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农业
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
方案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市各直属事业单位,市管企业:
《贵阳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2月5日
贵阳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
有限公司组建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4〕16号)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组建农投集团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市农业发展主要是依靠财政无偿性投入,目前,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涉及农业产业的内容多、范围广,迫切需要现代金融体系作为支撑,组建农投集团,通过“投贷保基”模式(投资、贷款、担保、基金)等,快速提高农业发展投融资能力,激活释放农业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有利于改变我市农业“融资功能单一、规模偏小”的状况。目前农担公司作为我市农口唯一的农业生产融资平台,单一的融资手段和较小的融资体量从客观上已经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组建农投集团能够扩大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能够充分发挥市级投融资平台对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农业投融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业发展环境的变化,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对融资需求越来越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农业投融资体系。组建农投集团,把支农资金由无偿转变为有偿低息或借本还本,通过“投贷保基”模式撬动金融资金注入,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驱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形成我市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三)有利于农业重大项目的推进和实施。组建农投集团可以增强对农业产业的投融资能力,通过资本金循环滚动放大使用,支农惠农“资金池”不断做大,能够对我市农业产业的重大项目、基础设施、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等起到很大的金融支撑作用。同时,通过资本金的放大效应,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步伐,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引领助推都市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农投集团构架及发展目标
(一)基本构架
在原农担公司的基础上组建农投集团,下设2个全资子公司(贵阳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贵阳市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个参控股公司(贵阳市农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贵阳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贵阳市农产品流通有限公司、贵阳市农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及整体划入国有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增设其它参股公司,适时牵头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二)组建原则
1.充分发挥农业投融资平台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引领助推全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2.坚持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以市属农口国有企业为主体组建,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4.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农投集团接受市国资委的监督管理,由市农委进行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所涉及政府安排及政策性补助项目,由市农委组织申报并组织投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由项目实施主体实施。
1.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投入4.2亿元,其中:经市政府批准已到位的注册资金5000万元;整合涉农生产经营性资金和部分专项资金3.7亿元(整合资金的使用及分配计划安排:农业担保7000万元,小额贷款1亿元,投资管理8000万元、基金公司1亿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2000万元),分4年逐步到位(其中:2014年到位7000万元,2015年到位1亿元,2016年到位1亿元、2017年到位1亿元)。
2.非货币资金
(1)以下六家企业整体划入农投集团作为下属企业,农投集团与划入的企业形成母子公司的产权关系。拟整体划转的六家企业为:
①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
②贵阳市奶品供应站
③贵州省红枫湖畜禽水产公司
④贵阳市农业机械公司
⑤贵阳市蔬菜有限责任公司
⑥贵州省清镇农牧场
拟划转的6家企业净资产最终以评估值作为农投集团资产入账价值。
(2)全市其他农业经营性企业及资产,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逐步按照整体划转的方式划入农投集团。
3.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贵阳市奶品供应站等下属子公司可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形成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4.后续资本注入
为推动农投集团快速发展,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在以上注入资金和资产的基础上将不断补充注入,可采取与区县合作整合资源扩充资本,也可吸引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注入扩充资本,增强农投集团的投融资能力。
(1)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吸纳各种所有制资本进入农投集团。
(2)从2018年起,视农投集团发展情况,再确定整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经营性资金注入农投集团的额度。
(四)发展目标
1.参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关联度目标
(1)2016年,生态农业现代投融资体系基本构成,直属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已基本建立,农投集团在重大农业项目、农业企业与农投集团关联度达60%以上,在农业“5个100工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都市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农产品流通、农民专合组织等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较大的助推作用。
(2)2021年,生态农业现代投融资体系日趋完备,直属国有企业保值增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投集团已渗透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领域,成为引领、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农投集团经营目标
(1)近期目标(2014年—2016年)
通过小额贷款:按1亿元计算,可撬动社会资金4亿元。
通过划入资产融资5亿元和8000万元的投资资金,共计5.8亿元直接投入,可撬动社会资金约23.2亿元。
(2)远期目标(2017年—2021年)
担保贷款和小额贷款按每两年循环一次,可循环投入两次,担保贷款融资可达9.6亿元,撬动社会资金约38.4亿元,小额贷款资金2亿元,可撬动社会资金约8亿元;上一轮5.8亿元投资在2017年左右收回后进行再投入,可撬动社会资金约23.2亿元。
3.贵阳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发展目标
通过“六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鉴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交易监管、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诚信建设)提供农村各类产权交易服务、经营权抵(质)押担保及小额贷款等投融资配套服务,助推农村土地确权、流转的健康发展,支持全市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
4.贵阳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目标
5.人才目标
三、农投集团主要职责
(一)执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筑府发〔2014〕15号)文件,按照“两区一带多园八模式”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在市农委的统筹下,围绕加快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投贷保基”等业务,有效解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瓶颈,推动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二)通过参股或控股,采取“有进有退、滚动发展”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工商资本,推动农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的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贵阳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健全贵阳市农村产权交易制度规范,促进农村资源要素流转;商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集体经济股权、订单融资、供应链融资、存货质押、农业机械设备抵押等产品服务创新,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四)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引导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领域,筹建贵阳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为贵阳市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及医药行业加大投资力度。
(五)强化农投集团内部管理,确定公司所属企业重大经营方向,监督重大经营活动,牵头制定所属企业年度目标,签订年度目标责任,加强目标考核,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稳定。
四、农投集团名称、住所、性质、经营范围
(一)名称、住所、性质、业务管理
公司名称:贵阳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住所:(待定)。
公司注册机构:市工商局。
公司纳税机构: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出资人:市国资委。
业务管理:公司接受市农委的业务管理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二)经营范围
(三)项目管理
对农投集团所涉及政府安排及政策性补助项目,市农委组织申报并牵头投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由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具体工作细则由市农委制定)。
五、农投集团组织架构
(一)法人治理结构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董事会由7人组成,其中内部董事3名、外部董事3名、职工董事1名。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法定代表人)。
监事会由5人组成,其中3名由市国资委从贵阳市国有企业监事会中委派,2名为职工监事。监事会主席由贵阳市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兼任。
经理层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3—5名,财务总监1名,公司领导人员的推荐、考察、任免等按照《贵阳市市管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二)党群组织建设
农投集团设立党委,隶属市国资委党委。公司党委由7人组成,设书记1名(董事长兼),副书记2名(1名总经理兼任,1名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党委委员4人。
(三)内设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
(四)任期及考核
六、实施步骤
(一)组建方案报送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
(二)制定农投集团《章程》,报经市国资委批准;按照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登记要求,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