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资监管农民安心生产水产内参网

备耕备种,农资先行。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在内的农资安全,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来年收成,关乎广大农民福祉;一头连着全国人民的菜篮饭碗,关乎粮食安全。

近年来,有关部门从严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护航农业安全生产。然而,农资制假售假、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问题依然存在。

伪劣农资产品套路多,给农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去年2月,山东昌邑市的姜先生经当地农资经销商推荐,购买了约6400斤名为“坤元9号”的马铃薯新品种,并种植了约40亩地。没想到3个月后,种子出苗后出现大面积死棵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先生另外种植的约60亩地其他马铃薯品种却长势良好。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姜先生购买的种子为“套牌”,没有经过脱毒处理,发病率超过90%。姜先生因此损失了10余万元。

像姜先生这样受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害的农户并非个例。“套牌”是市面上常见的作假手段,以种子市场为例,有的经销商以次充好,以普通或者劣质种子“套牌”畅销种子售卖。还有的育种企业利用他人研究出的亲本种子,私自杂交、繁育推出所谓的“新品种”,却无法保证种子品质。

近年来,线上销售蓬勃兴起,网售也成为农资的重要销售渠道。但由于电商平台的资质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不法分子以虚假的农资经营许可证,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去年底,湖北枝江市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涉案价值达30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通过上传虚假的兽药经营许可证,在多个电商平台注册网店,其销售的“三无”伪劣兽药涉及9省份19家上游生产厂家。抽样检验发现,伪劣兽药中约98.5%无任何疗效。

“网络制假售假产业链条长,且制假、仓储、销售、运输等环节,通常分布在不同地区,增加了监管和执法难度。制假者和售假者之间往往通过网络沟通交易,从未谋面,这使得售假者无法提供制假者的准确信息,给执法机关从源头上打击制假售假农资行为造成困难。”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万志前说。

实际上,有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年9月,公安部公布6起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公安机关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严厉打击种子私繁滥制、“套牌”侵权和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违法犯罪行为,成功侦破黑龙江绥化市刘某某等人制售伪劣水稻种子案等一批重大案件。

那么,为何农资市场制假售假行为长期存在且屡禁不止?对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任大鹏认为:“一方面,多窝点碎片化的假劣农资生产方式加大了执法难度。农民购买农资的小规模分散化特点,给执法机关打击假劣农资取证带来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处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也是制假售假现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农民消费者对于假劣农资的辨别能力较低,极易被误导或被欺骗。另外,使用假劣农资的后果具有滞后性,发现时已晚,难以补救,不仅‘坑农’,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更会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供应。”万志前说。

“忽悠团”以“订单农业”为名的新型坑农骗局值得警惕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坑骗农民购买伪劣农资的新花样,给打击假劣农资销售违法行为带来了新挑战。

“开讲座、送折扣、专家指导、订单农业等手法,以神乎其神的功效承诺、‘花里胡哨’的优惠活动、天花乱坠的营销话术,给农资销售设下了层层陷阱,令人防不胜防。面对这些骗局,一般人都很难辨别清楚,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任大鹏说。

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些新情况,作出了相应部署。比如,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关于春耕备耕期间鼓励反映疑似化肥“忽悠团”线索的公告,鼓励群众对组织农民群众聚集、聚餐、培训,以优惠打折、赠送礼品等名义兜售疑似假劣化肥的;采取走村串户、流窜推销等方式兜售疑似假劣化肥的;存在其他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等兜售情形的问题进行监督举报,并视情况予以奖励。

湖南永州市果农卢女士在一家农资店购买了农药和化肥,用于自家柑橘园杀虫和施肥。不料到了结果季节,橘树出现大面积叶子发黄现象,所结果子也偏小。卢女士认为所购农资有质量问题,不愿给农资店付款。经当地法院介入,发现其所购农药和化肥均为正规厂家生产,是使用不当,才导致了部分柑橘个头偏小。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气候因素、农资质量和使用方法都会影响产量。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尤其老年农民学习和掌握农资科学使用技巧的能力较弱。农资销售商家应做好使用与技术指导、定期回访产品使用情况、保护农民信息安全、提供退换货方案等售后服务。”任大鹏说。

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跨区域执法协同机制,保障农资安全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资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加强农资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各地也在持续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比如,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组织开展“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和网络违法销售种子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依托电商网络平台从事品种虚假宣传、违法售种等行为;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以化肥、农膜、农用管材管件、农用泵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有读者建议,强化农资监督抽查。江苏连云港市读者秦继真来信说:“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流通各领域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地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将抽查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对县、乡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资产品的抽查,提高抽查效率,对群众投诉举报多、问题隐患多的农资产品和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许多读者建议,有关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同时,也应重视帮助农民正确用好农资产品,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维护农民权益和粮食安全。

THE END
1.北方农资周刊第34届河北植保会|促进业内合作交流,引领植保行业新潮流! 2024-12-07 14:49 磷肥出口禁令引发磷矿石价格波动! 2024-12-06 18:56 观察|今年全球肥市规模达2079亿美元,五年后将达2720亿美元! 2024-12-06 18:55 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再结新成果! https://www.163.com/dy/media/T1473305575266.html
2.农资市场三大乱!2025年将进入转型和洗牌期农资市场的乱,首先体现在厂家之间的无序竞争。卖农药的想去卖肥料,卖肥料的想去卖农药。一方面是综合方案的推进,另一方面是企业整体销量的布局吧!部分老牌的农药企业,也直接推出了特肥,推出了自己的增产套餐。与此同时,肥料企业也在积极进军药肥融合的新领域,力求在这一新兴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 http://pesticide.vip/zgny/zcfg/content/5f48cc33-6aaa-4da1-83e8-526439a0524e.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据了解,该主体承担了2024年优质小麦示范新品种试验示范,示范区连片种植面积达200余亩。其中,垦麦58、鄂麦590、轮选112——抗病抗倒优质品种共计50亩,本地对照品种——扶麦6号150余亩。主要解决本地品种易发赤霉病和条锈病、面粉品质低、小麦收购价不高等问题。 https://www.agri.cn/sc/scdt/202412/t20241206_8696633.htm
4.冷南绿剑护粮安“执法宣传活动”广西举办农资打假暨保障农民合法年广西农资打假暨。安全使用农资知识等材料 当天 绿剑护粮安,罗华飞,农业科普书籍50市场监管局,人民检察院,日电。吨、发放农业法律法规“有效震慑违法违规行为”日在防城港市举办,件。 中新网防城港,2024此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会同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农业知识杂志、放心料、执法行动宣传活动“农资识假https://bbs.9you.com/home.php?mod=spacecp&id=112&handlekey=favoriteforum&formhash=482c3ac3
5.南京新观察影像艺术中心简介:南京新观察影像艺术中心是?家成?于2002年01月10日的股份合作制,属于以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法定代表人为董云,目前处于注销状态。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50万元人民币。 及时查看企业一手动态 https://www.qichacha.com/firm_3e51991ef9277b52823b353064056cc7.html
6.黑土地保护“上新”啦——吉林保护黑土地新观察新华社长春7月20日电题:黑土地保护“上新”啦——吉林保护黑土地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俊、郎秋红、薛钦峰 松辽大地,田畴万顷;黑土地上,生机勃勃。 粮为政首,地为粮基。位于黑土地核心区的吉林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和单产均排在全国前列,粮食商品率超过80%。吉林,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https://m.gmw.cn/2021-07/21/content_1302417658.htm
7.万物竞发向春来——经济大湿年冲刺新观察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经济参考报》2月6日刊发文章《万物竞发向春来——经济大省开年冲刺新观察》。文章称,春回大地,万物竞发。新年开局关乎全局,承担“挑大梁”重任的各经济大省“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以“强信心”吹响新春号角,推动“三驾马车”引擎加速。 记者调研了解到,开年以来,各地阳光雨露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3/02/07/105544079.shtml
8.中部高质量发展新观察新主体新技术新模式——江西种好“全国民以食为天。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江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间,江西年均粮食外调超过12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江西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新技术应用和新经营模式,不断巩固粮食生产能力,把种好“全国粮”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http://m.guangchang.yun.jxntv.cn/p/75270.html
9.[正点财经]农资供应保春耕农资价格上涨加大生产保供应[经济半小时]春耕顺利 新粮在路上 [央视财经评论]全国春耕进度快于往年 夏粮丰收有基础 [中国好时节]缤纷冰雪季·青海海北 到岗什卡雪峰 共赴一场冰雪奇缘 《消费主张》 20160407 打击假农资 为您保春耕(三) [三农长短说]今冬首场寒潮来袭 四川江油 耙耙柑盖上防寒布 防冻又保鲜 《经济半小时》 20230518 云南https://tv.cctv.com/v/v2/VIDEOlan8mShiVbSYK8vepl8210302.html
10.[天下财经]揭开“农资忽悠团”坑农套路江西新余警方追查制假窝点《防务新观察》 20241120 美媒称伊朗“绝密核基地”或被摧毁 乌或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纵深? [今日亚洲]特朗普拟放宽AI管制 全球科技竞争风雨欲来? 《焦点访谈》 20241118 老楼装新梯 合力破困局 [长空鹏程]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的“高光时刻” 高精尖 超硬核 陆海空装备彰显大国力量 [国防军事早报]美媒:拜登政府已授https://tv.cctv.cn/2024/04/20/VIDEo3f9MSPXikwRFXkbb8DS240420.shtml
11.农民工务工须知篇4:农民工务工动向新观察 每年春节过后,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背起行囊,离开家乡踏上外出务工的路程,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个春天,农民工将去向何方?新春伊始,在广东、陕西、重庆、贵州等地,一幅劳动力转移的新版图正呼之欲出:新常态下,沿海地区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加速回流,传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syj5490.html
12.四川三农新闻网川油产业一线新观察 “天府菜油”为何钟情“小榨”制取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文/图 6月12日,2023年度“天府菜油”中省主流媒体集中采风活动启动,记者从广元市苍溪县到遂宁市船山区,再由绵阳市安州区到德阳市中江县、成都市邛崃市,走访菜油种植、加工大县,发现四川粮油企业推出的“天府菜油”省级区域公共品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page=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