗口期。

如今,我们徘徊在6G、元宇宙的门口,等候着关于未来畅想的应用落地,但这之前,需要经历一场中国铌酸锂产业的突围战。

要有光,但首先要有铌酸锂。

摩尔定律:芯片的信息处理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

戈尔定律:互联网神话与现实的距离每18个月翻一番。——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

太长不看版:

摩尔定律说好的“翻一番”,为什么会在牙膏厂的车间里失效,其中“学问”很大,原因复杂,后果严重。

首先来说“学问”。芯片信息处理能力,取决于晶体管数量,按照这种思路,首选的解决方式肯定是增加晶体管数量。

的确有企业这么做了:2021年,美国Cerebras就推出一块芯片,晶体管数量达到2.6万亿个;今年,英伟达鼓捣出1400亿个晶体管的新一代显卡。

要知道,当前手机和电脑上能用到的顶级芯片,晶体管数量刚刚超过100亿——相差这么大,难道主流的牙膏厂们都在消极怠工?

这就要说到复杂的原因。让我们先看看两块芯片的参数:Cerebras的芯片比iPad还大,英伟达的新显卡GH100——面积1平方米;功耗上,这两块芯片也是名副其实的电老虎——23kw和1kw。

简单来说,要用这俩货组台电脑,不仅要家里有矿,估计还得自备发电机。如果考虑便携性,最好再投资一副扁担。

芯片制造,是一种在体积、能耗、成本之间妥协的艺术。而被“妥协”掉的,自然就是性能。后果也是严重的:现行技术前提下,在手机和电脑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AI,基本不可能。

因此,现在的芯片技术发展得用两条腿走路:

用新材料、新技术填补妥协的坑——但这也只是过渡选择;

而想要实现芯片小体积、大算力,还是得依靠戈尔定律中的互联网神话——光芯片。

铌酸锂恰好能够同时满足两种需求。

纳米级薄膜铌酸锂作为新材料,可以作为硅基芯片的衬底材料,提升性能;

同时,铌酸锂凭借优秀的电光效应,也是当前学界公推的光芯片基础材料。

美国国防部在一份报告中这样评价:“如果电子革命的中心是以使其成为可能的硅材料命名的,那么光子学革命的发源地则很可能就是以铌酸锂命名了。”

对于中国来说,新材料和光芯片,都是弯道超车的关键要素,铌酸锂现在和未来都被将赋予重任。

精简版:

芯片制造受到体积、功耗、成本制约,产业发展受到瓶颈。

解决的两种方式:短期依靠新材料,提升芯片性能;长期展望光芯片,开创光子时代。

铌酸锂满足两种需求:一方面与硅芯片键合,实现新工艺;另一方面是科学界公推的光芯片理想基础材料。

铌酸锂之于光通信,相当于硅之于半导体。

中国对铌酸锂的研究开始于1970年,起步并不算太晚。甚至在1980年,南开大学与西南技术物理合作的研究成果掺镁铌酸锂晶体,被誉为“中国之星”。

只是在中国铌酸锂产业的发展中,遭遇过两次挫折——

第一次,在国外企业技术突破后,错失了原先突出技术的持续研发。

90年代南开大学研制出“光全息存储器”原型机,成功将存储通量提高至10T/cm2,比当时主流的软盘容量高1000倍。遗憾的是,随着新千年到来,机械硬盘存储技术和容量获得突破,这项突出世界的科技成果在实用优先级上不断下调。

紧接着,在通信产业中,中国遭遇瓦森纳协定,关键生产设备被禁运、禁售。

和芯片产业一样,在铌酸锂的光芯片领域中,中国遇到了熟悉的配方——“卡脖子”,甚至受掣肘的元器件也一样——高精度光刻机。

中国的光刻机产品仍在中低端领域,高端突围,仍在路上。木桶效应之下,硅基芯片的短板,也成为中国光芯片落地的阻碍。

铌酸锂作为材料,前景是乐观的。但是铌酸锂元器件市场,现状比较悲观,这也是中国在铌酸锂产业上被“卡脖子”最严重的一环。

乐观的点前面已经说过:材料优势、符合趋势、技术上仍有挖掘的潜力。

悲观在于“三高”:市场集中度高、企业集中度高、技术研发难度高。

先来说市场集中度。很多人会认为,市场集中度高不正是行业成熟的表现吗?对普通的toB行业来说,的确如此,但半导体行业恰恰相反。

以芯片行业为例,早期跑出的英特尔、AMD能文又能武——既搞设计,又搞生产,通过IDM模式(IntegratedDesignandManufacture,垂直整合制造),进而垄断市场。

如今,原本打零工的台积电,反而因为放弃设计,专注生产端,已经在资本支出和芯片制程上反超英特尔,而AMD通过将生产转交给台积电,抢占了更多市场份额。

铌酸锂元器件市场,目前正处于经历芯片行业早期格局。高质量铌酸锂调制解调器(非薄膜)行业已被美国Lumentum公司和日本富士通公司垄断,两家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

其次是企业集中度。Lumentum和富士通这种IDM模式的垄断企业,业务整合度高,技术壁垒厚,率先抢占了铌酸锂比较成熟的下游应用。其中包括光通信、光纤传感、光纤陀螺、有线电视、视频传输、光芯片。

两个层面的高度整合,为铌酸锂本就颇高的技术门槛,进一步加码。

当前,光纤通信在超高速和超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上有了新的需求,5G基站密集程度进一步提升——调制解调器也在不断迭代。原先的晶体铌酸锂,在速度、体积和功耗上已面临瓶颈,薄膜铌酸锂将成为主流,也是亟待突破的一项技术。

铌酸锂调制解调器(上),薄膜铌酸锂调制解调器(下)

然而,垄断型的IDM企业更多会从成本角度考虑问题——成熟的产线意味着消极的研发。

比如Lumentum,在薄膜铌酸锂的大趋势下,宁愿选择另挖新坑——用未来潜力远不如铌酸锂的磷化铟作为替代品,填补高速光调制器市场。而薄膜铌酸锂产线说卖就卖(行为值得批判,结果拍手称快,下面会具体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铌酸锂元器件行业里,先发企业占据高位,后发追赶十分困难,市场份额的局促影响收益,而收益直接关联到研发。

中国铌酸锂调制解调器市场,正是因为长期被Lumentum和富士通把持,本土企业没有生存空间,才会出现被“卡脖子”的窘境。

铌酸锂作为小众赛道,专业人才本就稀少,而头部IDM公司通过收购、合并的方式,以及资本优势,已经“招安”了大部分的核心技术人员。

先别急着叹息,芯片产业中有台积电超越巨头英特尔的前车之鉴,中国铌酸锂元器件企业也在美国的“友好打压”下,等来突围时机。

每次华为低谷,都给让中国制造业留出突破窗口期。

2001年,华为第一次冬天,将辛苦培养的“大太子”安圣电气卖了出去,结果卖出了中国工控界的“华为系”:10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800亿。

2019年,华为又一次冬天,却让另一家本土企业光库科技抓住机会买下Lumentum高速铌酸锂调制解调器产线。

那年5月,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随之而来的是芯片和各种配件的断供。但华为通过提前备货芯片、找替代供应商,成功度过危机,三大业务不减反增。

倒是美国企业被砸到了脚。

比如,前面提到的铌酸锂元器件垄断企业之一,也是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光器件企业Lumentum,其手机光器件业务总销售额的15%来自华为。

断芯令下,华为的供应商里多了两家日企,富士通和住友,借此补上缺口。而Lumentum却失去了第二大客户,只能对着美国总统先生大叫三声“爸爸”(跌!跌!跌!)。

2019年第二季度,Lumentum销售额比预期下调12%;股价在3个交易日内下降22.55%;2019财年,净利润下滑至亏损3640万美元。

对中国光器件市场来说,这次收购的意义重大——在此之前,中国电信级铌酸锂高速调制解调器全部依赖Lumentum和富士通的进口产品,如今总算有了国产替代。

就在光库科技收购Lumentum产线后几个月,华为则入股一家名为德清华莹的电子公司,后者的主要研发产品,就是铌酸锂晶片。

“卡脖子”的处境缓解了,自主研发的进程开始了。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制造突围路上的利器。它们专注于垂直领域,依靠技术研发和工艺积累,完成一次次从0到1的突破,在国产替代过程中写下序章。立方知造局发现,目前共有11家专精特新企业进入铌酸锂产业的细分赛道。

中国铌酸锂产业专精特新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是铌酸锂调制器发展目标的验收之年。根据2017年末,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年)》显示,今年国产铌酸锂调制器的市场占有率要实现30%。

“十四五规划”则对“信息光子技术”与薄膜铌酸锂新材料提出要求。立方知造局提取出以下三个关键点:

1.产学研结合,建设开放共享的纳米级薄膜铌酸锂光电子加工工艺平台;

2.建设薄膜铌酸锂光器件工艺产线,研制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解调器等器件;

3.开发薄膜铌酸锂光电子芯片的耦合封装技术。

光纤图源:pixabay

再来看看接手Lumentum产线的光库科技。经过定增后,光库科技变更了控股股东,实控人成为珠海国资委——国家队空降铌酸锂调制器赛道。

国资进入后,光库科技开启“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分为芯片研发设计和封装测试生产两个部分,向国际主流的IDM模式发展。

回到铌酸锂的源头,铌矿在地壳中的自然储量仅为420万吨,是极稀缺的矿物。而铌矿石主要分布在巴西和加拿大,两国从1950年就一直是全球铌精矿的两大产地。

中国缺铌,铌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江西,但大多与钽矿伴生,品质不佳。因此,要保障铌矿储备,中国需要通过对外投资解决。

巴西拥有世界最大的两个铌矿藏,总产量占世界的75%,其中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的矿藏属于巴西矿冶公司,2013年一度控制世界85%的铌生产;另一处则属于英美资源。

2011年,中国的中信、鞍钢、宝钢、首钢和太钢合资建成中国联合体公司,以19.5亿美元完成巴西矿冶公司15%股权的收购。但当时收购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合金生产、汽车制造、油气输送管道、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及飞机引擎等领域。

时至今日,铌酸锂、薄膜铌酸锂调制解调器,以及种种仰赖这两种材料的细分行业光器件,已经全面覆盖国土安全、医学检测、高能物理、工业探测等领域。可以说,在铌酸锂制备端,对于铌矿的需求不仅迫切,而且用量巨大。

只是,2021年中国商用铌酸锂调制解调器的进口比例仍在90%,国内铌酸锂产业内对于铌矿稀缺的感知还不明显。但随着未来国产替代的全面铺开,头部厂商陆续出现,中国需要着眼光子时代,提前布局,打破上游矿产资源将成为光器件行业发展最大的制约魔咒。

6G将通过天地一体基站形成网络,最终实现“万物互联”。不过相比5G,6G波长更短,需要搭配更多基站,保证信号源无处不在,才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有日本专家预测,所需基站的数量要达到人口数量的10倍才可能完成一个国家的6G升级。在中国,部署完6G需要装载140亿台基站。

未来你会看到基站加装在随处可见的路灯、标识、公共汽车等基础设施上。6G时代的基站尺寸也将从5G的“冰箱”缩小至“手机”大小。

6G概念图图源:pixabay

光器件的需求量和尺寸自然会因此产生质的改变,薄膜铌酸锂将成为未来6G基站的核心材料。

除了基站应用,铌酸锂还现身在光全息存储器上。6G时代,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有属于自己的编号和信息,服务器硬盘的吞吐量则会直接在指数上增加。根据当前理论:世界上所有的网络信息的总和每两年就会翻一番。

这让具有高带宽、大容量的铌酸锂现身6G云边端网络,成为元宇宙中处理信息的守门人。

对于中国铌酸锂产业中,立方知造局感慨曾“起了大早,赶个晚集”——90年代,有科幻感的“光全息存储器”,已被南开大学研制出来,只因为国外机械硬盘技术取得突破,这项技术便没了下文。这是一个被先发者主导和垄断的时代。

后发者中国依旧走在突围的道路上,被一股政策的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深耕的坚定力量推动。为的是改变卡脖子现状,实现国产替代,从而惠及全球产业链。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路径,取决于两种力量的拉锯:企业逐利,政策逐益。

THE END
1.最好的十五大垄断性公司名单,终于有人整理出来了,收藏起来看看十五大行业龙头垄断公司名单股,十五大行业龙头垄断公司名单,值得收藏研究!投资垄断企业是巴菲特的专长。公司是国内唯一舌下含服脱敏 驼骡鞭杆十五大势 驼骡鞭杆十五大势。 正月十五大似年 正月十五大似年。 花絮37:十五大选举单位增两个 花絮37:十五大选举单位增两个。到1997年6月前,36个选举单位共提出2277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31/10/170868_1118895180.shtml
2.央国企分为哪些等级?这些企业因为有着独特的资源或者政策优势,所以能够稳稳地占据市场的领先地位。接下来是六等企业,这些企业可以说是央国企中的“新贵”。它们虽然不像三等企业那样有着垄断的地位,但是发展势头却是非常好的。比如一些新兴的科技公司、新能源企业等,它们凭借着创新的技术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各自的领域里迅速崛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103661734447646&wfr=spider&for=pc
3.30家垄断性行业上市公司,建议收藏关注来自广东股贤25、泰和新材:国内唯一能够生产对位芳纶的企业。26、红太阳:号称印钞机的吡啶生产工艺全国唯一。27、锡业股份:具有国际定价权。公司锡金属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8、格林美:国内唯一一家可以采用钴镍废料生产并销售超细钴粉,超细镍粉的企业,在该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独占性。29、大连重工:大型高端铸钢技术垄断地位。30、https://weibo.com/5683006420/O4BL5cA2x
4.中国国有垄断企业有哪些中国国有垄断企业有哪些 原发布者:脑残不解释lc中国十大垄断企业(行业)?一,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国有完全垄断企业)作为全球最赚钱的电信公司,绝对不是国人的骄傲,因为移动的钱不是赚的,是从国人身上一刀一刀割的。从北美的洛杉矶打到中国上海,每60秒钟大约三美分,而从中国北京打到50公里外的廊坊,每60秒钟https://www.yswxk.com/qa-detail/699524a41dc311ef87b2fa163e1970d8
5.自然垄断企业有哪些(垄断企业有哪些)导读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自然垄断企业有哪些,垄断企业有哪些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在国内。 今天之间网超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自然垄断企业有哪些,垄断企业有哪些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https://jx.cneem.com.cn/jx/202312071017554.html
6.高端光学级PET薄膜被日企垄断,国内哪些企业有希望突围?帝人杜邦是一家合资企业,由日本帝人和美国杜邦公司各自投资50%合资而成。它是全球领先的PET和PEN薄膜制造商,在日本,美国,欧洲和亚洲都有生产基地,帝人杜邦生产用于包装,电器,光学电子,磁性材料,太阳能电池等市场的聚酯薄膜产品。 帝人杜邦在中国拥有一家合资企业,即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还在宁波设立了子公司:宁波http://www.moqiehome.com/news/6321.html
7.咨询一下垄断最强的消费领域龙头股都有哪些?1. 贵州茅台:贵州茅台是中国高端白酒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具有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市场占有率较高,业绩https://licai.cofool.com/ask/qa_3229747.html
8.(十五)垄断者可以任意定价吗?——《经济学原理》阅读笔记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我们先来严格定义一下垄断企业。所谓垄断企业,就是在某个市场中某种产品的唯一卖者,且在市场中,该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那么有哪些原因会促成垄断企业的产生?大体来讲可分为三种原因:1.资源独享;2.政府管制;3.成本优势。下面我们一个个展开说明。 https://www.jianshu.com/p/234716297588
9.世界家族企业有哪些?盘点全球25个世界家族企业,谁主世界500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必然有家族企业的存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由家庭为主导地位的企业超过一半以上。例如美国有沃尔玛、福特等,德国有宝马、麦德龙,即使在中国,也有恒大、正威国际、美的等知名家族企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上的知名家族企业有哪些。 世界各国家族企业概况 Overview of Family Business in the https://m.maigoo.com/goomai/16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