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相信大主播直播带货吗”。今年下半年的直播电商似乎笼罩在一股阴霾中,大主播高频翻车让不少人发出疑问。
经过十余年发展,直播电商从草莽时代中走过,大主播站在聚光灯下吸引全场目光,部分人的夸大其词、虚假流量、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给整个行业带来冲击。哪怕这种问题只是极少数存在,也逐渐被放大成直播电商行业的普遍现象,甚至让身处其中的从业者迷失方向。
9月底的中国新电商大会上,一份名单揭示了直播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208个“优质主播培育工程”首批优质直播间,选取出的是一批行业示范突出、公益带动有力、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正能量主播,其中有117个席位来自抖音平台,是官方认证的推动行业向新向好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份名单让人们看到,在大主播的光环之外,还有一批批具有优质内容创作力的主播们正盎然生长,他们以独树一帜的内容创作、严格把关的选品、有温度的互动逐渐在各个细分领域建立起影响力。“这是近年来监管、平台、产业上下游从业者多方努力,行业规范发展的结果。”一位直播行业人士向凤凰网电商表示,直播电商行业正在重新厘清本质价值——回归到内容本身,迈入优质内容为王的阶段。
第一部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得
像@秦巴奶奶灭霸爷爷这样的案例并非少数,抖音平台上,@黔东农仓、@玉凤鸣、@幺妹木木、@土爷驾到生鲜旗舰店等一大批专注于农产品的主播不断涌现,助力贵州、甘肃、广西、云南等省份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出圈”,让广大农民实现线下丰收、线上增收。抖音电商“金产地计划”“山货上头条”等项目也在助农富农方面切实起到作用,近一年,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出了农特产品71亿单,平均每天有1740万单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不止于乡村振兴,短视频覆盖千行万业,抖音平台也孕育出更多优质主播在非遗、老字号、图书出版、绿植等众多领域发光发热,以优质内容推动社会多元健康、助力消费市场回暖的重要力量。
第二部分:构建好内容到好生意的循环生态
提起直播电商,大众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总是激情主播、吆喝叫卖、低价销售等场面。但随着直播电商的主战场转移到抖音等以内容为核心的短视频平台后,内容和形式也在逐步丰富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内容链接到一起,逐渐展现出多元而真实的社会,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构建起一个有很强生命力和演化能力的生态。
农产品赛道,内容同样可以别出心裁。@甘肃胖娃娃在助农的主播张明霞直播时不化妆、不开美颜,虽然被调侃“黑胖土”,但朴素的面容、憨厚的笑容和踏实肯干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无美颜也将水果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出来,极大提升了直播间的信任度。@王静(农村生活记录者)在镜头前展示着如何利用随处可见的玉米芯、秸秆种植菌菇等作物,时不时还会介绍各类产品的销售渠道、时令价格、灾害应对等农资农讯,不仅展示了乡土优势,还把农技知识“零售”出去。
在刚刚结束的抖音电商作者盛典上,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透露,平台今年进行了流量机制升级,将流量池分为“内容池”和“交易池”,其中“内容池”占据着抖音上绝大多数的流量,也是在交易流量之外,平台的电商作者可以获得流量增量的新机会。
好内容催生好生意,就会吸引更多创作者投身进来,以内容能力推高商业经营的增长空间,同时,好生意也反哺内容、滋养生态,形成良性循环。抖音电商数据显示,目前已经累计超过1200万的电商作者,每月超过2亿条短视频内容和900多万场电商直播,GMV破千万的电商作者增长了52%,万千创作者和平台实现“双向奔赴”。
第三部分:托底的风会越来越稳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销售模式,是当前流量经济的典型缩影,尤其是在当下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合规治理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外,平台也应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主播入驻和审核机制,对主播的资质、信誉等进行全面的动态评估,加强对直播电商的全链条监管。
以抖音为例,去年9月开始,为有效评估主播的直播健康情况,抖音推出健康分体系,并根据分值不同对主播账号采取阶梯管理措施,倡导主播发挥正向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还设置升级了预防未成年人直播消费的巡航和拦截机制。针对细分行业,抖音电商曾发布关于规范化妆品网络经营行为的倡议书,带头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推动行业自律。
一系列“组合拳”不仅让直播电商行业“良币驱逐劣币”,也让清朗的内容创作、真实的商品展示、严格的商品把控等在抖音平台蔚然成风。
高速发展中的行业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这并非坏事,“慢”下来更能重新思考直播电商的本质——提升内容质量,坚守诚信经营,实现从“流量为王”到“内容为王”的转变。这个过程势必如大浪淘沙般洗走那些只想赚快钱的短期投机者,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深耕内容建设的企业和个人,才能脱颖而出,长久屹立,真正推动直播电商行业走向更繁荣、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