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临洮县2023年绿色低碳村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近日,临洮县2023年绿色低碳村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印发,项目计划在临洮县洮阳镇边家湾村开展农村绿色低碳村庄建设。试点示范个性化采暖模式,针对不同房屋结构、取暖面积等,集成开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试点推行“下置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压块炉+电辅热”、“上置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压块+电辅热”、“上置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颗粒炉+电辅热”、“上置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颗粒炉”等个性化采暖模式,通过技术优化组合提升,降低成本等措施,使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价格控制在群众的经济能力内。探索以太阳能为主、生物质能为辅,多能互补、集成应用、因户而异、各有侧重的“太阳能采暖+”等清洁取暖模式,农户取暖的舒适性、经济性、洁净性、安全性明显提升。

项目建成后,能够显著增加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受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达到农村节能减排、低碳排放的目的。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前,农户普遍使用燃煤取暖,一个取暖季使用燃煤3.5吨左右,取暖费用7000元;项目实施后,农户主要使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取暖,一个取暖季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2.5吨左右,取暖费用2700元左右,有效减少了农户冬季取暖支出。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前,农户室内取暖温度5-13℃,项目实施后,通过按照农户取暖面积,设计清洁取暖方案,精准配置太阳能集热管数量和生物质炉具,建设被动式太阳能暖廊和墙体保温改造,使室内取暖温度提升3-5℃,墙体热损失减少32%-36%。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户冬季取暖用能替代,取暖方式更加清洁、卫生、舒适,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改善,提升百姓生活质量,改变百姓生活方式,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内在短板,加快项目村村庄与农户户内卫生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引领百姓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转变,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生态效益。一是清洁低碳。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烟尘中颗粒物、CO、烟气黑度等指标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通用技术条件》,减排效果明显。二是利于减少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取暖,可有效解决农林废弃物的随意堆放、露天焚烧,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利用调整能源结构。通过推广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使燃料在炉具中充分燃烧,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减轻散煤燃料对大气的污染,达到理想节能减排的效果,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清洁取暖,温暖过冬。

临洮县2023年绿色低碳村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财政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计划的通知》(甘农财发〔2022〕90号)精神,为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村庄示范项目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项目实施背景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6个乡,6个社区、323个村委会,2389个村民小组,年末常驻人口51.28万人,其中农村户数12.92万户,农村人口48.98万人。全县耕地面积108万亩,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29.5℃),年降水量317--760毫米,无霜期80--190天。

近年来,在临洮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洮县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持续不断深入,争取实施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成了3家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企业和8个秸秆收储点,广大群众利用生物质燃料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在县内一些农村地区仍然面临“改不起、用不起、补不起”的困境,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大量燃烧散煤进行取暖的情况,这不仅危害农村百姓的生命健康,也对农村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洮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农村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省委胡昌升书记“聚焦现代化、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农村节能减排深度融合,围绕农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升、生活环境美化、生产条件改善的需求,立足项目村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推动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农村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利用设施高效化、村镇庭院环境清洁化。通过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利用多能互补模式,结合农村能源碳交易,实现有效可持续循环。

三、项目地点及建设内容

项目计划在临洮县洮阳镇边家湾村开展农村绿色低碳村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

(一)试点示范个性化采暖模式

针对不同房屋结构、取暖面积等,集成开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试点推行“下置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压块炉+电辅热”、“上置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压块+电辅热”、“上置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颗粒炉+电辅热”、“上置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颗粒炉”等个性化采暖模式,通过技术优化组合提升,降低成本等措施,使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价格控制在群众的经济能力内。探索以太阳能为主、生物质能为辅,多能互补、集成应用、因户而异、各有侧重的“太阳能采暖+”等清洁取暖模式,农户取暖的舒适性、经济性、洁净性、安全性明显提升。

(二)宣传培训

邀请国家、省、市、县专家,广泛开展清洁取暖知识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帮农户算好环保账、经济账、安全账、生活质量账,让群众认识到传统取暖设备及方式对身体健康及农村环境的影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清洁取暖改造示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农户正确使用清洁取暖设施,使农户用得方便、用得放心。

四、资金使用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3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0万元。(明细见投资概算表)

五、项目实施计划

2023年1-2月:在全村范围内筛选确定项目示范农户,初步确定地点和项目建设的技术路径及建设内容。会同省农村能源资源服务总站对项目实施地点进行复审,最终确定建设地点和技术路径,并编制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进一步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并报农村能源资源服务总站批复。

2023年3-10月:签订项目建设合同,按照项目示范目标全面完成任务。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前,农户普遍使用燃煤取暖,一个取暖季使用燃煤3.5吨左右,取暖费用7000元;项目实施后,农户主要使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取暖,一个取暖季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2.5吨左右,取暖费用2700元左右,有效减少了农户冬季取暖支出。

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前,农户室内取暖温度5-13℃,项目实施后,通过按照农户取暖面积,设计清洁取暖方案,精准配置太阳能集热管数量和生物质炉具,建设被动式太阳能暖廊和墙体保温改造,使室内取暖温度提升3-5℃,墙体热损失减少32%-36%。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户冬季取暖用能替代,取暖方式更加清洁、卫生、舒适,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改善,提升百姓生活质量,改变百姓生活方式,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内在短板,加快项目村村庄与农户户内卫生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引领百姓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转变,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3.生态效益。一是清洁低碳。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烟尘中颗粒物、CO、烟气黑度等指标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通用技术条件》,减排效果明显。二是利于减少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取暖,可有效解决农林废弃物的随意堆放、露天焚烧,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利用调整能源结构。通过推广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使燃料在炉具中充分燃烧,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减轻散煤燃料对大气的污染,达到理想节能减排的效果,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清洁取暖,温暖过冬。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县农业农村局、洮阳镇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项目村也要确定专人专抓此项工作。

(二)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规划、情况调查、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洮阳镇要广泛发动,严密组织,做好示范户的筛选、确定、公示,确保项目扎实推进。

(三)加强宣传,强化舆论保障。洮阳镇要充分发动,广泛宣传,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让群众真正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能源工程的重要作用。信息、电视等新闻媒体,要精心策划,做好专题节目,把农村能源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宣传好,并及时跟踪报道好经验、好典型、让群众看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使用新能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全面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四)严格考核,强化机制保障。要把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做到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年终考核有机结合,把考核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推动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THE END
1.锰炉锰炉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山东斯迈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7年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山东 齐河县 ¥200000.00 厂家定制智能新型锰基正极材料回转窑回转炉生物质碳化渗碳炉钝化 宜兴市邦世达炉业有限公司 12年 江苏 宜兴市 ¥10.78 取暖烧水无烟家用炉通柴火炉柴做饭炉农村两用火炕做饭室内冬季煤 高密市丹蝶贸易商行(个体工https://www.1688.com/chanpin/-C3CCC2AF.html
2.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甘肃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我省价格监测体系,适应新形势下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工作的需要,在征求各地意见基础上,我委对2005年制定的《甘肃省主要农产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和2008年制定的《甘肃省重要工业消费品和城市居民服务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甘肃省重要涉农价格和收费监测报告制度》、《甘肃省重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报告制度》http://fzgg.gansu.gov.cn/fzgg/c113600/201306/7ef69106535740dc9d5e58d0fb08dc60.s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税法施行后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其优惠期限从2008年度起计算。 享受上述过渡优惠政策的企业,是指2007年3月16日以前经工商等登记管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974779_325856863.html
4.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网址:http://www.etlong.com/company/xnkj1688/ ,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原临洮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一家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位于县城西南洮水之滨的月牙池低碳经济工业园。 公司从事太阳能光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生产经营:https://xnkj1688.etlong.com/
5.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您的位置: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商铺首页 公司介绍 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原临洮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一家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公司位于县城西南洮水之滨的月牙池低碳经济工业园。 http://xnkj1688.007swz.com/
6.新农能源临洮炉子,适合什么类型的用户新农能源的临洮炉子,以其卓越的环保性能、高效节能以及广泛的适用性,成为了众多用户心中的理想选择。这款热水炉集环保、节能、高效于一体,是新型农村能源供给的核心设备。采用先进燃烧技术,热效率高达92%以上,且实现无污染排放,有效解决了传统木炭炉的污染问题。 对于农村用户而言,临洮炉子能够高效利用废弃物和农作物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6b748e3b75f78c061df41ff7
7.康欣新材锂电池(鹤鸣湾)旅游配套提升项目 68 肥城泰麓泉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肥城市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项目 69 淄博民泰玺悦大饭店 70 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石化下游及延伸产业链项目(准备类) 71 山东玖德化学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准备类) 72 山东瑞泰智创年产 10GW 高效新型电池片项目(准备类) 73 山东科宇能源有限https://www.mysteel.com/hot/1317856.html
8.甘肃人才网定西分站(4)能源应用专业(供热与通风、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1名 (5)给排水专业(管道) 1名 定西恒远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1)平面设计 1名 (2)测量员 2名 甘肃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1)快递员 30名 甘肃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实验工作人员 2名 定西共创网络有限公司 (1)新媒体编辑 2名 定西启航https://dingxi.gszhaopin.com/mobile/content/news/show/2620.html
9.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临洮县洮阳镇木厂村邮政编码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地址为临洮县洮阳镇木厂村,位于甘肃定西临洮县,甘肃省定西临洮县椒山社区,甘肃定西临洮县西湖社区居民委员会,注册于2008年5月16日,法人是潘勇,公司社保参保人数15人,主要业务范围为一般项目: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制冷、空调设备制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gansu/name/%E7%94%98%E8%82%83%E6%96%B0%E5%86%9C%E7%94%9F%E6%80%81%E8%83%BD%E6%BA%90%E7%8E%AF%E4%BF%9D%E7%A7%91%E6%8A%80%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10.13.3GW!甘肃省2024年重大风电建设项目清单出炉国际能源网/风电头条(微信号:wind-2005s)获悉,3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2024年度省列重大建设项目清单。 根据通知,2024年甘肃省省列重大建设项目共300个项目,其中计划新开能源项目31个,续建能源项目41个,预备能源项目16个。 国际能源网通过梳理,重点建设风电项目共计16个,规模总计13300MW。其中,风电项目计划新开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1127.shtml
11.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等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等为重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养老及保健养生等服务业,服务业比重进一步https://fzghc.hxu.edu.cn/info/1152/1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