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忌氯农作物?为什么忌氯?氯是什么?施含高氯复合肥对辣椒有影响吗?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这里的'氯'主要指氯化钾及其他含高氯的复合肥料。它会对辣椒有一定的影响。

在农作物中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人们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一高并般土壤中氯离子较多时,它不利于农作物糖转化为淀粉,它会使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下降。比如在干旱地区的土壤中氯离子含量若达到0.05%以上,忌氯植物就会因根系中毒造成植株枯死。

土壤中的戚顷迹氯离子会对忌氯作物的幼乎段苗造成危害。忌氯作物主要是:马铃薯,白菜,辣椒莴笋,苋菜,苹果,葡萄,西瓜等,这些作物通常称为忌氯作物。

耐氯力中等的作物: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豌豆,葱,菜花,甘蓝,芹菜,草莓,甘蔗,柑桔,亚麻,葡萄幼苗,山楂幼苗等。

耐氯强的作物:水稻,高粱,谷子,棉花,红麻,菠菜,甜菜,番茄,油菜,水萝卜、黄瓜,茄子等。

因此,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氯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当浓度过高时,它又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会产生氯毒,可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产。所以需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

常用的含氮肥料有氯化铵(含氯离子66.3%),氯化钾(含氯离子47.5%),氯离子在土壤中的转化主要有:在酸性土壤中,氯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盐酸,能增强土壤的酸度,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里,残留的氯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氯化钙。所以,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溶解度大,能随水流失,而钙是形成土壤结构不可缺少的蚂信元素,钙盐流失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

1、因作物施用含氯化肥

根据全国对主要作物的耐氯临界值试验,综合产量和产品品质因素,将作物耐氯程度分为强耐氯作物、中等耐氯作物和弱耐氯作物3类。

(1)强耐氯作物土壤氧浓度达到600-8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1350-1800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水稻、麦类、玉米、高梁、谷子、棉花、红麻、萝卜、西红柿、销物雀甜菜、茄子和果树中的猕猴桃、香蕉、桃树等。

(2)中等耐氯作物土壤氯浓度300-6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亏早施氯量675-1350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亚麻、大豆、菜花、菠菜、蚕豆、豌豆、草莓、花生、苹果、山楂、甘蔗等。

(3)弱耐氯作物土壤中氯浓度<3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675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辣椒、大白菜、马铃薯、莴苣、油菜、烟草、甘薯等。

强耐氯作物施用含氯化肥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根据质量检测结果,氯对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籽粒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油菜、大豆的粗蛋白质和含量,对甘蔗、甜菜的含糖量以及蔬菜中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均无不良影响。同时蔬菜中施用含氯化肥还可降低蔬菜中硝态氮含量。

2因地区施用含氯化肥

含氯化肥应重点用在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或季节以及灌溉条件的地方。在多雨地区或季节,施用含氯化肥后氯离子可随水淋失,因而随肥料带到土壤中的氯离子不会因积累而引起“氯害”。在盐渍化土壤中,因氯离子含量较高应少用或不用含氯化肥。

3含氯化肥应早施深施

氯离子能抑制种子萌芽,降低发芽率和出苗率。所以含氯化肥应早施、深施,以便土壤吸附,氯离子被淋失,降低作物根层受氯害。作物根系大多集中分布在10-25cm土层内,因此,含氯化肥作基肥层施、条施、穴施应在8-12cm以下。

4含氯化肥制成复混肥施用

用含氯化肥与尿素、磷铵、重钙或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硝酸钾等肥料加工制成复混肥,不仅可减少氯离子的危害,而且氮、磷、钾配合施用,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氯离子的积累与年降雨量、土壤质地和种植制度关系密切,在干旱少雨地区施用含氯化肥,氯离子在土壤中积累较多,残留量高达30%-80%;在南方多雨地区,每公顷每季施氯量300-1450kg,5年中土壤中的氯离子也无明显增加。据研究,在降雨量为1500mm条件下,被认为是“忌氯作物”的甘蔗、甘薯、马铃薯,每公顷施氯量332-135kg,对产量和质量并无不良影响。

瓜果类、叶菜类、药材类等。

瓜果类:西瓜、石榴、葡萄、柑橘租启中、苹果、枇杷、芒果、草莓等。

叶菜类:莴笋、苋菜、菠菜、甜菜、番茄、油菜、水萝卜、黄瓜、茄子、豌豆、葱、大蒜、菜花、甘蓝、芹菜等。块茎类:马铃薯、甘薯、山药、莲藕等。

药材类:麦冬、黄连、三七等。

其他类:烟草、甘蔗、茶叶等。

1、大多数果树、蔬菜都是忌氯作物,其中危害较大的有: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橘、西瓜、桃树、香蕉。含氯化肥应优先施用于水稻、小(大)麦、油菜、菠菜、萝卜、豆弊山类、番茄等耐氯性强或中等耐氯的作物上;对耐氯性弱的忌氯作物,如莴苣、紫云英等一般禁施含氯化肥。旁租

2、氯对茄科作物也有一定生长影响,根据地域不同有区别。

3、白菜表面上不是忌氯作物,无不良影响表现,但是有一点我也搞不懂:施用硫酸钾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都会明显好于氯化钾。

4、烟草吸收一定量的氯有好处,但量极微,施用过多会导致烟草质量下降,口感发涩。

5、盐碱地不论何种作物,都不建议用含氯肥料,氯化肥施入土壤中分解后日积月累会导致土壤酸化,在盐碱地上使用加重盐害。

6、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抗氯性也有差异,如水稻品种之间,以杂交稻耐氯性最强,常规早稻耐氯性较弱。作物的氯敏感期多在苗期,如水稻在3~5叶期,小麦在2~5叶期,大白菜、小白菜和油菜在4~6叶期。因此,即使是耐氯作物,也要根据品种和生育时期对氯的忍耐性,决定是否施用含氯肥料,尽可能规避“氯害”。

THE END
1.哪些农作物是忌氯作物?其他类:烟草、甘蔗、茶叶等。1、大多数果树、蔬菜都是忌氯作物,其中危害较大的有:茶树、葡萄、https://iask.sina.com.cn/jx/sh/4P8i9QCZULjg.html
2.什么是忌氯作物?高氯对忌氯作物哪些危害?高氯对忌氯作物哪些危害? 什么是忌氯作物? 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 1. 耐氯强的作物:水稻、高粱、谷子、棉花、红麻、菠菜、甜菜、番茄、油菜、水萝卜、黄瓜、茄子等。 2. 耐氯力中等的作物: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豌豆、葱、https://www.360doc.cn/article/54891211_1111173491.html
3.不宜在忌氯作物上施用的是如下哪一种肥料?【改编—调整答案】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 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如下: (1)1 月3 日,向证券公司存出投资款2 000 万元,同日,委托证券公司购入乙上市公司股票50 万股,支付价款500 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未发放现金股利5 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5 万元,支付增值税0.075 万元,甲https://www.shuashuati.com/ti/1a6291e39e6d427f8ab8cb82e90f646e.html?fm=bd524bef360562a3784cbb115404a1f3b0
4.珍藏!史上最全肥料知识,一定不要错过!南方plus植物缺钼症状:新叶畸形,有斑点。散布于叶片上。生长不良,植株矮小,豆科植物缺钼会影响固氮,荚粒不饱满。 植物缺钼实例: (二)如何区分营养缺素病症与侵染性病害 (三)喜氯、耐氯和忌氯作物对氯的不同需求 喜氯作物——洋葱、菠菜、芹菜、甘蓝等 耐氯作物——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等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7/12/c6678996.html
5.氯化钾对农业的作用.氯化钾适应的农作物有哪些?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农业上用作钾肥(以氧化钾计含量为50—60%),肥效快,可用作基肥和追肥.但在盐碱地或对马铃薯、番薯、甜菜、烟草等忌氯农作物不宜施用.氯化钾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分子式为KCI,分子量为74.55,白色结晶体,易溶于水,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e69ba1d672b118038caaeca9f360d97a.html
6.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哪些?(五)含激素或激素类叶面肥料。 (六)含氯肥料(氯化铵、氯化钾、含氯的复混肥料)禁止在忌氯作物上使用。 (七)含硝态氮的肥料(包括硝酸铵、硝酸钾复合肥及含硝态氮的复混肥料)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相似试题 (简答题) 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哪https://www.examk.com/p/3713444055.html
7.硫酸钾复合肥有什么用硫酸钾复合肥适用作物→MAIGOO知识摘要:硫酸钾复合肥其实叫硫酸钾型复合肥,为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广泛地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其中包括玉米、花生、小麦、水稻等农作物,还有蔬菜、大蒜、烟草、大姜等经济作物,并且还适用于各种果树。特别是忌氯化物,硫酸钾替代氯化钾,成为良好的钾肥。 https://m.maigoo.com/goomai/197099.html
8.农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125例(种子/农药/植物检疫等)12、申办种子许可证要经过哪些程序? 答:种子法第21条和四川省种子管理条例第9条规定,申办种子生产许可证要经过如下程序: (1)商品种子生产单位或个人在播种前一个月向有关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种子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递交下列资料:单位负责人签署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表》;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情况介绍;主要技术人员资格http://www.hnzzxh.com/channel-news-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