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应用行业产业链市场分析电池光伏风电新能源行业

储能应用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材料、热储能材料、设备等,其中电池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热储能材料包括储热介质等,设备也有抽水蓄能设备、电池生产设备及其他设备等,其中抽水蓄能设备包括水轮机、发电机、水泵、进水阀等,电池生产设备用于生产储能电池的设备,如涂布机、卷绕机、注液机等,其他设备如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压缩机、膨胀机等,以及储能系统所需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等。产业链中游为储能系统的安装和运用。产业链下游为储能的应用领域,包括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GW,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储能领跑者联盟统计,2022年全球电力储能(新型)装机量为21.33GW/43.94GWh,中国电力储能(新型)装机量为7.16GW/15.94GWh。

储能电池产业链涵盖了上游材料及设备、中游电池制造及系统集成安装、下游应用等多个环节。上游主要为电芯原材料和电池生产设备,其中电芯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部件。中游则主要为储能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以及储能系统集成安装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储能电池系统的核心部分。下游则主要为不同应用场景的运维服务等,如电力系统的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以及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的备用电源,还有为机器人系统供电,保障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稳定运行等。整体来看,储能电池产业链覆盖范围广,参与方众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

中国储能电池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区域,其中广东、江苏的企业数量集中度较高,产业链相对完善。其中,广东省代表性企业包括比亚迪、科陆电子等,福建省代表性企业包括宁德时代、科华数据等,江苏省代表性企业包括天合光能、中天科技等,浙江省代表性企业包括南都电源、正泰集团等。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服务。

从市场占有率和研发实力来看,我国储能电池行业头部企业为宁德时代,目前已布局了包括宁德、厦门、溧阳、西宁、宜宾、肇庆、宜春、贵州等项目。

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法人代表是王传福,注册资金为291,114.28(万人民币)。该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拥有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群。自2017年起,比亚迪开始独立运营电池业务,并签约了多个国家级大型储能项目,如巴西、墨西哥等地。公司于2020年退出刀片电池,将重点放在储能电池等领域。在市场份额和研发实力方面,比亚迪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尽管与宁德时代相比略有差距,但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截至2022年,比亚迪的市场占比为9.7%。

瑞浦兰钧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浦兰钧)成立于2017年10月25日,由世界500强企业青山实业结合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全产业链优势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投资布局的企业。法人代表是曹辉,注册资金为227,687.41(万人民币)。公司主要从事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单体到系统应用的研发、生产、销售,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电力储能提供优质解决方案。瑞浦兰钧的总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现有园区占地面积303亩,规划年产能为26GWh锂离子电池及系统产品,现有员工5800余人。

亿纬锂能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法人代表是刘金成,注册资金为204,572.16(万人民币),并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专注于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乘用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亿纬锂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3大生产基地,分布在广东惠州、湖北荆门及武汉、四川成都、云南玉溪及曲靖、江苏启东及盐城、浙江宁波、辽宁沈阳,以及匈牙利和马来西亚等地。

根据2024年上半年报显示,亿纬锂能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分别占总营收的42%、36%、22%。与去年同期相比,储能电池的营收比重有所上升,而且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了动力电池,是动力电池的1.5倍。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轩高科)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为177,887.48(万人民币),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是中国最早自主研发生产新能源电池的企业之一,最早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电池企业之一,也是最早在瑞士上市的中国电池企业。2015年5月,国轩高科在深交所上市。

国轩高科主营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轻型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

鹏辉能源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辉能源”)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金为:50,343.73(万人民币),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一次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在2015年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438),是国内最早涉足储能电池领域的企业之一。鹏辉能源为全球多个知名品牌提供电池产品,应用领域包括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和通讯基站储能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五,尤其在户用储能电池领域,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五。

南都电源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都电源)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金为87,274.219(万人民币),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该公司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新型储能和工业储能领域,提供电池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

中创新航

海辰储能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27日,注册资金为102,192.33(万人民币),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厦门。公司专注于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包括方形电池(50Ah/280Ah/300Ah/320Ah)、圆柱电池(50Ah)、电池模组(风冷系列和夜冷系列)、以及额定电压为1280V的电池簇等储能产品。海辰储能的业务范围不仅限于电池制造,还延伸到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解决方案。公司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并跻身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前五,中国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列第二。

派能科技

根据企查猫资料显示,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派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法人代表是韦在胜,注册资金为17,562.633万元人民币。作为国内较早开始商用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厂家之一,派能科技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早进入户用储能行业的企业之一。自2009年成立起,派能科技便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2009-2012年期间,公司从“垂直产业布局”入手,2013-2016年逐步“打造完整储能产品线”,2017年至今迅速成长为“引领家用储能市场,全方位布局储能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

公司旗下有四大主要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子公司: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扬州派能)负责电芯及pack生产;黄石中兴派能能源科技(黄石派能)主要从事储能系统组装;江苏派能能源科技(昆山派能)生产电芯pack及系统;上海派能新能源科技(派能新能源)主要专注于研发。

储能系统集成企业榜单

2022年度,在中国储能系统集成(不含户储)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阳光电源、天合储能、远景能源、中天储能、融和元储、山东电工、天津瑞源、采日能源、智光储能、许继电气、科华数能、平高储能、南瑞继保、天诚同创、南都电源、科陆电子、东营昆宇、西安奇点。

2022年度,在全球储能系统集成(不含户储)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阳光电源、比亚迪、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南都电源、天合储能、中天储能、远景能源、双一力、融和元储、山东电工、天津瑞源、平高储能、科陆电子、采日能源、许继电气、库博能源、智光储能、东营昆宇、科华数能。

储能电池企业榜单

2022年度,在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赣锋锂业、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天津力神。

2022年度,在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鹏辉能源、赣锋锂业、海辰储能、派能科技、国轩高科、中创新航。

储能PCS企业榜单

2022年度,在中国储能中大功率PCS(30kW及以上)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上能电气、科华数能、苏州汇川、索英电气、阳光电源、南瑞继保、盛弘电气、许继电力、智光储能、禾望电气。

2022年度,在全球储能中大功率PCS(30kW及以上)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阳光电源、科华数能、上能电气、苏州汇川、盛弘电气、索英电气、南瑞继保、智光储能、禾望电气、英博电气。

2022年度,在全球储能小功率PCS(30kW以下)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固德威、古瑞瓦特、华为、德业股份、阳光电源、首航新能源、锦浪科技、比亚迪、艾罗能源、迈格瑞能。

户用储能系统企业榜单

2022年度,在全球户储系统(电池)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派能科技、华为、比亚迪、三晶电气、首航新能源、沃太能源、古瑞瓦特、大秦新能源、双登、欣旺达。

储能BMS企业榜单

2022年度,储能第三方BMS市场应用中,出货量排名前六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协能科技、高特电子、科工电子、高泰昊能、华思系统、华塑科技。

2025-2031年全球及中国储能应用行业需求状况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报告/专项调研报告

【服务方式】电子版(Word/PDF)+精装印刷版+正规机打发票

THE END
1.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是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年度会议,是定位最精准的全球储能专业展会,开创了中国储能展会之先河,把握产业发展脉络,直击储能用户需求,是推动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沟通平台。https://esresearch.com.cn/
2.新能源储能设计I储能行业发展趋势及传统能源产业该如何应对挑战发挥自身优势:传统能源企业在入局储能时,可发挥土地空间、资源储备的优势,推动产品架构多元化。例如,永泰能源拥有煤炭资源量总计38.57亿吨,资源储备量大,其在转型储能产业时,可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布局。 积极参与市场交易:传统能源企业应积极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探索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多方联动的综合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06918618319945748
3.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储能。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储热、储冷、储氢等技术。在新形势下,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布局面临重大机遇。 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截至去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在https://m.gmw.cn/2024-03/20/content_37214190.htm
4.储能产业资讯中心|分类:产业资讯 由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引发的短时高频,将带来越来越多的调峰和电力消纳需求,未来,储能应用将朝着多场景、多技术路线、多元化方向发展,混合储能组合利用多种不同储能技术优势,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能源存储和管理以及储能成本和性能的综合优化,是目前和未来电力系统储能布局的重点方向。 混合储能“[详https://www.energytrend.cn/storage
5.加速打造储能产业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陕西正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设施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我省需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抽水蓄能发展应用,持续推动新能源与抽水蓄能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源网荷各侧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强化储能领域标准与规范创新,促进储能产业链健康协调发展;完善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相关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17902926020612
6.储能涉及的主要产业有哪些储能行业前景如何→MAIGOO知识5、智能电网,将智能电网融入储能系统,有助于实现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深度的融合和互利共补。 二、储能行业前景如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对清洁能源的追求,储能产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成为了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未来,储能产业将具有https://www.maigoo.com/goomai/wzAMMjUx.html
7.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智研产业百科词条「379」——储能摘要:储能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市场需求将蓬勃发展。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储能产业发展,为储能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其中,新型储能技术更加多样化,且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成为储能行业发展重点。一、定义及分类 储能是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11637117177288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