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镇是华蓥市典型的农业乡镇。为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短缺等难题,该镇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核心环节,立足各村土地、区位、人力等实际情况,明确各村农业全链社会化服务项目分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集体经济集群发展模式。
“全域全股全链条”发展模式开创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作为纯农业乡镇只有进行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才能提高土地生产率、走向农业现代化。”近日,永兴镇党委书记贺松柏分析说。
在永兴镇党委的统一规划下,目前所有村均建立了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和集体经济公司,利用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紧盯农业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服务六个关键环节,建设甘溪农园、甘溪农机、甘溪农工、甘溪农能、甘溪农超、甘溪农厨等多个服务中心,并移交全镇7个村集体“当家做主”全资全股掌控,在镇域范围内形成农业集群产业。
该镇整合各村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大佛山村、河心村和马架坪村试点建设3个集体经济粮经复合种植基地,在种植玉米、大豆、油菜3种粮油作物的基础上,轮种芥菜、羊肚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有效带动其他村或合作社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农机、劳务、储运、加工、销售等集体经济实体经营项目。
“一村一业一基地”实体经营
开启集体经济发展新征程
“各建制村走差异化发展集体经济之路,可以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既能让各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又能做精做特。”永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微波坦言。
围绕农业全链社会化服务、政府购买垃圾清运等社会服务、镇域内小型农业基建项目等,永兴镇开发出粮经种植、农机服务、烘干包装、货物运输、产品销售、劳务基建、环卫清运、秸秆回收8个集体经济经营项目,并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规划到全镇7个村,形成“一村一业”集体经济实体经营项目。
同时,该镇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的基础上,紧盯市场需求,坚持“订单”农业发展思路,与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广安临港农产品批发中心、涪陵榨菜初加工厂合作,按照“一村一基地”的工作思路,采取春夏粮油复种、秋冬蔬菜轮种,不断擦亮“雄山华蓥、蔬香永兴”名片。
按照“村委包租地、政府建基础、集体搞经营”的方式,永兴镇大力推广集体经济“代种、跟种、订单种”经营方式,目前大佛山村流转土地近500亩,建成甘溪农家粮经复合种植基地,“订单”种植粮油、莲藕、羊肚菌、金丝皇菊等;河心村流转高标准农田300余亩,建成甘溪农家“稻田+”养鱼养虾养蛙基地,“订单”种植有机水稻和养殖小龙虾、牛蛙等;马架坪村流转土地330亩,建成甘溪农家中药材种植基地,“订单”种植丹参、黄精、白芍等;褒先寺村利用集体水库80亩,建成甘溪农家垂钓基地,销售鱼苗,经营垂钓;乐山寨、造甲沟、清溪口村流转土地50至100亩,代种或跟种羊肚菌、中药材、金丝皇菊等“订单”农业。
“有底有章有盼头”利益联结
开拓集体经济发展新气象
永兴镇牢固树立集体经济“一盘棋”思想,实行集体经济“镇领导、村经营”的管理模式,各村集体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村集体经济收益方面,该镇按照“1234”收益分配机制(即10%用于设立激励金奖励村干部和理事会,20%用于村级道路维修、扶贫帮困、大学升学奖励等民生实事,30%用于再生产、再投入,40%用于成员分配),形成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干事创业有活力的良性循环,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
据统计,自2020年9月全镇集体经济实体化运行以来,永兴镇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累计达1400余万元、利润累计1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