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市国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助推“四项重点工程”座谈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副省长彭宇行,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泽华,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省市国企合作情况,四川发展、成都产业集团等省市国企代表作了交流发言。省属国企分别与成都市属国企和部分区(市)县,围绕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天府新区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四项重点工程”,在城市转型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32个、总金额2061.5亿元。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要充分发挥省市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将庞大的市场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战略资源、将城市竞争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竞争力,推动“四项重点工程”早日建成,服务全川、造福人民。
会议认为,当前成都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前景美好、机遇难得。省委把“四项重点工程”纳入治蜀兴川总体战略,是奠基四川长远发展的大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大战略。省市国企要共享发展机遇,共担政治责任,携手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全国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有企业,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贡献力量。
会议提出,省市国企要共推“总部+”战略,将集团总部和运营总部放在成都,把产业基地和投资重点布局在全川、全国;要共推专业能力建设,在人才团队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市场化融资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更大突破;要共推资本运营,加速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布局一批有潜在上市能力的公司;要共推开放发展,支持省市国企“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配置资源、运用市场。
省国资委主任徐进,市领导苟正礼、范毅、杨林兴,市长助理韩春林出席会议。
据了解,在省属国企与成都市属国企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共9户省属国企与8户市属国企签署17个协议,金额1028.5亿元。其中,四川发展与成都产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铁投集团与成都产业集团签署楚瓦什四川农业合作园区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与成都产业集团、成都交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交投集团与成都交投集团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省能投集团与成都产业集团、成都城投集团、成都文旅集团、成都环境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业振兴基金与成都金控集团、成都环境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川航集团与成都交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及合资组建物流公司协议;省旅投集团与成都兴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紫坪铺公司与成都兴城集团签署岷江紫坪铺水库综合开发利用合作协议;新华发行集团与成都传媒集团签署天府时尚生活城战略合作协议。
在省属国企与成都市部分区(市)县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共6户省属国企与9个区(市)县签署15个协议,金额1033亿元。其中,四川发展与锦江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与双流区签署成都国际航空动力小镇战略合作协议,与简阳市签署简机快速通道等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与新津县签署天府农业博览园项目合作协议;省铁投集团与双流区、金堂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能投集团与新都区签署绿色金融中心联合共建协议,与简阳市签署空天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产业振兴基金与简阳市签署成都东进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合伙协议;省商投集团与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旅投集团与武侯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精彩发言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凤朝
与成都签署5份合作协议涉及金融基建等领域
“截至目前,四川发展在成都已完成投资项目39个,投资总额160亿元;正在实施投资项目28个,投资总额约650亿元;正开展前期工作,拟合作项目31个,估算投资总额约520亿元。”王凤朝介绍说。
此次四川发展与成都有关区(市)县和市属国有企业签署5份合作协议,包括:与新津县政府共同建设天府农业博览园,与锦江区政府在金融、旧城改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与简阳市政府合作建设机场快速路和大学城,与双流区政府合作建设国际航空动力小镇,与成都市产业投资集团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创新项目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此外,四川金控集团旗下的天府信用增进公司将与双流、新津开展金融服务合作。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体斌:
构建“具有成都标签”的本土现代产业体系
刘体斌认为,四川投资集团要在重点新兴领域通过打造发展平台构建成都本土产业生态圈和创新链,实现以圈固本,以链强基。具体而言,要抢抓“新经济”发展机遇,打造西部新经济创新创业平台。要抢抓军民深度融合机遇,积极争取设立军工投资控股平台公司。同时,要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东风,构建集无线通信、芯片制造、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成都西部硅谷;抢抓文化产业发展热点,打造四川IP孵化平台。
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云:
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四川通道
孙云介绍,省铁投集团正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四川通道。“我们投资建设成贵、西成、川藏、川青、蓉昆等高速铁路,以及成都至宜宾、成自泸赤等高速公路,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枢纽,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融入西亚、中西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际运输大通道的出川大动脉及综合交通干线网络,通过‘造船出海’更好地助力企业‘走出去’。”
此外,所属路桥集团与德国JRS集团合作建立中德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在成都科学城联合研发新型纤维材料;所属城乡集团与丹麦合作引进安徒生文化概念,在金堂县打造中国第三大主题乐园和特色小镇,总投资500多亿元,推进成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洪金:
将与成都在交通领域展开全面深度合作
雷洪金介绍,接下来省交投集团与成都在交通领域将有全面深度的合作。其中,将加快推进成乐高速、成南高速、成绵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加快建设成资渝高速,积极参与天府新区至邛崃高速公路、邛崃至雅安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先导和支撑。
智慧停车方面,将与成都市合作打造智慧停车平台,加快充电桩建设,加大新能源共享电动汽车“Gofun川交”的投放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将深化轨道交通项目合作,积极加强与成都、绵阳、眉山等市的对接,重点推进都江堰至四姑娘山轨道交通扶贫项目等。此外,还将围绕自贸区和蓉欧快铁品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利用双方环成都路域资源优势,打造环成都仓储物流基地,整合自贸试验区“临空、临铁、临水”功能,推动多式联运项目快速落地。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勇:
将加快推进与成都清洁能源类合
“截至目前,能投集团已与郫都区、新都区、龙泉驿区等区县,成都城投集团、成都文旅集团等市属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郭勇说,能投集团在大成都范围内布局投资合作项目共计51个,业务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普惠金融等多个领域。
郭勇透露,能投集团正加快在蓉推进清洁能源类项目。“譬如正在建设的川渝输气大环线项目,预计2019年内实现全线贯通,投用后每日输气量相当于目前成都市天然气日用气量的4倍多。”此外,能投集团正结合成都周边区(市)县整体规划在垃圾焚烧、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积极寻找合作机会。
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
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全面开工
目前,天府国际机场内外建设项目在加快推进。李伟介绍,场内建设方面,顺利完成用地批复之外的所有项目报批手续,正持续优化完善飞行区、航站区、货运区、综合交通中心的规划设计。目前,全场地基处理、飞行区土石方工程基本完工,航站楼工程全面开工。而在场外配套方面,成都市属国企与机场集团密切沟通对接,在加快解决天府国际机场水、电、气、讯等能源通信基础供应问题的同时,高效推进天府国际机场民航生活保障基地建设,确保基地与天府国际机场同步投用。
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丁:
在成都把大熊猫文化升华为四川旅游的IP产业
“旅投集团已经将大成都区域作为‘十三五’规划发展的主战场,将全力以赴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任丁表示,我们已经与都江堰市签订协议,着力建设都江堰大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将休闲度假、科教旅学、国际生态文化交流和文创产业结合发展,打造集研发、产品展示、体验活动于一体的主题园区,会同“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规划实施,把大熊猫文化升华为四川旅游的IP产业。“此外,拟在成都打造全国唯一的城市型国民度假公园。项目将通过多组团深度开发、多资源整合运营,配合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的建设,实现全产业带动,实现全域旅游发展。”
成都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磊:
以国际铁路港为依托与省属国企“抱团出海”
“近年来,产业集团抢抓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机遇,主动对接省属国企发展战略布局和重点投资领域,积极在资本、项目、业务多个层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石磊表示,接下来,成都产业集团将紧紧围绕全省“一二三四”战略谋划,突出战略摆位,发挥功能作用,以理念创新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以合作共赢推动做强做优做大。
与此同时,成都产业集团还将借助省属国企的资源调动力和投资牵引力,合力打造产业生态圈,助力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此外,还将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国际铁路港为依托,充分利用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主动开放合作,与省属国企“抱团出海”。
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志能:
寻求融入全球经济投资机会加快“川字号”全球化布局
谈及与省属国企的合作,任志能表示,未来成都兴城集团将以集团二三级企业为主体,携手省属国企,以合资合作、增资扩股等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融合自身的资本、资源、资产优势和省属国企的资质、技术、品牌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同时,将以竞争性领域为重点,聚焦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等核心产业,加强与省企的战略合作,借助省企的资源调动力、投资牵引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发展优势,助力城市转型升级。“我们希望通过省市国企以‘抱团出海’方式,共同寻求融入全球经济的投资机会,不断提高投资成功率和收益率,加快‘川字号’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任志能说。
(原题为《聚焦|深化合作服务全川造福人民成为省市国企合作发展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