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模新力量龙品德:稻花香里说“丰年”

编者按:乡村振兴,人才为先。今年6月,20位扎根湖南农村的工作者荣获了“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身体力行地服务乡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争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为了弘扬农业农村劳模的榜样示范力量,近日,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农村劳模新力量》栏目,记录、致敬一批批奋斗在治理乡村、发展产业、强村富民的农业农村劳模。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杨怡晴湘西报道

他是农民的儿子,自小生活在花垣县吉卫农场,又毕业于农校,对于土地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2016年春节,一直在外务工的龙品德回家后看见吉卫农场日益走向荒芜,不复往日的欣欣向荣。不忍看到眼前景象的他,下定决心要“抢救”农场,并在第二年承包了农场300亩地种植水稻。

6年间,他凭借着一股闯劲、满腔干劲,带领村民们发展水稻产业,所创立的“吉卫农垦”品牌间接创作社会效益超过5000万元,“吉卫大米”成为了乡亲们致富脱贫的“金米粒”。

龙品德在稻田里查看水稻长势。

开拓市场,打开“吉卫大米”的销路

时下,正是“农闲时节”,但龙品德却不愿停下来休息,他正忙着“跑市场”。“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了,一直待在吉卫不出去,我担心会被市场‘淘汰’。”他说道。

龙品德骨子里带有农民的质朴与执着,也正是靠着这种品质,他打开了自家优质大米的销售市场。

2017年,龙品德所承包的300亩地获得丰收。而在水稻收割前不久,龙品德不慎从3米高的路坎摔下,摔断了腰椎。医生要他住院休养3个月,可他一直惦记着家中即将收割的水稻,6天就匆匆地出了院。在家中仅仅休养30多天后,龙品德刚能勉强站立就张罗着下田收割。

然而大米种出来了,怎么卖出去又成了一个难题。首批收割的3000多公斤大米一直囤积在家中,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龙品德不善言辞,为了将囤积的大米卖出去,他硬着头皮干起了销售。他叫上朋友开车,拖着他带着试用装的大米到周边县市一家店铺、一家店铺的推销。对方不信任他的大米品质,他放下一袋米就走,让对方免费品尝。龙品德对自己的大米很有信心,他说:“吉卫大米在湘西州就相当于五常大米在中国的地位,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知道。”

这个看似笨拙的办法让龙品德迎来了转机,他拖着尚未康复的身体打开了市场。当年收获的20多万斤大米到第二年8月终于全部卖完,纯利润20万。

推广技术,种水稻种出“新花样”

农业一项从泥土中生长而出的产业,极其重视实践。

虽说毕业于农校,算得上是“科班出身”,但龙品德曾有多年没有务农。对于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龙品德要把过去所学“捡起来”,并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他靠着请教老师傅、拜专家,硬是“落下的功课”补上了。

他深知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支撑,不仅先后和湖南农业大学、湘西州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还针对农户种植水稻不能稳产高产的问题开展优质稻品种试验示范、绿色高效栽培、全程机械化生产等项目。

2018年,他还在花垣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建立了花垣县吉卫地区统防统治服务站,尝试在各类农作物上应用无人植保机。2020年6月,全省大面积爆发水稻卷叶虫害时,统防服务站损失率低于3.5%,效果显著。与此同时,无人植保机的应用也缓解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压力。

种水稻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要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唯有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

龙品德是一个懂技术、爱钻研的新型农民,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他改变了农户多年形成的种植习惯,并利用自己的机械设备推介社会化服务,机耕、机收面积约2000亩/年,实现了水稻从耕、收、烘干到仓储、加工的全程机械化运作,农户普遍稳定增产,增效达30%。

共同致富,让稻花香飘向千家万户

一家富不叫富,大家富才是富。尝到甜头的龙品德积极发动村民们一起种植优质大米。他带领村民们一起种植“吉卫大米”,先后培了8户种植大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脱贫致富。

一阵又一阵的稻花香“飘”向了家家户户,滋养出了致富的果实。

在推广种植的过程中,龙品德成立了吉卫农垦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以解决劳动力不足难题。为了解决农资等成本过高问题和产品销售难题,他组织大家抱团发展,通过集中购买农资肥料降低成本,通过统一售价、统一销售稳定收益。

正是在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过程,吉卫农场逐渐焕活了生机,面貌一新。

毫无疑问,龙品德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人。2021年,他接手了吉卫农场集体经济水稻产业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万元,增加230%。

渐渐的,龙品德的名号传出了花垣,走向了全国。

对于他来说,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模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对于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心中只有敬畏。

龙品德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但就是在他的努力下,他改变了自己命运,也改变了农场的未来与乡亲们生活。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的儿子,如果我能把这件事干成功,那么也能激励到其他有志向回归家乡、发展农业的青年。”对于未来,他说道:“我希望能够把我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模式推广出去,为打响‘吉卫’这个品牌贡献我的力量。”

THE END
1.农村生意机遇开设农资店的智慧之路一、农村生意机遇:开设农资店的智慧之路 在农村开设农资店,不仅是对农业生产的服务,更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投资。然而,面临的挑战也很多,从选址到设备采购,再到市场营销,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考虑和周密规划。 二、土地选择与房产成本 首先,在选址上,必须选择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地点,以便于顾客来访。同时,土地价https://www.l0dm1h3tk.cn/cha-ye-zi-xun/461364.html
2.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大措施缔造经销商“农资+”服务模式随着农资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议经销商以农资供应服务为主线,通过以下7大措施缔造“农资+”服务模式。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线上平台:开发农业服务平台,集农资销售、农技咨询、市场信息于一体,方便新时代的种植业主“一站式”获取所需资源。 http://www.pesticide.vip/zgny/yxcl/content/353c6e40-9958-4ab1-a8c3-c667cf76277d.html
3.电商产业前景行业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市场例如,美团电商在“美团好货”应用程序中上架了品牌自营店,商品由美团电商负责发货;抖音电商组建了酒水自营团队,并通过“直播+短视频”的形式,依托抖音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如今,电商行业的发展路径已经从以‘平台为导向’转向以‘用户为导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是突破电商业务流量发展瓶颈的破局之http://2844go.com/news/industry?num=1&size=30
4.巴东茶店子镇:社区干部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打开“云”销路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谭凤玲)“这个是手工编织的水果篮,原材料很环保,喜欢的朋友们抓紧时间下单!”6月27日,在巴东县茶店子镇店子坪社区助农直播间,社区干部谭远华化身“助农主播”,和居民们一起推销当地特色农产品。 “多亏了社区干部们,通过直播帮我卖了不少蜂蜜,感谢他们!”社区居民杜天龙乐呵呵地说。 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2819173.html
5.四川三农新闻网走进龙安柚母本园,在“龙安柚柚香柚甜直营店”群策村龙安柚专合社电商e站,当地柚农告诉笔者:“不愁卖,我们的柚子特别好吃!”近年来,龙安柚销售渠道通畅,果农通过直播带货、电商直销等方式把柚子卖到了全国。 “我们的大柚子好销,小个柚子也不愁卖,陕西西安、贵州遵义等地的居民特别爱吃小个头的柚子。2022年,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13.html?page=28
6.农资连锁经营农资赊账主要原因如何避免农资店铺赊账现象→摘要:目前不少农资市场严重的赊销现象是农资经销商的心头之痛,您知道农资赊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农资赊账的原因主要包括农资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经销商主动上门赊销、农资赊销已成为习惯、部分农民认为赊销农资能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有利可图3大方。如何避免农资店铺赊账现象呢?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 https://m.maigoo.com/goomai/14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