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四川铁投与四川交投重组合并为蜀道集团,再到如今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能投”)与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川投集团”)的战略重组,四川搭建“大国资”平台的构想已进入加速落地期。
精准发力
能源“大国资”平台雏形已现
先有重庆国资优化资源配置,后有四川国资积极推进“大国资”平台建设。在最新一轮的地方国资改革中,西南地区可谓一马当先。
四家公司公告主要内容为,四川省政府拟启动四川能投与川投集团的战略重组事宜。各家公司均表示,截至目前,该事宜处于前期筹划阶段,存在不确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四川国资旗下头部企业,四川能投、川投集团的业务重心均围绕能源产业展开,且两者资产规模均超千亿元。其中,四川能投现有资产规模超26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1000亿元。而川投集团2023年合并实现营业收入超150亿元,资产总额超1100亿元,利润总额超45亿元。
尽管四川能投与川投集团的重组方案尚未出炉,但仅从两者的业务体量、资产规模及旗下上市公司经营实力等不难看出,若成功实现战略重组,国内地方能源投资平台将再添一员“猛将”。
可见,四川能投、川投集团重组整合的目的或在于实现能源“大国资”平台的构想,以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目标明确
资源整合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早在三年前,四川就拉开省属国企战略重组大幕。彼时,四川铁投、四川交投启动战略重组,合并成立蜀道集团,组建成为总资产上万亿元的省属大型国有企业。
新组建的蜀道集团也不负众望,扛起了四川交通事业发展的大旗。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蜀道集团资产总额超1.34万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969亿元,实现年营业收入超2660亿元、利润总额超115亿元,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省级交通企业“第一方阵”。
事实上,从组建蜀道集团开始,四川国资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路线图”就已越发清晰且成绩斐然。截至2023年底,四川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跃升至18.35万亿元,营业总收入突破2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33亿元,分别跃居全国第5、第7和第3,创历史最好水平,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彰显。
方向清晰
用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普遍看好商投投资与红旗连锁在未来强化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前景,商投投资有望为红旗连锁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对于四川国资在A股市场的频频出手,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四川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要。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冯文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四川省国资委将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投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有序推进能源、建筑、旅游等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