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农特产品销售创新探索与研究
作者:汤红蒂张元黎廖彩虹刘文刀
摘要: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特色经济是农特产品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四川藏区针对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生产的农特产品存在滞销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提出优化策略,加大探索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生态特色经济;农产品;销售创新
近年来,四川藏区大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和产销对接力度,创新农特产品销售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效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增加了农户收入。
一、销售模式运行简况
第一,会展销售模式。坚持政府资助营销活动,参加“川货进京”活动、“网络购物节”、西博会、名优特农副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各类主体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参展,以展招商促进产品产销对接。2019年,农特产品产销对接现场会,“酒肉粮油水果蔬茶菌药”十大类800余种农特产品参展,共签约订单114个15.1亿元。通过举办扶贫产品销售产销对接会,组织商家参加“买川货助脱贫”“扶贫产品东西部协作(浙江行)”“川货全国行”等会展活动,达成协议6.1亿元。
第二,电商销售模式。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助力全州农特产品输出,构建以松茸、虫草、牦牛肉、高原果蔬为主,仙桃、樱桃、苹果等网红产品为辅的农特产品网销格局。2019年,实现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20.08亿元,同比增长21.12%;网络零售额15.21亿元,同比增长23.35%,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0.83亿元,同比增长5.36%;服务型网络零售额14.37亿元,同比增长24.58%。木里县规模化发展藏香鸡、猪产业,依托“依绿藏香科技有限公司”的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发展平台进行销售,最大化地实现特色产品市场价值,增加农户收入。
第三,农超对接模式。特色产品逐步在成都、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网点或办事机构,部分产品进入伊藤洋华堂、仁和春天、沃尔玛、盒马鲜生、家乐福、红旗连锁、北京华联等大型超市,松茸、虎掌菌、冬虫夏草、魔芋精粉等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第四,品牌推广模式。通过多年实践,“圣洁甘孜”“净土阿坝”就被评为四川十佳区域公用品牌,多个企业开始使用地方统一标识。针对特色经济作物松茸的品牌打造,相继完成了“雅江松茸”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二维码品牌保护,目前正全力支持将其打造为甘孜州首例中国驰名商标,成功培育炉霍雪域俄色茶、巴塘熠祥牌核桃油等5个农副产品四川名牌,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农产品9个,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2个。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