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元宵(卷帘格,打杂志一)----夜聊
元宵前后(打柔石小说一)----二月
最早的一条完整的灯谜
谜面: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打一词)
谜底:绝妙好辞
一个人丁(打一字)奇
良家子一诺千金善男信女
雁阵斜飞多变化不乏其人
母后登基成大典堂而皇之
年年岁岁花相似---花容依旧
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
六神无主
拍一个巴掌。
(打一地名)五指山
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成语)
不同凡响
一年四季花如锦(打一地名)
长春
千年古屋(打一现代作家)
老舍
满载而归
喜上眉梢(打一字)声
偷竹子(打一成语)
做贼心虚
两分有效
老来还乡(打一中药名)
当归
梨花片片随风舞(打一书法名词)
飞白
新春佳节话元宵(报刊名)
半月谈
方正集团
赶制元宵闲不住(常言俗语)
忙得团团转
元宵出门赏灯(常言俗语)
外行看热闹
婚期定在元宵后(成语)
喜出望外
煤球和元宵一样(成语)
混淆黑白
二、中国经典谜语
1.目字加兩點,不作貝字猜(繁体字)賀【宋?王安石作】
注:将“目”“加”和两个“点”合成“賀”。下句提示不能猜作“貝”字,因而避免了多底。
2.貝字欠兩點,不作目字商(繁体字)資【宋?王安石作】
注:将“貝”“欠”和两个“点”合成“資”。下句提示不能猜作“目”字,使谜底具有唯一性。
3.一人立,三人坐;两人小,两人大;其中更有一二口,教我如何过(繁体字)儉【宋?王安石作】
注:“一人立”扣“亻”。“三人坐,两人小,两人大”是说明三个“人”中,放在右下部的两个是小的,放在上边的一个是大的。“其中更有一二口”,点明了“儉”字右半部中间有“一”和两个“口”。最后一句“教我如何过”是提义,意谓过日子要懂得节俭。
4.左七右七,横山倒出。(繁体字)婦【宋?王安石作】
注:左边一个“七”,右边一个“七”,正好拼成“女”字。“山”横放是“彐”。“女”“彐”与倒过来的“出”构成谜底。
5.研犹有石,岘更无山。姜女既去,孟子不还(文具部件名)砚盖【宋?苏轼作】
注:首句是说“研”还剩下“石”。“岘”无“山”,剩下“见”。“石”与“见”组成“砚”。“姜”字中的“女”去掉,留下上半部。“孟”字中的“子”不归还,余下“皿”。“姜”的上半部与“皿”组成“盖”字。
6.若叫有口便啞,且要无心为惡。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棱角。(繁体字)亞【宋?陈亚作】
注:首句点明“亞”添上“口”,可变成“啞”。次句指出“惡”减去“心”,也可变成“亞”。第三句点明“亞”字中间是空的。最后一句是对“亞”字上下左右都有角的外形做了描述。
7.“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字)佯【明?徐渭作】
注:谜面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何”字中的“可”废掉,余下“亻”。以“羊”来替换“可”,并与“亻”合为谜底“佯”。“易”作“替换”解。
8.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字)孕【明?徐渭作】
注:先写“了”和“丿”(一撇),就有了“乃”。后写“了”和笔画“一”,就又有了“子”。“乃”“子”合成“孕”。
9.四山纵横,两日绸缪。富是他起脚,累是他起头(字)田【明?徐渭作】
注:四个“山”纵横重合,恰好是“田”。两个“日”紧密缠合在一起,也组成“田”。第三、第四句指明“田”在“富”和“累”两个字中占据的部位。
10.玉门山气连天远(古人名)关云长【明?佚名作】
注:“玉门”是关隘名,所以借以代“关”。“山气”是山间的雾气,气结则为“云”。“连天远”是说遥远而连到天边,会意扣“长”。此谜见明代张云龙《广社》。
11.落花满地无人扫,半夜敲门不着惊(晋代人)谢安【明?黄星周作】
注:此谜运用分扣法。首句指“花儿凋谢”,扣合“谢”。后句意谓心安稳不会受惊,会意扣“安”。
12.金仙捧露万年长(古人)盘古【明?黄星周作】
注:“捧露”指托盘承着露水。谜底中,“盘”作“托盘”解;“古”理解为“年代久远”之意,照应“万年长”。
13.摆齐队伍,以待暴客(春秋人)列御寇【明?黄星周作】
注:“暴客”指强盗、盗寇。谜底别解为“列开队伍防御盗寇”。
14.汉殿班头吏部郎(唐代人)刘长卿【明?黄星周作】
注:汉天子姓“刘”,“班头”为“长”,“吏部郎”扣“卿”。
15.丹砂染就一猪儿(战国人)朱亥【明?黄星周作】
注:“丹砂”色为红。“猪”对应的地支是“亥”。谜底中的姓氏“朱”字作“红色”解。
16.丈二将军举鼎行(唐人)高力士【明?黄周星作】
注:“丈二将军”显然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军人,而能够举鼎而行必是有力气。“士”泛指军人。
17.不知医药何来,忽然沉疴脱体(西汉人)霍去病【明?黄周星作】
注:谜面意思是说能够迅速去除病魔。“霍”别解为“迅速”,“沉疴”意为“重病”。
18.弥天网里且潜身(唐代人)罗隐【明?黄星周作】
注:“罗”别解为“罗网”,“隐”作“隐身”解。
19.自起开笼放白鹇(春秋人)展禽【明?黄星周作】
注:“展”别解为“张开”,“白鹇”是禽鸟。
20.一声方启蛰,花发十千香(唐人)雷万春【明?黄周星作】
注:首句指春雷响。“十千”是一万。末句会意扣合“万春”。
21.“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花名)凌霄花【清?李汝珍作】
注:谜面出自唐?高蟾《上高侍郎》诗。“凌霄”别解为“逼近云霄”。“红杏”是一种花。
22.称人心(物品)如意【清?李汝珍作】
注:谜底“如意”别解作“符合人的心意”。
23.亥(《西厢记》句)一时半刻【清?李汝珍作】
注:十二生肖中的“亥”对应十二时辰中第一个时辰,因而“亥”可扣合“一时”。同时,“亥”是“刻”字结构的一半。
24.九十九(字)白【清?俞樾作】
注:“九十九”是一百减去一,那么,“百”字中减掉“一”,恰好是“白”字。
25.先代所美(红楼人)陈也俊【清?俞樾作】
注:“陈”别解作“陈旧”,扣合“先代”。“也”是虚词,不以实义入扣。“俊”是“美丽”之意,扣合“美”。
26.合十(中药)三七【清?俞樾作】
注:本谜运用换算法。“三”与“七”合起来是“十”。
27.竹疏宜入画,樹少不成村(字)彭【清?俞樾作】
注:画家写竹,叠叶作“个”,散叶作“彡”,故首句扣合“彡”。“樹”少了“村”后,余下中间部分,与“彡”合成“彭”。
28.“轻薄桃花逐水流”(汉人)朱浮【清?俞樾作】
注:谜面出自杜甫《绝句漫兴九首》诗。桃花色为红,谜底别解为“红色(的桃花)浮在水面”。
29.此章重出(宋人名)文同【清?俞樾作】
30.鑫(词牌)重叠金【清?俞樾作】
注:“鑫”字由三个“金”字重叠组成,以此扣合谜底。
31.虞美人(字)翣【清?俞樾作】
注:“虞美人”即“虞姬”,是秦末楚霸王项羽的爱妾,故会意为“羽妾”。“翣”字拆成“羽”“妾”照应谜面。
32.“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古籍名)离骚【清?俞樾作】
注:谜面出自元代王实甫剧本《西厢记》。“临去”扣“离”,“骚”作“风骚、风情”解。
注:谜面暗示,如果谜底的字中有“人”“日”存在,就会变成“春”。据此推理,谜底应是“三”。“立”在此别解为“存在”。
34.“挟泰山以越北海”(宋人)岳飞【清?俞樾作】
注:谜面出自《孟子?齐桓景文之事》。把泰山挟在腋下以跨越北海,意味着泰山飞了起来,据此扣合“岳飞”。姓氏“岳”别解为“泰山”。
35.莫说我狂(聊目)颠道人【清?唐景崧作】
注:既然不说自己癫狂,那么要说癫狂就应去说别人,据此会意扣合谜底“颠道人”。“颠”,古同“癫”。
三、中国经典谜语
36.马谡不从王平之计(京剧名)定军山【清?唐景崧作】
37.十分道地(繁体字)诗【清?顾震福作】
注:“十分”为一“寸”,“道”作“言”解,“地”意即“土”。“寸”“言”“土”合成“詩”字。
38.春雨绵绵妻独宿(字)一【清?佚名作】
39.衣锦还乡(明代人)归有光【清?佚名作】
注:谜面理解为“归还故乡有荣耀”,扣合“归有光”。谜底中,姓氏“归”别解作“回归”,“光”解为“荣耀”。此谜见清代无名氏《灯谜新编》。
40.“思发在花前”(俗语)想不开【清?杨春农作】
注:谜面出自隋代薛道衡《人日思归》诗,别解为“想念是在花开之前”,也就是“想念不是在花开之时”,以此扣合谜面“想不开”。
41.“故人具鸡黍”(聊目)鬼作筵【清?杨春农作】
注:谜面出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意思是说老朋友为款待诗人而备了饭菜。“故人”别解为“已故之人”,扣“鬼”。谜底整体解作“鬼作了宴席”。
4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诗品》句?卷帘格)落花无言【清?况周颐作】
注:谜底依格读为“言无花落”,并顿读作“言/无花落”,以此扣合谜面。
43.“寒梅着花未”(词牌名)探芳讯【清?陈祖德作】
注:谜面出自唐代王维《杂诗三首》,意为询问寒梅有没有开花,正面会意扣合“探芳讯”。谜底解作“探问花的音讯”。
44.丢脸(唐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清?唐毅斋作】
注:谜面为口语,指失去体面、好感或荣誉,在此别解为“脸面丢掉了”,也就是说“人面不知何处去”了。
45.“一声声是衣宽带松”(元人名)脱脱【清?李岳瑞作】
注:面为元代王实甫剧本《西厢记》中句。谜面别解后,意思变成叫人脱衣服,叫了两声就有两个“脱”。
46.挑灯闲看《牡丹亭》(《滕王阁序》一句)光照临川之笔【清?佚名作】
47.小舟三五傍江边(字)汾【清?佚名作】
注:“小舟”如刀,故取“刀”。数字“三”与“五”相加为“八”。“江边”提示取“氵”。“傍”提示将“刀”“八”“氵”组成“汾”。此谜见清代企杜《龙山灯谜》。
48.面善(古人)颜良【清?葛甡作】
注:姓氏“颜”别解为“颜面”,“良”解作“善良”。
49.屡丰年(县名)常熟【清?葛甡作】
注:“屡丰年”就是“常常丰收”,故扣合“常熟”。
50.御驾亲征(古人)王戎【清?葛甡作】
注:姓氏“王”别解作“君王”,“戎”作“征伐”解。
51.旬日无言(字)訇【清?葛甡作】
注:谜面顿读为“旬日无/言”。“旬”字中的“日”没有了,就余下“勹”。“勹”和“言”组成“訇”。
52.Goodmoring(汉字)谭【清?张起南作】
注:谜面英文意思为“早上”,谜底“谭”拆成“西早言”,意即西方人所说的早,以扣合谜面。
53.落照雁行斜(字)是【清?张起南作】
注:“落照”意即“日下”。“雁”象形作“人”。“行斜”是说雁飞行的形状倾斜,用来提示“人”倾斜。“日下”和倾斜的“人”合成“是”。
54.松涛(红楼人)林如海【清?张起南作】
注:谜底别解为“松林好像海涛一般”以扣合谜面。
55.春雨茁新苗(字)秦【清?张起南作】
注:有雨则无日,因而“春”字要去掉“日”。“茁新苗”提示加上一个“禾”(“苗”的本义是“禾苗”)。“春”要去掉“日”后加上“禾”,就是“秦”。
56.“凭君传语报平安”(外国人名)托尔斯泰【清?张起南作】
注:谜面出自唐?岑参《逢入京使》诗。“托”作“委托”解,“尔”意即“你”,“泰”解作“平安”。
57.“轻舟已过万重山”(《聊斋志异》篇名二)江中、快刀【清?刘玉才作】
注:谜面出自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刀”可指“小舟”(《诗经》中有“谁谓河汉曾不容刀”之句)。谜底别解为“长江中飞快的小舟”。
58.伏(俗语)狗仗人势【清?尚信斋作】
注:“伏”由“亻”和“犬”组成。谜底解作“狗(犬)依仗着人的样子”。
59.不许吐痰(字)路【清?亢榕门作】
注:“路”拆成“止”和“咯”。“不许吐痰”就是“止咯”。
60.“以古为鉴”(明代人名)史可法【清?佚名作】
注:谜面出自《新唐书?魏征传》。姓氏“史”别解为“历史”,“可法”解作“可以效法”。此谜见清代蝶蝶戏《消闲室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