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川字号”特色产业图强

●已建设国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个、农业产业强镇215个,15项农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已建成产地初加工设施5.8万座,初加工率达69%。建成3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不断壮大

●已构建起“特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重点企业品牌+重要产品品牌”的农业品牌体系,“川字号”农产品品牌价值累计达1960亿元

●已培育建设联合体331个,联合体内成员农户户均增收16943元,辐射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左右

12月初,坐落在长江第一湾畔的宜宾市南溪区仙源街道长江社区,白菜、莲花白等十字花科蔬菜长势喜人。明年春节前后,这些蔬菜就可以上市,销往全国各地。

去年,长江社区这个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的蔬菜产量1.89万吨、产值7000万元,当地农民人均种菜收入达13928元、同比增长22.9%。

不仅是长江社区的蔬菜产业,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在全省各地“开花结果”。近年来,四川提出打造“川字号”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当前,“川字号”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如何?

产业规模集聚成势筑牢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12月的资阳市安岳县,柠檬依然是主角。在四川省维记果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一颗颗刚采摘不久的柠檬滚动在自动化分选流水线上。这家柠檬加工厂,每小时能分选出35吨柠檬。

作为中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安岳柠檬常年产量达60万吨,占国内市场八成。去年,安岳柠檬出口金额达1.28亿元,是四川首个出口破亿元的新鲜果品。

今年6月,四川肉兔产业集群、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同时入围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自2020年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启动以来,四川已有9个集群入围。

此外,规模化建设还有助于产值的提升。例如,在川西南早茶产业集群晋升“国家队”后,以宜宾等地为主的绿茶产区完成了节水灌溉、采收机械化、产品精制化转型,每亩茶园产量和产值大幅跃升。2021年,全省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国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个、农业产业强镇215个,15项农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增强特色产业发展韧性

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大定桥村都会上演这样一幕:一辆辆卡车满载青菜,排队驶向眉山泡菜产业园区内的泡菜加工企业。

种青菜、腌泡菜、卖泡菜……泡菜这一特色产业在眉山逐渐发展成为百亿级大产业。据统计,2023年眉山市泡菜销售收入超22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省二分之一、全国三分之一。泡菜食品产业集群获评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东坡泡菜”荣登2023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27位、品牌价值近111亿元。

截至目前,四川已建成产地初加工设施5.8万座,初加工率达69%,打造了预制川菜(含调味品)、精制川茶、精深加工肉制品等标志性产品。全省已建成3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东坡泡菜、郫县豆瓣、大竹苎麻等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不断壮大。

去年6月,四川发布“天府粮仓”省级农业公用品牌后,遴选了一批“天府粮仓”精品品牌走进广州、杭州、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收获20多亿元销售订单,经受住全国市场的考验。

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自贡市贡井区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田间的大头菜正绿。去年,依靠大头菜和高粱轮作,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万元。

如何分工协作?“龙头企业抓加工、闯市场,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聚焦技术等各种农业服务,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搞种植,努力提质量。”上述负责人介绍。

在欠发达县域,“川字号”特色产业同样发挥着联农带农的关键作用。

甘孜州炉霍县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小番茄年产量达602万斤,园区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当地100多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正依靠一颗颗小番茄发展壮大。炉霍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锐介绍,几年前,园区打造之初,炉霍县的82个贫困村和57个非贫困村以扶贫资金入股,82个贫困村每年各村保底分红6万元,其他村每年各村保底分红3万元。目前园区已为村民持续分红5年。

THE END
1.四川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一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有常年雇工3人,季节性用工50人。农场组织周边农户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签订协议,通过订单生产模式,推广豆玉套作,示范带动全区百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状复合种植3万余亩,成为四川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动切片。 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aa11d2b8-b1e0-11ef-9341-04d9f5394155/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莫杰指出,这次推介活动不仅给重庆带来优质农特产品,还带来了谋划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希望川渝两地不断深化合作,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三农”担当,作出“三农”贡献。 https://www.agri.cn/sj/scdt/202412/t20241206_8696626.htm
3.四川农业科技成果(精选十篇)二、实习地点: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三、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主要参观四川菊乐食品有限公司雅安分公司、成都派立食品限公司、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佳享食品有限公司。了解畜产品、粮油企业生产流程,结合参观了解畜产品、粮油、园艺产品现代加工方式以及发展趋势。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3jaflg.html
4.大豆产业技术体系7篇(全文)另外,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科技创新技术体系的带动下,现代高新技术已深入到食用豆产后加工及功能成分开发利用研究领域,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国内对食用豆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 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小区不同栽培方式试验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x1pwxtr.html
5.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生态品牌’效应。 ”[24]2018 年,四川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速,“首次提出打造川版‘10+3’农业产业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布局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薯、川药、川桑、川菜、川果、川鱼、川竹十大特色产业,做强现代种业、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 52%http://www.sass.cn/109005/5362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