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春华、研究员姚璐、研究员郑庆宇等领导莅临北京农研国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视察指导,并与公司高层领导进行了深入座谈。双方就“三农”领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及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充分交流并达成一致。
在座谈会上,双方以“助力‘三农’人才培育,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为主题,围绕如何培育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一、二、三产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规划治理人才等时下热点内容进行研讨,通过对政策的深入解读、探寻乡村发展核心要点,全面解析我国乡村未来发展状况、人才需求及未来趋势。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农研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其前身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依托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村改革试验区、农业发展白皮书三大平台,围绕履行“三农”政策研究、乡村调查、政策评价、试点试验四大职能,建立了粮食安全、绿色发展、当代农史、乡村治理、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金融创新、农业保险研究、粮食减损等研究团队,为党和国家制定农村政策、发展战略和深化改革提供决策咨询和对策建议。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农研国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决定从根源发力,致力于破除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为乡村人才资源开发贡献其自身核心资源,赋能高水平、高素质乡村人才培育,科学培育重点引导,在乡村人才培育的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力争打造一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万家和的农村新画卷。
01
多点布局全面开花
激发乡村振兴内发动力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4次、21世纪以来连续第19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议题。《意见》指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同时,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完成我国“十四五”规划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02
时事造英雄,英雄促时事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领跑“乡村振兴”赛道。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涵养人才发展的“沃土”,培育人才队伍的“森林”,绘就“沃野千里、仓家殷富”美丽乡村景象。乡村蕴藏着无限希望与动能,振兴乡村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乡村振兴则国家振兴,大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因此,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就成为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建设更加富裕的新农村,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乡村文明的自我更新,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主体是否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决定了未来乡村建设格局。根据乡村振兴规划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是乡村社会保持稳定的“调解器”,是促进乡村持续发展的“永动机”。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振兴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因素,更是得以全方位推进“三农”建设的坚实基础。
03
国事之强由于人
人才之成出于学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要满足乡村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要培育出一大批热爱乡村、扎根乡村的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人力支持。此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乡村劳动者。
大批规划人才扎根乡村沃土,为乡村建设“把脉问诊”,持续建造一批符合新理念、新要求,特色鲜明、可复制、能持续的乡村规划项目是乡村规划师的职业追求。在此基础上,乡村规划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高度融合,在价值取向上,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呈现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建设特色。
推进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固然重要,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也不可偏废其一,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才是“全面”的要义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源、战略的有效统一。
新时代新阶段,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复杂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农,天下之大业也。”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既是解决“三农”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重要路径,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乡村人才,进一步充分发挥好乡村规划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政府、村民多元共治,从而探索一条乡村发展的共荣共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