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广安8月10日讯(记者游伍琼)巍巍华蓥山,山高五千尺,山高,路就远,山多,地就少。多少年来,勤劳勇毅的华蓥人民在大山的怀抱里春播秋收,在石头缝里寻找丰收的希望。为打破此局面,近年来,华蓥市勇担使命,将先天劣势转化为先行优势,向荒山荒坡要耕地,让祖辈的农业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今年以来,华蓥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指示精神以及广安市建设百万亩现代粮油园区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山地深丘实际,系统谋划推进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豆种植和粮油园区建设,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6.7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10.49万吨以上,粮食播面、产量继续实现“双增长”,着力打造独具华蓥特色的“高山粮仓”。
华蓥禄市镇走马岭村高标准农田(罗成勇摄影)
除难排险向荒山要耕地
如何向山要地,让荒山变“金山”,让荒山变粮仓?
今年以来,华蓥市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暨粮油生产,在全力推进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思路,在荒山上建良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破地域界限、改善生产条件、推行机械耕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提高集中连片程度、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夯实基础,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由于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山区,华蓥市把种植大豆作为了重点粮油产业。为提升大豆综合产能,今年以来,华蓥市坚持多措并举,力保大豆扩种任务,出台《大春粮食生产意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及时将4.2万亩大豆种植任务分解下达到基层。为确保各类种植主体愿种、会种、种好大豆,通过外聘专家、内培骨干,组织36名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大豆净作、玉豆复合种植技术培训。为调动群众种豆积极性,出台《大豆产业发展补助办法》《粮油蔬菜产业发展奖励办法》,落实专项资金660余万元,确保大豆种植实效。
华蓥市永兴镇白家龙村的水稻相继成熟(邱海鹰摄影)
因地制宜打造高山粮仓
高坪梁子地处华蓥市最南边,海拔高度400米,曾经是华蓥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土地零碎,老百姓种地积极性不高,90%的人纷纷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发展极其艰难,山上3个村曾经都是贫困村。
今年以来,华蓥市通过“政府引导、业主带动、群众参与、多方联动”等方式,大力整治撂荒地,让荒山变良田,如今,昔日的荒山如今已华丽变身成为高兴镇3000亩“夏大豆+晚熟糯玉米”复合种植试点示范基地。
促农增收保障农业生产
近日,在华蓥市永兴镇白家龙村,相继成熟的水稻与鳞次栉比的农家房屋交相映衬,构成一幅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立体画卷。立秋时节,华蓥市种植的约10万亩优质水稻相继成熟,农户们正抓住晴好天气,奔忙田间抢收水稻,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除了让村民采用传统农耕形式务农增收,华蓥市还多措并举促农增收,提升农户收入,计划到今年年底,华蓥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7人、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20家。力争全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3020元、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接下来,华蓥市将紧紧围绕广安市“四大战略”,以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业产业振兴为主抓手,立足禀赋资源和独特优势,确立“2+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优精品粮油、广安蜜梨两大主导产业,稳定发展木本油料、生态畜禽、山地果蔬、花卉苗木四大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