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农人”孙其信

“在建设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与之前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重大而有意义的话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2023年全国农林高校校长论坛上表示。

近日,在2023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全国农林高校校长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未来农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改革。

现代农业也可以是“高精尖”

谈到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认为,首先要了解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改变社会对农业的偏见,正确认识农业和涉农高校的学科专业,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考涉农专业。

“现代农业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可以是'高精尖’和'高大上’的。”多位农林高校校长呼吁社会进一步重视农业,了解现代农业。

“不少人对涉农行业还停留在早期的理解,觉得不去农村就不是涉农。实际上,食品加工、物流都是涉农,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在做农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很强烈。”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认为,简单看来纯学农学专业的学生人数比例在降低,但实际上农林高校是在为未来大农业培养人才。

面向未来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薛红卫分析,当前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有3个矛盾:一是人才需求多样化和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矛盾,二是职业规划多元化和人才培养单一化的矛盾,三是未来产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开放性和当前教学内容相对封闭的矛盾。

薛红卫建议,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要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以及学生未来3方面出发,将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对接,专业实习和未来就业对接,以此化解3个矛盾。

农林专业课堂教学模式需改革

“对未来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过去我们下功夫研究不够,改革力度也不够。”孙其信坦言。今年,孙其信在全校选了15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从怎么讲、怎么评、怎么考进行一次全新的“课堂革命”。

和孙其信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沈阳农业大学校长陈启军。作为校长,陈启军每年要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主题就是“农业科学是最尖端的科学”,希望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农业。

也正是从2019年开始,华中农业大学在全国首先开设了智慧农业这一交叉专业,通过生物技术、信息工程和工程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

李召虎介绍,新型智慧农业专业采取1+N+X的培养模式,“1”指智慧,该专业学生厚植智慧数字化这一基础,“N”指结合农业应用场景的方向,学生将来可以从事智慧育种、智慧植保等既有农业发展方向,也可以拓宽到“X”的发展空间。

多位农林高校校长表示,学科交叉是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经有27所农林高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开设了“智慧农业”专业。

科教产教融合培养“新农人”

当前,不少农林高校都在通过科教、产教融合进行人才培养。

“科教产教融合的关键是找准真问题。”吴普特认为,科教和产教融合如果能真正以问题为导向,不仅能够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认为,产科教协同的共同使命和愿景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共识,但难点在于可行的实施路径。

“大学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企业希望成果转化能立马看到效果,大学想要更高端的实验室,政府和企业希望建更务实的基地,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一样。”薛红卫认为,要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壁垒,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绑在一起,需要政府发挥核心作用,同时对这一创新机制要有包容度。

THE END
1.省农业农村厅张宏璞一行来校调研山农融媒12月4日讯12月4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宏璞一行来校,围绕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机械化推广等方面进行考察调研。学校党委书记徐剑波,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会见客人并介绍学校近年来办学治校发展情况。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玉玺参加活动。 http://zy.tohuiedu.com/news/detail?id=c5e79b745335401cb91e4d227773e79c1268
2.省农业农村厅张宏璞一行来校调研山农融媒12月4日讯12月4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宏璞一行来校,围绕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机械化推广等方面进行考察调研。学校党委书记徐剑波,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会见客人并介绍学校近年来办学治校发展情况。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玉玺参加活动。 http://www.huazhongzhiyuan.com/news/detail?id=83680cc61673403f90a9b0d428b9895e1313
3.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来滨调研战略合作协议工作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11月21日,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一行来滨州考察调研。此次行程旨在推进滨州市人民政府与山东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工作。市委副书记刘忠远陪同调研。 冷畅俭首先来到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地考察了园区内的无絮柳新品种培育、高钙富硒产业研发基地以及综合农业展示园区等。通过与相关负责https://finance.sina.cn/2024-11-22/detail-incwxaas0743228.d.html
4.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11月21日,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一行莅临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市委副书记刘忠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程鹏,市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赵福江,市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现代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健等陪同调研。调研组http://hsj.binzhou.gov.cn/index.html
5.吕嵩崧赴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调研学习9月23日至25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嵩崧率队赴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调研学习,就人才管理、学科发展和硕点建设等工作向区外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在沟通交流的同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 山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鲁毅陪同吕嵩崧一行调研。 http://www.bsuc.cn/info/1273/66340.htm
6.山东农业大学调研组来我市调研朱开国出席座谈会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王志冕通讯员汪珂)2月19日,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一行到齐河县,就组建小麦、玉米育种产业研究院进行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参加座谈会。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福祥,市政府秘书长王胜强参加有关活动。 座谈会上,朱开国说,德州市农业生产基础扎实,产业丰富多元,特别是齐河县坚持以工业化https://m.dezhoudaily.com/dzsz/p/1622442.html
7.青岛农业大学领导来山东农业大学调研共谋办学治校之道7日17日,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潘军率代表团一行21人来山东农业大学调研,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会见客人,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技创新、资产管理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进行深入交流,共谋办学治校之道。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金山出席活动,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主持座谈会。http://gxzsxx.net/html/2024/yxxw1_0718/2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