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智慧——中国古代农具变迁史,你能认出几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业生产亦是如此。农业生产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农具,而农具的变迁也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一起来回顾农具的变迁史吧~

原始社会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换句话说,石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人类。

石斧和石犁作为上古神器,很好地完成了采果子、打野兽的历史使命。

夏、商、西周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农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开始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出现了五谷(粟、稷等)。人们已经懂得用草木灰以及其他一些肥料给农作物施肥,后期甚至出现青铜器。

那么,是什么农具支撑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呢?答案是石头、木头和骨头。它们只是稍微相互配合了一下,便出现了灌溉农具——桔槔。

虽然增加的农具品种不少,但总体来说,生产效率还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农具发生重大变革,彻底告别了一些简易的棍棒、绳子和石块。

铁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V字型铁犁头减少了耕作的阻力,铁插增加了翻土的深度,铁耨则可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连耞为后世长期沿用。

▽V字铁犁头、铁插、铁耨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类似的连耞,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村还依然在使用呢,这可是从春秋时期沿袭下来的,可以算是农具中的祖师爷啦~

秦汉至隋唐五代

在中国大一统局面形成的秦汉时期,农具也进入一个更高阶的阶段,变得具有“强复合型”特征,使用时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哒~

宋元时代

有了秦朝的辉煌,宋元时代的农具变更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一时期把重点放在了“动力学”上,进行了各种改进。改进了农具的动力和工作机的连接装置,用来提高效率。并且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改变工具的部件,加强了后端生产工具的使用。

一日可耕种20亩的耧锄,由麦笼、麦钐、麦绰3部分组合的收割作业农具,以及一机多用的“水轮三事”等,很聪明地借助了外力,更加了解了自然规律。据说,“水轮三事”一天加工的粮食可供一千多户人家食用。

明清时代

明、清两代的农具较之元代没有太大变化,发展比较缓慢,但某些农具仍有改进。

这期间我国北方出现了露锄,南方则出现了虫梳、除虫滑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反映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

此外,由于钢铁冶铸技术的发展,在农具部件的创造改进方面也有了较大进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农具的不断演变,对古代农业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就看看,咱们家中是否还有这些农具-----

翻土用的农具,有许多种。在其下方装上一块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犁地

碾子磨面或脱粒用的,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这种工具在电气化以前的中国农村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少用他了。

在磨面机还没有发明之前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就全靠他了。

辘轳(lùlu),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井上竖立井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用它提水省老劲了

纺车,织布工具,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

以前人们的穿衣棉被布料啥的全是由纺车织成的,一般家庭都会有的。

吹谷机,又叫吹谷风车,是一种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秸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

这种设备在南方使用比较多,一些稻米产区几乎家家都有。

独轮车俗称“鸡公车”、“二把手”“土车子”。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特别在北方,几乎与毛驴起同样的作用。过去的独轮车,车轮为木制,有大有小。小者车盘平;大者高于车盘,将车盘分成左右两边,可载物,也可坐人,但两边须保持平衡。

以前,能推上独轮车驮着媳妇回娘家那可是很体面的哦,绝不亚于现在开个奔驰宝马。

蓑衣斗笠,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

穿上它,下雨天不耽误干活。

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石臼是人类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的生产工具。在电气化生产以前,人类的谷物粮食主要是以这种生产工具加工成食品。

捶打的方式不一样了,但原理是一样的。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用水作动力的水磨。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

THE END
1.农具农具(1) 农具,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https://baike.sogou.com/v628381.htm
2.农具的解释农具的意思汉典“农具”词语的解释农具,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https://www.zdic.net/hans/%E5%86%9C%E5%85%B7
3.农具瓠子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豆篮1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豆篮2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米筛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手提箢箕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草木炭筛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竹笠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厨具篮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洗脚盆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箢箕1 农具 查看详情 查看 箢箕2 农具 https://nbb.scau.edu.cn/_t282/4762/list.htm
4.农具用品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京东JD.COM为您提供农具用品排行榜、农具用品哪个牌子好、农具用品十大品牌等相关资讯,从农具用品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便比较,为您推荐品牌农具用品,网购农具用品上京东,放心又轻松!https://www.jd.com/phb/12473f168d8f4254687b8.html
5.第一节农具二、播种农具 木耧:传统的播种农具.山地多用两条腿耧,川地多用三条腿耧。主要用于糜子、油料、高粱等的播种。构件较复杂,由扶手、耧腿、种籽箱、辕干、耧铧等部件组成,除耧铧铁制外,其余均为木制。用畜力牵引,川地每天可播种8~10亩,山地每天可播种4~5亩。木耧 镇压器:传统农具,俗称耧磙子。石制的两个http://dfz.shaanxi.gov.cn/sqzlk/xbsxz/sxdyl/yas_16203/wqxz/201004/t20100416_750346.html
6.古农具,景观水车,兴化市长龙古农具制造有限公司于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复古生态旅游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喜爱,大多数人选择了体验农家风情,感受田园风光的休闲旅游之路,正如此一种怀旧,观赏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古农具出现了,反映了中国四十年代原汁原味的田间风情,它比荷兰的风车更有情调。水车的设计继承保留中国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从它身上让人们看到江南水乡格调之魂,http://www.gunongju.com/
7.认识传统农具了解农耕文化——联盟小学劳动实践课程作业展(十)本周劳动作业主题——“认识传统农具,了解农耕文化”,快来瞧瞧孩子是如何大展身手的吧! 田间农具我知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工具,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农具不仅缩短了农民的劳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劳作效率。农具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农具的不断演变对古代农业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https://www.meipian.cn/4j7rlfd3
8.农具展示扁担: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其他用处:扁担在民间舞蹈扁担舞中,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扁担在书法中,可以用来形容横写的不好像扁担。钉耙: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犁头:耕地的农具。用畜力、人力或机器等牵引。因主部件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1494049.html
9.走近农具,走进农耕文化智慧德育中高年级的班级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减少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分别设计一种或多种未来农具。各小组或是上网查阅资料,或是询问走访他人,分工合作并共享资源。学生们基于传统农具与现代农具的不同进行分析,头脑风暴、脑洞大开,充分开放思维,凝聚智慧结晶,经由“个人创作—https://jyj.gmw.cn/2022-02/21/content_35531437.htm
10.小菜园常用农具小菜园常用农具: 一:长把锄头(中耕除草等)二:平耙(细致平地,平畦平沟耧草碎土等)三:小尖锄头(起垄,挖穴,划播种沟等)四:锰钢耙子(作平畦,垄地边等)五:短把小锄(高密度种植除草中耕)六:起苗器(栽苗起苗)七:铁锹(翻地,整地,平地,作高畦等)嗯,以上这些农具是我比较钟意使用的,平时小菜园的打理离不开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6691425/
11.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具的发明和使用(2)铚是最古老的收获农具。《说文解字》:“铚,获禾短镰也。”《释名·释用器》:“铚,获禾铁也。铚,断黍穗声也。”说明钰是专门用来割取禾穗的一种短镰,它是从原始农业收获工具石刀和蚌刀发展而来的,因此早期的铚就保留了石刀和蚌刀的形态。如河北省平山县灵寿城出土的陶铚范和云南省呈贡县出土的铜铚,其形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qita/391892.html
12.盘点:旧时农具(六)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盘点:旧时农具(六) 点击“蓝色”关注 香河方志 笸箩、箩、箩床都是在磨面时必不可少的器具。笸箩一般用柳条经过加工再用细绳穿勒而成,外有高起的帮。箩,最早称“马箩子”,它的帮是用木片围成圆形,但底部最早是用马尾穿织绷紧做成,用其缝隙可筛落粮食面粉,后来用细铁丝网子做成。箩床是用两根长方形木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6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