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坎,入猪舍,进鸡场……牛仔裤加运动鞋是她的标配,在她看来,农技员就是村民的贴心朋友,给农户带去的技术则是朋友最真诚的“礼物”。
她就是资中县畜牧站的兽医师、经验丰富的农技员魏小丹。
担任驻村农技员近4年,魏小丹为贫困户分忧,走村入户为种养户解决遇到的难题,一个个家庭农场在此落户,一个个贫困家庭增收脱贫——
驻村压力大,“摸底”编规划
8月20日,初见魏小丹。41岁的她戴着一副框架眼镜,简单的T恤衫配牛仔裤,手臂上的皮肤比其他地方黑了一倍。
行走在双河镇河堰口村,魏小丹对眼前的一切如数家珍。“这几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她的介绍下,记者看到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领会了种养循环的生态经济。
2015年9月,魏小丹响应“科技人员进万村”扶贫行动的号召,来到了资中县双河镇河堰口村担任驻村农技员。“当时的办公地点是两间简陋的老房子,有时候下雨,雨水还会从屋顶渗漏下来。”当时的场景,魏小丹历历在目,“以前连接村组的公路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鞋子和裤腿都会带上泥巴,无法避免。”或许是受起初养成的习惯影响,即使后来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魏小丹还是愿意穿运动鞋到村上工作。
除了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外,魏小丹刚到河堰口村时,村里还是传统型农业,村民以种植玉米、水稻、红薯为主,畜禽养殖多是散户散养,村上没有集体收入。“当时使用的是电排闸向外排水或者灌溉引水,保收、防涝的方式比较落后。”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用水都不方便,部分土地甚至处于撂荒状态。
当得知村里来了农技员,河堰口村部分持有“政府送粮油”观念的贫困户开始向她求助,希望魏小丹能“救济”下自己的家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魏小丹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要改变村里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农户“求物不求技术”的思想观念。
驻村以后,魏小丹对河堰口村的地理环境展开了深入调查,她惊喜地发现,河堰口村适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利于规模发展农场和畜禽养殖场。”
接下来,魏小丹与村两委成员一起走访调研,足迹遍布河堰口村的每一个角落。在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贫困户致贫原因、产业发展现状后,魏小丹按照“规划到组、帮扶到户、落实到人”的扶贫目标,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农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县农业农村局和镇、村支持下,用心编制了《河堰口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脱贫帮扶措施,签订帮扶协议,增强了他们发展农业产业的信心。
落实技术培训,助力产业发展
为促使《河堰口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落地,魏小丹在每个农事季节的关键环节,会利用村会议、院坝会的形式,组织召集村里的贫困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为其讲解开展规模化种养、建设基地与专合社、走电商之路的道理,和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发现和解决村民的种养难题。
此外,魏小丹常常下地查看农户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定期走访贫困户和脱贫户,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向农户发放技术资料,田间培训、个别指导一项都不落下。魏小丹告诉记者:“脱贫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我的专业上铆足劲,下功夫。”
“建立沼液存储池,既改善了粪污处理情况,又解决了农户之间的矛盾。”魏小丹介绍,沼液存储池不仅可以节约能源、改善和保护环境,处理后的粪污还能成为生态环保、使用广泛的肥料,节约了化肥和农药的同时,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和带动饲养业发展,达到了种养循环的生态发展,从而实现养殖生产与生态环境“双赢”。如今,孙刚的家庭农场还配套了干湿分离机,再也没有出现过粪污处理难题。
魏小丹始终坚信:“要想真正地发展经济,得有规模产业。”为此,她努力促进落实河堰口村的水果、蔬菜种植基地的发展;协助推进党建+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建立电商平台,实现年销售收入6万余元;探索“支部+大户+贫困户”的寄养发展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养殖,并计划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指导“潴源绿润”养殖家庭农场饲养管理,该农场为周边70户村民免费提供清洁能源,落实环保要求……她制定的《河堰口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指南,正在村里一步步地实施。
业务能力强,生活“热心肠”
2017年,河堰口村引进了创业者韩俊安的“潴源绿润”养殖家庭农场。目前,韩俊安的农场里喂养了3000余头生猪,种植了18200株血橙树。
对于韩俊安而言,魏小丹不仅是他的技术指导员,更是他生活中的朋友。
“农技员就是要经常与村民打交道,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相比技术指导者,魏小丹更愿意和村民做朋友。
河堰口村“兰辉”家庭农场的罗老板也是魏小丹的老朋友。“每次遇到农业技术难题,她都非常耐心地替我们解答。”罗老板表示,因为种养问题,他与魏小丹交流比较多,慢慢地就熟悉了起来,不论是农业政策还是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他都获得了魏小丹极大的帮助。
据了解,“兰辉”家庭农场固定聘用村民10人,人均年收入上万元。
作为工作搭档,河堰口村“第一书记”曾智告诉记者,魏小丹不仅工作积极,在生活上也是一个“热心肠”,“走访贫困户时,有很多村民询问我农业问题,我经常请教她。她沟通能力强,人也随和亲切。”
截至2018年底,河堰口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也是在这一年,村子整村退出贫困,魏小丹被县农业农村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今年,她又获得了2018年度四川省“优秀驻村农技员”荣誉称号。
“推广农业技术是我的职责,脱贫攻坚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魏小丹表示,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坚定行进不懈怠。(◇全媒体记者邹蕾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