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资中县驻村农技员魏小丹:实打实传技术,心贴心做朋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下田坎,入猪舍,进鸡场……牛仔裤加运动鞋是她的标配,在她看来,农技员就是村民的贴心朋友,给农户带去的技术则是朋友最真诚的“礼物”。

她就是资中县畜牧站的兽医师、经验丰富的农技员魏小丹。

担任驻村农技员近4年,魏小丹为贫困户分忧,走村入户为种养户解决遇到的难题,一个个家庭农场在此落户,一个个贫困家庭增收脱贫——

驻村压力大,“摸底”编规划

8月20日,初见魏小丹。41岁的她戴着一副框架眼镜,简单的T恤衫配牛仔裤,手臂上的皮肤比其他地方黑了一倍。

行走在双河镇河堰口村,魏小丹对眼前的一切如数家珍。“这几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她的介绍下,记者看到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领会了种养循环的生态经济。

2015年9月,魏小丹响应“科技人员进万村”扶贫行动的号召,来到了资中县双河镇河堰口村担任驻村农技员。“当时的办公地点是两间简陋的老房子,有时候下雨,雨水还会从屋顶渗漏下来。”当时的场景,魏小丹历历在目,“以前连接村组的公路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鞋子和裤腿都会带上泥巴,无法避免。”或许是受起初养成的习惯影响,即使后来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魏小丹还是愿意穿运动鞋到村上工作。

除了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外,魏小丹刚到河堰口村时,村里还是传统型农业,村民以种植玉米、水稻、红薯为主,畜禽养殖多是散户散养,村上没有集体收入。“当时使用的是电排闸向外排水或者灌溉引水,保收、防涝的方式比较落后。”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用水都不方便,部分土地甚至处于撂荒状态。

当得知村里来了农技员,河堰口村部分持有“政府送粮油”观念的贫困户开始向她求助,希望魏小丹能“救济”下自己的家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魏小丹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要改变村里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农户“求物不求技术”的思想观念。

驻村以后,魏小丹对河堰口村的地理环境展开了深入调查,她惊喜地发现,河堰口村适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利于规模发展农场和畜禽养殖场。”

接下来,魏小丹与村两委成员一起走访调研,足迹遍布河堰口村的每一个角落。在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贫困户致贫原因、产业发展现状后,魏小丹按照“规划到组、帮扶到户、落实到人”的扶贫目标,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农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县农业农村局和镇、村支持下,用心编制了《河堰口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脱贫帮扶措施,签订帮扶协议,增强了他们发展农业产业的信心。

落实技术培训,助力产业发展

为促使《河堰口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落地,魏小丹在每个农事季节的关键环节,会利用村会议、院坝会的形式,组织召集村里的贫困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为其讲解开展规模化种养、建设基地与专合社、走电商之路的道理,和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发现和解决村民的种养难题。

此外,魏小丹常常下地查看农户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定期走访贫困户和脱贫户,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向农户发放技术资料,田间培训、个别指导一项都不落下。魏小丹告诉记者:“脱贫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我的专业上铆足劲,下功夫。”

“建立沼液存储池,既改善了粪污处理情况,又解决了农户之间的矛盾。”魏小丹介绍,沼液存储池不仅可以节约能源、改善和保护环境,处理后的粪污还能成为生态环保、使用广泛的肥料,节约了化肥和农药的同时,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和带动饲养业发展,达到了种养循环的生态发展,从而实现养殖生产与生态环境“双赢”。如今,孙刚的家庭农场还配套了干湿分离机,再也没有出现过粪污处理难题。

魏小丹始终坚信:“要想真正地发展经济,得有规模产业。”为此,她努力促进落实河堰口村的水果、蔬菜种植基地的发展;协助推进党建+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建立电商平台,实现年销售收入6万余元;探索“支部+大户+贫困户”的寄养发展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养殖,并计划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指导“潴源绿润”养殖家庭农场饲养管理,该农场为周边70户村民免费提供清洁能源,落实环保要求……她制定的《河堰口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指南,正在村里一步步地实施。

业务能力强,生活“热心肠”

2017年,河堰口村引进了创业者韩俊安的“潴源绿润”养殖家庭农场。目前,韩俊安的农场里喂养了3000余头生猪,种植了18200株血橙树。

对于韩俊安而言,魏小丹不仅是他的技术指导员,更是他生活中的朋友。

“农技员就是要经常与村民打交道,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相比技术指导者,魏小丹更愿意和村民做朋友。

河堰口村“兰辉”家庭农场的罗老板也是魏小丹的老朋友。“每次遇到农业技术难题,她都非常耐心地替我们解答。”罗老板表示,因为种养问题,他与魏小丹交流比较多,慢慢地就熟悉了起来,不论是农业政策还是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他都获得了魏小丹极大的帮助。

据了解,“兰辉”家庭农场固定聘用村民10人,人均年收入上万元。

作为工作搭档,河堰口村“第一书记”曾智告诉记者,魏小丹不仅工作积极,在生活上也是一个“热心肠”,“走访贫困户时,有很多村民询问我农业问题,我经常请教她。她沟通能力强,人也随和亲切。”

截至2018年底,河堰口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也是在这一年,村子整村退出贫困,魏小丹被县农业农村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今年,她又获得了2018年度四川省“优秀驻村农技员”荣誉称号。

“推广农业技术是我的职责,脱贫攻坚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魏小丹表示,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坚定行进不懈怠。(◇全媒体记者邹蕾文/图)

THE END
1.一个小村委会竟然这么多辅助岗位,多少工作才要这样的人员配置?今天时间上有点清闲,这些日子在头条上也没得写了,心思不够,主要的精力都被近期股票市场的波涛汹涌吞噬了……现在的心情很平静,我想和大家说说,目前村里领导班子以及服务人员的架构,别的村我不了解,我们村的事儿,作为一名网格员,知道的清楚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s://m.163.com/dy/article/JDDF7F8C05564MZX.html
2.南滩镇加强驻村农技员工作管理原标题:南滩镇加强驻村农技员工作管理 近日,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宣传员、指导员、示范员、信息员、服务员的作用,加强驻村农技员工作管理。 深入宣传党在“三农”工作中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农业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https://news.sina.cn/2018-06-05/detail-ihcqccin6608582.d.html
3.西藏驻村工作简报10篇(全文)浅析驻村农技员助力扶贫攻坚工作 第8篇 作为一名驻村农技员, 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 笔者认为, 具体工作中要针对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人群, 通过协助其找到适宜的产业, 对其进行技术培训, 引导其开掘农业生产和推动产业发展, 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undjvhu.html
4.驻村农技员工作日志.pdf驻村农技员工作日志.pdf 32页大小:173.07 KB 字数:约2.27万字 发布时间:2021-11-18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22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驻村农技员工作日志.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精选公文范文 驻村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117/8006131030004040.shtm
5.驻村环保工作总结(精选)驻村环保工作总结 第一篇二零xx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组织部、县扶贫移民局和县直机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以带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为总目标,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 驻村环保工作总结 驻村环保工作总结 第一篇 https://www.jsycf8.com/hetongfanben/298876.html
6.村农技员工作总结(精选8篇)一年来,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县委、县府和镇党委政府及县农牧业局领导及相关科室的精心指导下,我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十九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和镇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主基调,认真履行农技员驻村工作职责,确保了农业技术健康有序开展。现结合本人的工作开展情况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2gio86s.html
7.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思想总结通用17篇项目启动后,我就开始进村入户,与科技示范户面对面、零距离接触。 一是对示范户宣传介绍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技术指导员工作职责及任务、科技示范户的责任、义务,让科技示范户充分了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 二http://m.yueduku.com/work/sixianggongzuozongjie/903/90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