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无人机市场受政策监管的影响,致使工业无人机在多个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几乎达到饱和状态。截至2020年,国内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约为10万台,仅2020年一年就新增需求5万台,可见植保无人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发展越快,显现的问题就越多,例如,产品技术迭代较快,而且价格战非常激烈,出现的结果是新品的价格比上一代的低,这直接让上一代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库存积压严重。另外,没有适合当前无人机喷洒的航空用药,导致早期的无人机作业效果不理想,农民认可度低,进而不会有进一步购买的打算以及继续使用的动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植保无人机市场发展。
目前,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是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上的两大巨头,重点应用于消防、植保、巡线以及航拍摄影等,其中农业植保领域占产业无人机应用市场的42%,可见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占比较大。
4.植保无人机市场主要参与者
(1)隆鑫通用(603766.SH)
2016年4月,控股子公司珠海隆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在哈尔滨成功中标一套“XV-2型植保无人机整机系统”,合同金额74万元,农业无人机首次实现销售。2016年2月,隆鑫通用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城区选定公司作为在其辖区内380万亩大田农作物的无人机航化作业战略合作伙伴,自2016年5月起,公司研収的大型无人直升机平台在双城区所属区域的水稻、玉米、旱地蔬菜等大田作物地块迚行航化喷洒作业的示范和推广。
(2)无锡汉和(德奥通航)
2015年8月,无锡汉和决定在华县建立无人机生产基地,计划3年后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架。2016年1月,德奥通航与无锡汉和签订增资认购及股权转让协议,获得18%股权比例。
(3)深圳高科新农
2015年9月,深圳高科新农在洛阳建设基地,2016年4月投产,年产无人机3000架左右。
(4)广州极飞
提供无人机植保服务,2015年农业作业面积达56万亩,2016年作业面积达到100万亩。
(5)安阳全丰
年生产植保无人机达600架,2016年6月,总投资2亿元的植保无人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落实到位。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000架。
(6)艾森単(837563)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营农业植保无人机及服务,2016年申请新三板挂牌上市。
(7)大疆创新
大疆创新在2016年3月仹収布了MG-1农业植保机,同时公布了其在农业市场的战略规划。
5.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前景
(1)大载量、长续航是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2)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目前,无人机被列入试点的省份逐渐增多,且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打破现有的应用技术壁垒,由此可见,全国都在积极推广无人机植保技术,并且国家对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补贴,补贴力度很大,这对于经营主体,无疑是非常利好,促使他们在无人机的植保方面投入更多,产生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推荐阅读:
总而言之,欧盟企业预计现行的网络安全法以及正在制定阶段的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未来五年内将对企业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五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是中性的,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是消极的,上述法律带来的挑战不尽相同。网络安全方面的严格要求会大大增加运营成本,因为中国要求的一些标准与企业在欧盟执行的标
中国的商用飞机行业是资源分配不当的另一个例证,也体现了国企与私企间显著的生产力差异。多年来,中国商用飞机公司已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国家资助,其中大多用于C919的研发,中国希望该机型有朝一日能与空客A320相抗衡。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他期望该机型在2021年底之前获得认证,以便及时向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交付
120192019年度欧盟进出口情况报告年度欧盟进出口情况报告一、2019年欧盟进出口概况1.1.总体进出口情况总体进出口情况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19年,欧盟的外贸总额为45770.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1.53%。其中,出口总额为22819.76亿美元,下降1.26%;进口总
TeleworkintheEUbeforeandaftertheCOVID-19:wherewewere,whereweheadtoSincetheoutbreakoftheCovid-19pandemicworkingfromhomehasbecom
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看法不一:部分企业认为该战略体现了中国力求实现自给自足的决心,但同时也限制了国外品牌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另一种积极的解读声音认为,中国市场依然会接受外国品牌,但前提是这些品牌的产品都必须为“中国制造”。第三种观点则将双循环战略看作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旨在促进消费,并将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