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个阶段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四川计划于2035年建成农业现代化强省农科院四川省现代农业

四川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科技创新是关键。一年来,我省出台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四川省科技支撑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多个政策文件。

访谈现场

预计到2035年建成农业现代化强省

实现“三十集群”“千个园区”等空间布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

访谈中牟锦毅介绍,科技支撑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建设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25年“天府粮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二阶段,到2030年“天府粮仓”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粮食产量提高到3750万吨以上、“菜篮子”产品生产基本实现现代化、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第三阶段,到2035年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基础强、科技装备强、经营服务强、抗风险能力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的农业现代化强省。

另一方面,牟锦毅表示,随着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建设,四川农业的空间布局将实现“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目标。

其中,“一带”即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五区”即根据气候、地形、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分区域明确成都平原、盆地丘陵、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川西高原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主要发展稻麦、稻油、稻菜轮作和稻鱼综合种养等,逐步实现平原地区以粮为主。

“三十集群”即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集中打造30个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千个园区”即按照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思路,分级分类建设1000个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和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印发《行动方案》、制定科研目标……

农科院将继续助力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棉花高抗枯萎病育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食用菌科间杂交细胞融合技术研发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籼型三系杂交水稻选育、人工合成小麦资源利用等5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大品种培育不断突破,育成了以川优6203、川康优丝苗等为代表的突破性水稻新品种等,彻底改变了“蜀中无好米”的局面;加快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国家西南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成都)”正式授牌,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投用……当下,省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已取得诸多显著成效。

牟锦毅表示,为充分发挥省农科院科技支撑作用,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已印发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持续用力夯实科技支撑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中具体有5项行动,分别为粮食作物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粮食学科建设和优化布局行动、粮食高能级种业实验平台建设行动、粮食科技成果示范转化行动、粮食安全科技保驾护航行动。

此外,省农科院还积极探索有组织的科研,深入实施强院建设“八大行动”,紧紧围绕“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聚焦现代农业种业、装备和烘干冷链物流等支撑先导性产业发展短板,推动科研力量、优势资源高效配置和有效整合,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启动实施“1+3”种子耕地农机关键技术、“1+9”重点领域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原始创新2035计划等科技攻关项目,牢牢把握农业科技创新主动权。

“到2025年,科技全面支撑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牟锦毅指出,省农科院将通过推进多方面科研工作,助力“天府粮仓”迈向更高水平,包括选育高产与优质、多抗与广适、营养与安全相结合的突破性新品种50个以上;研制高新技术与绿色丰产技术50项以上;鉴选、研发并示范应用种管收新装备50台(套)以上,支撑建立现代种业园区、粮油产业园区和粮经复合示范基地50个以上;粮食作物周年单产提升5%~20%,机械化水平提高5%~10%等。

THE END
1.“10+3”现代农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https://www.sc.gov.cn/10462/10778/10876/2021/9/29/e6ef601f7a2648029b12904aa0c51f1c.shtml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布局、绿色发展,园区引领、联农带农,推进川https://www.cd12371.com/info/2019/90820.html
3.收好了这23个典型乡村振兴案例!成都九禾规划农业旅游(四)打通食品与物流产业联系点,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物流产业。发挥漯河四方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全市国家A级物流企业24家,冷藏车拥有量占河南省1/4,9家企业上榜全国冷链物流百强,占河南省的2/3。 08、四川明月村 文创赋能休闲农业 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https://www.jiuhe169.cn/h-nd-1168.html
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一、 四川省油菜生产的灾害气候和土壤特点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区,受复杂地形和不同季风交替影响,全年平均气温10-15℃,1月份平均气温多在4.5-9℃,大多数地区平均最低温在2.5℃以上,冬季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地区为高,春季始期早15-30天,年降雨量一般1000毫米左右。油菜是四川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和重要经济http://scnycxtd.com/cdfmzj_nky/f/main/detials?type=2&id=33176d2c-c6ab-4409-91ec-3b91d3c4a249
5.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行业资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培育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把现代种业发展确立为3大战略性、先导性支撑产业之首。2019年召开全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大会,明确要优先发展现代种业等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发挥种业“芯片驱动”作用。2020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种质资源保护http://www.028wangjiang.com/index.php?a=show&c=index&catid=7&id=331&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