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学是隆昌市普润镇畜牧兽医站的站长,也是普润镇瓦窑村的驻村农技员。
今年,是他来到瓦窑村的第三年。
以下是他关于驻村工作的自白。
大家好,我叫杨文学,是一个兽医,也是一个驻村农技员。
小时候,我家养的猪得病死了,一家人大半年的辛苦到头来一场空。
当时我就想,长大了一定要当个兽医,去帮助和我家一样遭遇的乡亲们。
后来,通过努力,我做到了,1996年我成为了一名镇上的兽医,2017年担任了驻村农技员。
农技员和兽医最大的区别在于,农技员不仅要给动物治病,还要帮助老百姓从贫困中“走出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作为一名农技员,我既要负责全村的动物防疫、检疫、治病、养殖指导,还要根据村里的产业发展,组织专家给村民开展技术培训。
在我办公室,有一份我制作的地图,上面标记了全镇的养殖大户。
其中,瓦窑村这些大户都是我重点技术指导的对象,我想通过指导他们,把他们先教会,从而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养殖业,让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这个小伙子叫张祖东,是我在瓦窑村的重点培养对象。
今年疫情期间,他家养的鸡突发疾病,开始接连死亡。
鸡生病容易传染,如不及时救治,他的2000多只鸡很可能全部病死。
经过一个星期的熬更守夜,鸡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最后保住了1800多只鸡,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他的损失。
这些年,在我们的帮助下,他家里最多的时候养了30头猪、2000多只鸡鸭,年收入超过30万元。
张祖东的弟弟张祖财,也是养殖小家禽的能手。
为了让他更好的发展,我一直鼓励他发展种养结合的产业。
去年,他在我们的帮助下,承包了40亩地种起了柑橘,一边种植柑橘,一边进行林下小家禽养殖。
如今,他的果园已经小有规模,养的小家禽也长势良好。
日子有了奔头,他干劲十足,我也感到非常高兴。
但是每当我下村,看到老百姓亲切地喊我杨老师,听到大家对我的认可,再多的辛苦也值得了。
我的愿望,就是带领更多群众致富增收,通过产业扶贫、技术扶智,点亮瓦窑村的未来。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在我身后,有强大的专家团队,有坚实的政策支撑。
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必定会迎来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