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海口市青年路5号福彩大厦402室
网址:www.hifsa.cn
导语
纵观这些典型案例,有一点不得不让我们深入思考,即当地监管部门或法院如何认定某人是职业打假人,恶意诉讼人,如果某人多次维权,并按照食安法要求赔偿的,是否都可能被认定为职业投诉呢?
消费者权益不容忽视!不容侵犯!只要是正常消费维权,应按照《食品安全法》争取适当的个人权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不支持十倍赔偿典型案例有着较为明显的震慑作用。相信以职业打假,恶意维权为专职职业的人可能会有很大影响,虽然他们在获利之余,实质上也弥补了行业监管漏洞,震慑了不知法不懂法甚至不屑于法的中小企业
以下是《宜春市规范职业投诉举报行为营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办法》认定职业举报的综合考虑,核心的认定内容即购买货品是否明显超过生活消费需要,是否知假买假。
这与典型案例不予支持十倍赔偿的内容相似,
即:
1,标签瑕疵不赔偿
2,知假买假不赔偿
3,被认定为职业投诉/打假人不赔偿
4,食品有问题但未能证明问题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造成了急性亚急性伤害的不赔偿
5,未遵循推荐性标准不赔偿
案例1
菜存异物,未伤不赔付
泡菜中存在一长条状塑料异物刘某本身并未受到实际损害,故其要求退还餐费并赔偿1073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案例2、案例5
知假买假不予赔偿
案例3
豚有毒,职业打假,未供证据,拒不赔付。
吃河豚,以河豚有毒为由,要求十倍赔偿。
案例4
初级农产品,非预包装食品
羊肚菌,按照要求包装后被索赔。
案例6
过期食品未支持十倍赔偿
原告未举证过期食品有毒有害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证据,不支持十倍赔偿,仅退回原货款
案例7
散装食品并非三无食品,黑芝麻益智健脑宣传属标签瑕疵
一是销售者客观上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二是销售者主观上明知所销售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却仍然进行销售行为
案例8
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不支持十倍赔偿
案例9
海参未标识分级不支持十倍赔偿
投诉举报人援引推荐性行业标准SC/T3206-2009作为处罚依据,不予支持
案例10
投诉标签瑕疵不支持十倍赔偿
橄榄油不属于我国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第4.1.4.1条规定的“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不需要标示添加量。
案例11
销售食品非明知且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不支持十倍赔偿
确立经营者十倍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为,一是主观上明知食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而予销售,二是客观上所售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案例12
案例13
不符合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的,不支持十倍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该条规定涉及高额的惩罚性赔偿,应予以审慎适用
案例14
原卫生部发布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精氨酸不能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复函》是针对L-精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作出的规定
案例15
预包装食品标签瑕疵不支持十倍赔偿
案例16
曾被法院认定职业打假人不予支持十倍赔偿
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指食品实质上有毒、有害,不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食品标签瑕疵仅支持退货但不赔偿
案例17
职业打假人“碰瓷式维权”?不予支持!
苏某提供的证据仅能证明其所购买的产品存在没有中文标签及标签应标明的中文生产日期、厂名厂址、保质期、进口商等信息的瑕疵,对于证明涉案产品存在“有毒、有害,苏某虽申请对案涉两种减肥产品中是否含有西布曲明成分进行鉴定,但未在指定期限内缴纳鉴定费用,法院依法终止了鉴定程序,其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