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分析论文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热点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会计学;共词分析;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一)数据采集

在知识群3中,管理会计、会计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会计盈余等高频关键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3的中心是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和会计盈余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公司内部治理状况(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知识群中的研究热点有3个:(1)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对成本控制问题是研究的热点。(2)会计盈余。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直接的矛盾一直是现在财务会计理论争论的焦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问题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空间的遏制作用等问题都是研究的热点。(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控制是研究的热点。

三、结论

从对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学研究里最常出现的关键词是会计准则,其次是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内容。从共词知识图谱可以看出,会计学论文主要集中在三个知识群,第一个知识群的研究热点都是围绕着新会计准则,第二个知识群是以会计政策和形式的选择为中心,第三个知识群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热点研究。会计准则给予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了信息质量。所以第二个知识群是第一个知识群和第三个知识群的连接和过度。

上述研究大致勾勒出我国会计学论文的研究热点,揭示出知识群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会计学研究里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问题,从信息的披露到信息的形式和质量,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和无穷性,未来仍然可以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其次,会计的研究紧紧围绕会计实践,这从围绕准则的研究可以看出,有理由推测以后的会计研究仍然会遵循这一原则;最后,对前沿的课题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所做的研究仍不全面,这意味着未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当然由于cssci并未能全面搜集我国会计学的论文,以及与国外会计学论文的研究热点相比,我国会计学的热点是否紧跟前沿,都是今后仍需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3).

[2]刘则渊,王贤文,陈超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

[3]李长玲,翟雪梅.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科学,2008.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第一、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它实际上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确定论文论述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合适的论文选题。

第二、毕业论文的写作一方面是对这几年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对同学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全面考察。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既要考虑论文涉及的层面,又要考虑它的社会价值。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一)专业性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从那些学过的课程内容中选择值得研究或探讨的学术问题,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达不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我们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选题当然不能脱离这个大范畴,而且在限定的小范围内,也不能脱离工商管理、企业经营去谈公共事业管理或金融问题。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任何现成的学说,都有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就是选题的突破口,由此入手,是不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二)价值性原则

(三)可能性原则

三、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第二、追溯验证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先有一种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同学们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方向、题目或选题范围。这种选题方法应注意:看自己的“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千万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知识迁移法。通过四年的学习,对某一方面的理论知识(经济或者法律或者其它)有一个系统的新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对旧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更新。在此基础之上,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来感应世界,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往往会激发同学们思维的创造力和开拓性,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1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2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图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运筹与管理

表4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问题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4)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中国期刊网:cnki.net/[DB/OL].2001.

[7]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

[关键词]

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1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目标的确立

3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基于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在所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

3.1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

4结语

以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堂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吸取新信息和新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引导学生去阅读、观察、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保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创新性;研究

一、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缺乏创造性的原因

根据调查表明,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毕业论文的题目和英语专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得体的礼貌”、“日本的茶文化”等。第二,选题的题材过于单一和传统。大多数的学生多是选择文学类的题材作为自身选题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分析,在毕业论文中更是十分普遍。例如,关于世界名著《呼啸山庄》,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只是简单地将题目设计为《呼啸山庄人物分析》或是《呼啸山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借用别人的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局部修改,再次套用,缺乏自身的思想和观点。第三,题目设计没有立足于实际,过于空、大。

二、提升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创新性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

(二)专业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方面,其创造性还有待加强。本文简单地对一些方法进行了介绍。但是,对于强化毕业设计选题的创新性还有许多方法,需要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创新,从而更好地提出问题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

作者:王连双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CSCL;关键理论;研究热点;研究前沿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010-07

在知识可视化研究领域,图书情报学科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科学计量学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当今知识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分支。这方面国际上公认走在最前沿的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本研究采用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II,应用其绘制CSCL知识图谱,提取关键节点文献,并运用其“突现词”探测与“主题词”聚类功能分析国外CSCL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中心度和被引频次相对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可能成为网络中由一个时段向另一个时段过渡的关键点。”在Citespace分析中,一般以“中心度”来作为节点在网络图谱中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在文献共引网络谱图中,中心度大的节点文献往往被视为具有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起到知识“拐点”作用的关键文献。通过梳理分析某知识领域的关键节点文献的演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该知识领域核心理论的演进路线。

酝酿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情境学习、社会共享认知等理论的提出为CSCL的酝酿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知网

维吾尔语言作为古老语言一直牵动着国内外的研究人员。虽然维吾尔语言没有成为轰轰烈烈的研究热点,但维吾尔语言的各个阶段不同级的研究没有停止过。从维吾尔语言在最近(2013-2015年)3年的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维吾尔语言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外的维吾尔语言研究主要表现为维吾尔文古籍文献方面。

在近几年内,在德国、俄罗斯、荷兰、瑞典、美国等国家有关学者对维吾尔文古籍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观察最近三年的研究成果,德国学者OliverCruff带头,kyokoMaezono,WalfgangLipp,DorpalamDorj,GoroochinGerelmaa,AysimaMirsultan,RekaStuber,ByambajavTowshintogs,XieyanLi整理的《五体清文鉴》中的满语、藏语、蒙语、突厥语、汉语索引2013-2014年陆陆续续出版。

德国美因茨大学的教授LaszloKaroly(伊斯兰中世纪突厥文医学文献研究),2014年Brill出版社出版。该专题研究中LaszloKaroly教授从文献学角度来对比不同版本的三个文献及其转写、注释、英文翻译、词典、词汇索引。此外教授2014年《TurcologyandLinguistics》期刊上发表(突厥语伊斯兰文献中灵验的祈祷词)。德国柏林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学研究所的研究员AbdurishidYakup教授(回鹘文佛教文献及其翻译研究),2015年德国出版。国内外合作艾尔肯艾热孜,ErhanAydin文献研究》,2014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国内研究状况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语言学领域内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使我国语言学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维吾尔语言在内的语言研究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通过梳理近三年(2013年-2015年)期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已经从单纯的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面向了一个综合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一些综合性学术刊物上可以找到具有一定体系性和动态性的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论文。

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研究领域,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是一支重要的支持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方向。现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社科基金项目走进20余年辉煌岁月,在记录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平台。通过近三年以来立项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来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侧面理解到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基本概貌及其发展过程。主要从立项情况,公开期刊发表的论文来阐述维吾尔语言的研究状况。

二、近三年维吾尔语言研究项目立项情况

(一)项目横向分布

近三年立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语言学研究项目857项,其中维吾尔语言研究立项项目21项,占语言学项目的2.45%。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7项,西部项目3项。

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近三年维吾尔语言研究立项的项目9项,站语言学项目的1.40%,其中规划项目2项,青年项目4,交叉学科项目3项。

(二)项目主持人

对科研立项所属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状况和项目立项排名情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基本上集中在新疆的各高校,近三年新疆师范大学一直保持每年两项项目占在首位,中央民族大学每年一项项目排在第二,新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年两项项目排在第三,其他高校基本上三年一项目。

而教育部项目主持人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三年三项项目排在第一,喀什大学三年两项目排在第二,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三年一项项目排在第三。

(三)项目内容布局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内容

近三年以来有关维吾尔语言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涉及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文献及文献语言等学科内容。各学科立项项目在内容上有不同的分布,其中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占比率最高,其次语言本体、文献研究。应用语言学4、2、0,社会语言学3、2、1,现代语言本体0、3、1,古籍文献语言研究1、2、1。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集中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语言对比两个两面。计算机语言学4、2、0,语言对比2、0、1。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接触及影响、语言调查等两个方面。语言接触及影响2、1、0,语言调查0、1、1。语言本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其中语法研究一直研究热点,语音1、1、0,词汇0、0、1,语法1、4、1。

2.教育部社科基金

统计表明,近三年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维吾尔语言研究热点也同样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等方面,应用语言学2、2、1,语言本体2、1、0,社会语言学1、0、0。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集中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语言对比两个两面。计算机语言学1、2、1,语言对比1、0、0。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接触及影响、语言调查等两个方面。语言接触及影响1、1、1,语言调查1、0、0。语言本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其中语法研究一直研究热点。语音1、0、0,词法0、0、0,句法2、2、1。

(四)立项逐年下降

从三年发展角度看,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关于维吾尔语言方面立项项目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国家社科基金近三年立项的项目分别8、9、4,尤其是2015年下降到一半。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立项的项目分别5、3、1,逐年下降,2015年只有一项项目立项。近三年内西部项目、边疆项目、新疆项目中没有立项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项目。

(五)项目类别分布不均

通过分析统计结果可以得知,目前无论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还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所立项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的项目,在项目类别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即所立项的项目中国家社会基金项目集中在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西部项目比立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数量则非常少。

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而言,集中在规划项目和青年项目上。相对于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比例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如果后备力量不足或缺少有力支持和培养的话,将来可能无法实现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六)我国各地有维吾尔语言项目主持人

通过这三年的立项的该类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的统计和排名,我们发现,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方面立项课题单位,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师范大学(6项和3项),其次中央民族大学、喀什大学。

(七)研究领域不平衡

然而,与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立项的项目中维吾尔语言本体研究的项目比较少,项目少的原因很多。除了研究实力,研究人员数量等有一定的关系以外,主要还是大家语言本体的研究重视不够。

三、公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论文方面:以近三年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刊载的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主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近几年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主要成果,试图发现当前我国维吾尔语言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公布论文来看,关于维吾尔语言的论文分别19、46、119,数量逐年增加。

统计表明,近三年间网上公布关于维吾尔语言研究的论文中,研究热点也集中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本体研究等方面。应用语言学研究14、26、58,社会语言学研究3、5、27,现代语言本体研究1、9、20,文献及文献语言研究1、5、6。

语言本体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语音0、4、9,词汇5、7、11,语法14、33、95。

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概况以下几点:

第一、从历时发展角度看近三年公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

第二、从单纯的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面向综合的研究领域。

第三、出现新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传统语言学方法以外,学者们从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新的角度来研究维吾尔语言。

第四、冷漠区逐渐变为研究热点。之前语音学设备问题、人员水平等原因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和研究。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语音学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力。

第五、比较语言学角度除了对比外,维吾尔语言同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塔吉克语、日语、意大利语等语言比较并找出共同点、异同点。

第六、随着国家重视维吾尔语言人才的培养建设,先后呈现出较多关于维吾尔语言教学研究的论文。

四、总结

总之而言,当前语言学研究的四大转向。

第一,语言学研究从词、句等语言内部结构体系研究转向为词句的语篇、实际的言语行为等层面的研究。

第二,从形式取向转向功能取向。在语言学研究的过中,一直存在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形式主义者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形式系统,主张从语言结构的内部寻找语言现象的解释,从而建立一种能表现人类普遍语言知识的形式化理论模型。功能主义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实现交际功能的手段,主张把语言放到使用语言的实际环境中,联系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来解释语言系统的语言表现形式。功能主义注重语言的社会层面,重视语境、语用和功能的因素,侧重对语言结构变异的描写和解释。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知当前我国语言学研究主要趋于功能主义取向。

第三,语言学“人文主义”兴起,使得语言研究从语言本身研究转向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意识形态的研究。近年来,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话语研究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得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所提倡的“科学主义”受到挑战。这些学科都认为,“语言不仅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要表达言语的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这种语言学人文主义思想将会在未来的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四,从单纯的语言研究转向跨学科综合研究。当前语言学研究更倾向于跨学科发展,力求与不同学科建立联系,以解决种种复杂的语言问题。笔者虽然将上述语言学研究进行了人为的划分,但显然这些学科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研究是交叉进行的,如本文提及的学者们分别从功能、认知和意识形态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语篇、语言变异或翻译策略等问题,以及运用网络技术发展了语言习得或二语习得的手段等都体现了语言研究的跨学科性。

五、维吾尔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队伍的不足及其的水平问题

维吾尔语言研究队伍不足。

对策:扩大研究队伍并提高他们的水平。

(二)维吾尔语言研究中缺乏理论的多样性

现代语言学由数学、数学逻辑、计算机的影响而产生的,这要求语言学家掌握关于数学、数学逻辑、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现在从事维吾尔语言研究的大部分人纯粹求教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现在语言学的先进理论运用维吾尔语言研究出现不少问题。维吾尔语言研究比汉语语言学、外语语言学研究差别很大。不论跟上国际轨道,还是国内的需求,不得不利用先进理论。

对策:维吾尔语言研究毫无疑问地应从先进的理论中吸取营养,但必须符合自己的条件。我们应借鉴西语的研究成果,开拓思路、对维吾尔语言进行深研究,建立维吾尔语言的多样理论体系。

(三)维吾尔语言研究不平衡性

1.维吾尔语言各时代的研究不平衡

看近三年的研究成果来观察古代维吾尔语近三年4、5、4,近代维吾尔语7、9、6,现代维吾尔语19、49、119,侧重于现代维吾尔语言研究,但是碑铭文献、古代维吾尔语言、察哈台语(近代维吾尔语言)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2.对语言组成部分的研究不平衡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组成部分,通过近三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维吾尔语言语法研究取得不少的成绩。词汇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被当作一本《维吾尔语言词汇学研究》书,其词汇学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

(四)提倡创新

评价某种课题的时候,主要看有没有创新点,所以在学术研究中新理论、新方法、新资料都是重点。在维吾尔语言研究中,我们要注重增强创新意识。

六、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的维吾尔语言研究,我们认为总的趋势是多样化,即多视角、多层面、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具体而言,维吾尔语言研究将会在形式主义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社会语言学、功能语法、语用学、语篇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等形式出现的功能主义取向。

在研究方法上仍然是定性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人文性与科学性并重。在实际应用方面,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语言学研究特别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便利条件。一方面网络技术为语言习得创造一个仿真的可操作性虚拟空间,另外,语言学将为网上语言信息的自动处理,如自动检索、机器翻译等提供更有用的语言知识模型。

维吾尔语言跨学科研究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语言学领域内的学科交叉性仍是主流趋势,如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分别作为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语言进行多层面的阐释。

(二)维吾尔语言会更加广泛地与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社会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结合。

在研究对象方面,我们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近三年的维吾尔语言研究以现代维吾尔语言为主。古代S吾尔语言(回鹘语)文献国外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出现返回的现象。对近代维吾尔语言(察合台语)由于语言成分复杂等原因没有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注意力。今后的除了创新方法研究现代维吾尔语言外,可能察合台文献成为研究热点。

相信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维吾尔语言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必将在学术界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1.1研究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2.2研究结果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体育文献计量;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

AnalysisoftheseswrittenforaMasterofSciencedegreeinthehumanmovementsciencespecialtybetween1999and2009inChina

LINHua,XIAXue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Keywords:sportsbibliometrics;humanmovementscience;thesiswrittenforaMasterofSciencedegree;China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体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1]。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可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3类[2]。其中基础性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类,而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又常被归为一类,以“应用研究”统称[3]。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4]曾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2年以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是以生物学传统的动物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技术动作分析等微观实验研究为主,而近些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逐渐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蛋白质组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等,在运动性心脏、骨骼肌以及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从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向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系统整体观点来综合宏观和微观研究,依托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论文有509篇,占54.85%,应用性研究论文次之,有327篇,占总数的35.24%,而开发性研究和纯基础性研究论文数仅占8.19%和1.72%。

结果显示,纯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选题较少,虽说运动人体科学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的属性,但其本身还是存在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只有各研究类型均衡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步。因此,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这个特殊科研群体中,应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来看,研究内容丰富,选题方向多样,能够体现当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新问题。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传统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呈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如低氧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高原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监控、人体功效学、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体育工程学等。

2002年以前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机能、疲劳与恢复、营养、激素及内分泌、机能评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训练、代谢方面的论文分别有7篇和6篇[5],而现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高原训练和代谢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传统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同时还有些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增加,如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纳米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医保健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等。不过,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自由基生物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已应用于运动人体中,但硕士学位论文中还甚少涉及。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6]。交叉和综合选题成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普遍现象,不仅涉及到同级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交叉选题,还涉及到同级学科之间和跨学科之间的交叉选题,使研究课题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拓宽研究视野,突破思维局限,敢于创新呈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根据研究目的所选择和组成的客体,本文通过对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208篇,占22.41%;以军人、老年人、患病者等为研究对象的有104篇,占总数11.21%;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有67篇,仅占总数的7.22%。

由此可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最多,而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选择的群体相对广泛,选择研究对象最多的是运动员,其次是大学生,少年儿童相对较少。

3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门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利于该科学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科学研究的进程,作为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研究方法手段发展也是分不开的[7]。从本文分析的硕士学位论文看,大部分论文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范围研究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实验法,这也符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特点。而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8]不同的是运动人体科学论文的研究习惯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数理统计为依据,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为辅助研究手段进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研究。

从质与量的角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比较、归纳、分类等的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及运用数理统计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发现,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学位论文占总数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别占82.27%、80.53%、70.15%。结果充分体现研究论文多以定量数据分析为主。

4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

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为生物学、医学的一门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讨生命奥秘、人类疾病机制及治疗等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人体科学与生物学、医学一样,同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单从研究对象选择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多以动物实验为主,大多数运动机制是在动物实验中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基因表达形式也逐渐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

纵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和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多从研究人类运动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研究合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

除了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外的519篇论文中,研究成果与竞技体育有关的论文230篇,其中基础性研究63篇,应用性研究119篇,开发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运动员身体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新技术、特殊仪器应用于运动员训练等。如低氧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0篇论文与低氧训练的机制及应用有关。

从多维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既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的最好尺度[9],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除服务于竞技体育研究范围外,在全民健身范围内,人类健康与健身运动领域也应得到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必将接受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将体育纳入“一级预防”的“预防医学”框架之中。在我国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10]。在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与群众体育有关的研究有115篇,占总数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研究,各种力学负荷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现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与体育运动保健的研究,人体体质健康状况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运动健身的特点与方法,运动与营养膳食处方的指导等。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少年的增长比例更大,成为儿童时期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学校体育也成为现在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学位论文的研究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运动对学生生理机能评定、体育院校学生专项教学训练素质等。

5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多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纯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比例相对较少,选题方向不均衡,但随着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日益发展,创新性研究课题也将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的必然趋势。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模型为主导,继承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的研究模式,但为了能更好在体育运动领域发挥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体实验将是运动人体科学应用于运动实践的突破点。在设计实验,采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成败的关键,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应重点考虑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相结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实验研究与定量分析法为主流验证结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综合方法应用将在今后运动人体领域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将成为体育领域科学研究的重点。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分析来看,其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价值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竞技体育范围内,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相对较少。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瑞元,周越.体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现状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1-1445.

[4]贝尔纳JD.科学研究的战略[G]//科学学译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张瑞华,朱晗,张哲,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32-1234.

[6]张雪霞.从学位论文选题的跨学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13(1):88-91.

[7]黄翠,藏威,李国金,等.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7):1367-1370.

[8]方千华,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2):127-130.

作者:严辉文

比如某地教育部门推出的“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无论是对发明创造作品、信息技术作品还是文字作品的要求,几乎都类似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作为配套措施,这项活动对于初中毕业生的优秀作品还有升学加分奖励。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公示获奖的作品中,大多以文字类为主;而这些文字类作品中,又以与同学们最为熟悉的学校生活、学生心理、校园建设、青春期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等等无关社会热点的问题为主。有些得奖篇目一看题目就大得吓人,比如某年度获奖作品曰《中国动漫现状之分析》,别说本科生,我看足以吓趴研究生。

看到川大新闻系本科拟取消毕业论文,一些地方还在竭力鼓捣中小学生搞加分论文式的“创新素质”,只有徒唤奈何了。奈何?奈何?

【热点考题链接】湖北黄石卷《文明,与世界相拥》;湖北随州卷《“互联网+”向我们走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用“动商”诠释校园足球》;湖北黄冈卷《“看脸社会”的悲哀》;黑龙江绥化卷《为“小人物”的杰出喝彩》;四川资阳卷《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湖北襄阳卷《义重情深的恩赐》;广东广州卷《地铁客的风格》。

【真题再现】

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

文/李浩燃

②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

③无论是出境旅游的不良行为被媒体打“差评”,还是公路上的违章驾驶、危险飙车等,许多不文明现象,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④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雕塑照相等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被列入“黑名单”,便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惩恶扬善、久久为功,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防止“破窗效应”,变压力为动力,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为自觉与生活方式。

⑤从不文明到文明,从文明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自然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一味批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更当以每一次问题暴露为契机,优化管理方式、加强机制构建,真正从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明建设,依靠“制度文明”稳步提升“公民文明”,不断推高全社会的文明水位。

⑥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它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剂,则是更高境界。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⑦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

(选自2015年5月1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前三段列举众多不文明现象有何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边横线处按例句的结构样式仿写一组句子,使其上下文连贯。

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你的文明,或许,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这里的“短板”指的是公民素养的严重缺失。

D.为了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游览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

(2015年四川资阳中考题)

(参考答案见下期二、三版中缝)

【名师解读】

答题策略:

第1题考查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解题时可以采用标题判断法、位置分析法和论据分析法。本文标题“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表示明确的判断,是紧扣论题“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而亮出的主张,所以标题便是中心论点。

第2题考查分析议论文中关键段落作用的能力。前三段属于“提出问题”的部分,一般而言,这一部分具有引出话题或观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作为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本文前三段列举不文明现象的作用,可以从这些角度考虑。

第3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解题时,应从句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考虑。在句式方面,要与“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一致,其句式特点为动词+后置的状语;字数要与其相等或接近。仿写内容,要围绕“一点一滴的践行”“迈出坚实步伐”“知行合一”等来答。

第5题考查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一部分有其各自的作用,分别是:提出论点或论题;运用论证方式证明论点;深化总结中心论点或发出号召等。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明确层意的基础上,明确各部分的作用。组织答案时,采用以下模式:首先,作者采用……方式提出论点或论题;然后,通过……论证方式论证论点;最后,深化了论点或者号召人们……。本文①―③段为第一部分,在列举不文明现象基础上提出论题;④―⑥段为第二部分,摆事实讲道理,指出提高公民素养的措施的重要性;⑦段为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论点。将其归纳整合,组织答案即可。

错答探因:

上述真题中第2、5题失分较多。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THE END
1.休闲农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再次,休闲农业是推广绿色生态理念的一种途径。现代社会面临严峻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而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大规模化、高机械化生产方式有关。在这个过程中,休闲农业倡导的是低碳环保型生产方式,它鼓励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如无公害作物栽培、生物肥料应用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生态系统整https://www.gntpr.com/ke-yan-jin-zhan/81821.html
2.休闲农业追逐田园风光的现代生活方式什么是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一种结合了旅游、娱乐和农业生产的新型经济活动形式,它旨在通过参与农村生活和劳作,帮助人们减压放松,同时也为当地社区带来新的经济收入来源。这种模式下,农场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粮食,而更像是一个提供体验的地方,让人们可以亲近自然,感受乡土气息。 https://www.tqddswnp.cn/te-zhong-yang-zhi-zi-xun/286764.html
3.休闲农业体验将旅游和乡村生活结合起来休闲农业类型概述 观光种植园 - 这些园区通常以其美丽景色吸引游客,提供一个放松的心理环境,让游客可以在其中散步、摄影或品尝当地新鲜果蔬。 体验农场 - 例如有机养殖场、羊牧场等,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田野工作,比如收割作物或者帮助喂养动物。 生态公园 - 这些公园通常包括森林、湖泊和其他自然资源,可以供游客进行徒步旅https://www.9lb79xu0.cn/yao-cai-zhong-zhi/550407.html
4.探索休闲农业体验田野的悠然与生态的回归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追求高质量生活方式成为时代潮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概念源于将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旨在提供一个既能享受自然风光,又能亲近大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人文景观。 休闲农业中的特色农产品开发 特色农产品是指通过保护和利用本地传统种植技术、品种等特点所生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这https://www.7100dz0s2.cn/shui-chan-yang-zhi-zi-xun/539702.html
5.休闲农业什么是休闲农业物联网百科休闲农业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农业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那么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如何?我们又该如何推动其发展呢?下面就让我们展开具体分析。 一、什么是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综合利用农村的资源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体验等多项需求的农业经营活动,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98.html
6.休闲农业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公布!具体有哪些地区?有哪些特点?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1年首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那具体有哪些地区?有哪些特点呢? 一、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有哪些特点? 1.特点一:县域资源特色鲜明 兼具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农业产业资源等资源多样性特征。 https://m.tuliu.com/tags/1409.html
7.公民科学素质7.什么是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两大类。农业自然资源由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组成;农业经济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有关的经济技术条件。农业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 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8.防汛防台抗旱小知识10、江河有哪些特征水位? 江河的特征水位主要有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分蓄洪水位等。 警戒水位:指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到堤防可能发生险情的水位。通常,有堤防的大江大河多取决于洪水普遍漫滩或重要堤段水浸堤脚的水位,这是堤防险情可能逐渐增多时的水位,也是防汛部门规定的各江河堤防需要处于防守戒备状态的水位。到达http://ghzy.hangzhou.gov.cn/art/2019/9/19/art_1228962800_39123663.html
9.乡镇发展趋势样例十一篇设立品牌农业办公室,明确职责任务。重点解决企业部分农产品“有名无牌”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培育注册市场前景较为广阔、美誉度较高的当地品牌。同时,积极地整合农业资源,在离城区较近的农村,发展休闲农业,探索以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经营,先发展起示范园,建立“休闲农庄”,吸引城区人自己种菜吃,变成城里人的周末休闲菜园。https://www.sfabiao.com/haowen/42551.html
10.休闲农业发展现状12篇(全文)发展休闲农业, 切忌跟着别人后头跑, 要注意凸显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这样才能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正是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游人的青睐。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 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分为四类区域: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 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 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9gkh2h0.html
1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调查(通用8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我市地处重庆、达州、南充的金三角中心,丰富的山水资源,秀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形成了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e3m3c1l.html
12.休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休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与农村之体验的新兴产业。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https://www.shuashuati.com/ti/173255931a804fa09258fb995008d15b.html?fm=bdbdsde9866ee9bf672d3441dd126b0773d46
13.南昌县并涌现出了凤凰沟风景区、湖光山舍田园农庄、国鸿生态园等一批先进乡村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全县已有国家3A级景区一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大型农家乐11个,垂钓基地和小型农家接待点更是遍布各个乡镇,全县凤凰沟风景区已入围江西省新十大景区20强,黄马https://baike.sogou.com/v92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