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看田间地头的农业新科技

当前,多地开镰收割,夏收大幕已启。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1%,对奠定全年粮食丰收意义重大。为确保稳产高产、颗粒归仓,各地在技术赋能上纷纷发力,一起来看田间地头里的农业新技术。

夏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打造高质量“天府粮仓”

西南麦区是我国冬小麦最早成熟的地区,四川是西南麦区最大的主产区。在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片区成都龙泉驿,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领到任务——全程机械化作业。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一簇簇麦穗吞进“肚”里,将丰收在田直接转化为丰收到手。

为打造高质量的“天府粮仓”,四川从政策、科技、资金等多个环节,层层推进130个小麦千亩高产展示片、56个小麦百亩超高产攻关方的建设,小麦生产呈现出新趋势,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

“三夏”期间,四川省投入小麦机收作业的收割机将达4万台;省农科院和高校联合建设的小麦专家大院以及科技小院,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就地转化推广应用;单产继去年首次实现每亩300公斤之后,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百余架无人机“一喷三防”智慧助力田间管理

在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几架飞防无人机一字排开,白色水雾均匀喷洒在绿油油的麦田里。在昌邑各区镇,为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100余架飞机在30多处同时展开作业。

在科技创新加持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上了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装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山东培育的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2023年,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6.8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3%。

“数字云”呵护小麦生长成农业生产新农具

在江苏省,3600万亩小麦正在抓紧收获,有十朵“数字云”正在为全省的农民提供精准的科技服务。这“十朵云”是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孵化研发出的“数字新农具”,涵盖了智慧种植、智慧农田等十大核心农业板块。

今年夏收,江苏小麦机收率将稳定在99%以上。江苏农业科技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已在全国率先整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物联网与套种地块深度融合大大提高经济收益

在河南漯河临颍,当地加大自动化设备应用,并推广科技套种模式,促进小麦稳产增效。

在麦椒套种的模式下,不但可以稳定粮食的产量,还多了一份辣椒的收益,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今年“三夏”期间,河南计划投入各类农机400万台(套),联合收割机20万台。这些都为“三夏”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提供了科技保障,增加了丰收底气。

“网约农机”随时“接单”确保小麦如期收割

这几天,湖北小麦产区陆续进入收割高峰期。湖北升级智慧平台功能,两万四千多台“网约农机”随时“接单”,确保小麦如期收割。

在黄冈团风县黄湖新村,金黄的麦浪层层铺开,4台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在麦田里。这些收割机是种粮大户通过荆楚农机服务平台下单的“网约农机”。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调度显示,今年当地冬小麦面积达1500多万亩,预计夏收期间投入稻麦联合收割机9.2万台。为挖掘机收减损潜力,提升机手技能和作业质量,当地已培训机手和修理工13万人次,确保颗粒归仓。

近年来,湖北省农业生产单位纷纷引入物联网、大数据、3S、云计算等技术,大力应用农业机械,让生产更科学、智慧、高效。

……

各地高效、智慧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有很多:浙江宁波、桐庐等地启用智能化循环式烘干机,24小时连续作业,温度、水分等实时监控,大幅提高麦收作业效率;在河北邢台大曹庄农场,自走式喷灌机,集浇水、施肥、喷药于一体,一天能浇600亩地;甘肃河西走廊大力推广小麦灌溉新技术,滴灌更精准,省水又省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稳固“大国粮仓”,离不开强大科技的加持。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夏粮目前生产形势较好,有望再获丰收。一幅幅夏日好“丰”景正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

THE END
1.日本人种地为啥很轻松?看看使用的8种农具,小而美,特别实用!日本人种地为啥很轻松?看看使用的8种农具,小而美,特别实用!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月下Van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女儿伺候瘫痪母亲八年,200万的拆迁款却全部给了儿子 时光莱啦 1183跟贴 打开APP 真实事件改编!山里男人为了传宗接代,竟租来媳妇生孩子! 牛哥电影 4783跟贴 打开APP 美国主播模拟中美https://m.163.com/v/video/VHI1IM8DK.html
2.农具农具(1) 农具,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https://baike.sogou.com/v628381.htm
3.第二编(经济)第一章(农业)1954年冬,唯亭乡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自愿互利为原则,入社耕地200多亩。凡是剥削阶级、反革命分子及其家属不准入社。初级社采取土地人股,统一种植、管理,大农具、牛、船等折价归社。分配形式为“土劳分红”,即以入股土地与劳动力按比例分配,一般按2:8或3:7计算。复兴村李明贤互助组在全乡第一个成立初级社http://www.sipac.gov.cn/szdaglzx/yqfzwtzz/202102/9a270f8aba504d719b2afc92eecbefe7.shtml
4.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具的发明和使用(2)铚是最古老的收获农具。《说文解字》:“铚,获禾短镰也。”《释名·释用器》:“铚,获禾铁也。铚,断黍穗声也。”说明钰是专门用来割取禾穗的一种短镰,它是从原始农业收获工具石刀和蚌刀发展而来的,因此早期的铚就保留了石刀和蚌刀的形态。如河北省平山县灵寿城出土的陶铚范和云南省呈贡县出土的铜铚,其形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qita/391892.html
5.休闲农业,如何提升项目的体验感?(1)农具展示。如展示耕田机,传统织布机、风车、水磨器具等等。并通过影视记录,图片展示等加以解说,使游客对历史和现代农业技术水平都有所了解。 (2)农具操作。如牛车、水车、耕耘机等。 3、家禽家畜体验方式 (1)荤菜烹饪。根据当地菜肴特色,运用特殊烹调工艺进行加工和制作。 https://lyxy.jju.edu.cn/info/1053/1679.htm
6.甘肃:“新农具”为农业生产增“智慧”凤凰网视频甘肃:“新农具”为农业生产增“智慧” 2024-12-09 20:13:0502:510来自北京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展开 下载客户端 0 相关新闻 其他新闻 甘肃:“新农具”为农业生产增“智慧” MG动画丨揭秘网络迷局 教你几招轻松避开险滩 快看!你见过“动”起来的城市地标吗? 韩国戒严闹剧:尹锡悦一意孤行,上演“政治自杀”https://v.ifeng.com/c/8fAvZaXDbPO
7.中国古代农业器具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一、夏朝 从二里头文化遗址看,当时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如石铲、石镰,以及蚌铲、骨铲、蚌镰和木制耒、耜等。 [1] 夏代的农业生产比过去有了大的发展,《史记.夏本纪》说禹在治水的同时“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氵一丝土)。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这说明https://www.jianshu.com/p/0e0bdb6dfa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