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现代农业论道农业数字化上的“新苏写”和“粤动能”

根植沃土,科技兴农。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步入数据时代,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业也成为经济大省重要的新课题和新任务。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江苏与广东在现代农业的广阔舞台上都在探索着农业的智慧化转型与数据化升级。当“现代农业”碰上“数据要素×”,会碰出怎样的火花?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刚刚落幕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江苏、广东分赛上一探究竟。

农业加“数”跑,挺起大省脊“粮”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生动能。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35.6亿元,居全国第6位,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7.6%的蔬菜、3.4%的肉类、6.6%的禽蛋和7.3%的水产品。同为农业大省,广东生产着约占全国4.9%的蔬菜、6.6%的水果、5.2%的肉类和13.4%的水产品。

广东则设有五个赛题,分别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与监管效能提升、促进农产品追溯管理能力提高、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赋能农村综合性改革、提高海洋渔业融资及抗风险能力、现代农业数据应用等。参赛项目涵盖了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追溯、精准养殖、农业大数据分析等多个前沿领域,全方面展现了数据技术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作为新兴生产力的代表,在优化重构生产关系、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已经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的重要力量。

江苏分赛获奖项目

注入“数据芯”的农业,“乘”出新质生产力

粮食种植基地内,智能遥感设备正忙着给地块拍摄“X光片”,为个性化种植进行产前诊断;绿色果蔬大棚里,葡萄、黄瓜长势喜人,作物生长信息尽在“掌”握;基于农业大数据构建的一体化平台,助力农户们开启致富之门……从获奖项目来看,江苏整合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农业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了新质生产力,让传统种养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同时,借助数字技术,一些获奖项目突破了自然条件限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培育壮大农业领域新兴产业,布局建设农业领域未来产业。

“以前靠经验种植,现在更多依靠数字化、智能化种植,甚至借助AI与农作物‘对话’。”“数据驱动的设施果蔬智能生产和精准服务技术模式”在江苏分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党总支书记任妮说,“科技让农业从传统的‘看天吃饭’转向标准化生产,可以说,温室内的阳光、空气、水都是‘定制’的。”

以前,为了解果蔬长势,农民需时时奔波在田间地头。如今,实时生产数据通过传感器源源不断“输入”数据平台。肥水如何调整、需不需要补光措施、棚温如何控制,依托一朵“数字云”,“让不会种地的人都能游刃有余。”任妮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40%的人力成本。

另一项一等奖项目——“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省级数字化建设试点”,同时也是2024年江苏省农业数字化试点项目。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数据要素应用、数实结合,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食用菌产量提高10%,A级品提高8%、成本降低5%。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应用模式,助推食用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广东聚焦“数据要素×现代农业”,利用数据要素推动农业大数据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如通过整合气象、土壤、市场等多源数据,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市场需求,优化种植养殖方案。通过安装海洋监测设备,收集海洋环境数据,为海洋牧场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广东分赛特等奖项目是由湛江湾实验室牵头、联合湛江移动共同参与的“数据赋能精准养殖智慧渔业提质增速”,聚焦海洋渔业的现代化转型,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渔业大数据,实现深远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广东分赛获奖项目

专家点评:农业“数据之花”结出更多产业“好果”

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之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南京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主任华中昱分析说,这些获奖项目共同展现了江苏省、广东省在建设智慧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数据赋能,两省正努力构建一个更加高效、智能、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

首先,智能化与精准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江苏省从设施果蔬智能生产技术到土壤资源智能管理,再到数字农田项目,广东省从数据赋能精准养殖、智慧渔业到智能遥感监测监管技术服务等,可以看到两省农业生产都正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环境、土壤状况等方面的精确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通过提升农业效率、增强供应链透明度,构建了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体系。从“农牧企业数智平台”到“数据产品”,再到“森林资源智能监控”,这些项目展示了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应用信息技术的趋势,推动了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最后,跨界融合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数字金融、数据银行项目等案例表明,在农业领域引入其他领域的创新思维可以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金雨希通讯员苏数轩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邮编:210092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THE END
1.数据要素推动现代农业乘“数”而上近年来,数据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变革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于近日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中,明确开展“数据要素×现代农业”行动,进一步释放农业数据要素价值,将快速推动现代农业乘“数”而上、加“数”前行。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40307/3c52310975dd49499286b08d68ac717b/c.html
2.数据要素×现代农业赛题4:数据要素×现代农业的其他典型应用场景。PROCESS赛事流程 (一)启动报名(2024年6月28日—7月31日) 6月底开启陕西分赛参赛报名工作,符合参赛条件的单位自愿登录陕西分赛官方网站(http://www.shaanxi.gov.cn/dexc)或通过陕西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陕西分赛专题专栏报名参赛。陕西分赛注册报名和参赛项目提交截止时间http://www.shaanxi.gov.cn/dexc/Portal/direction/index/id/48.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数据要素×现代农业”行动启动在即 数字“乘”果未来可期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近日,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委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02/t20240218_8608756.htm
4.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助力现代农业!“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此次印发的《行动计划》明确,数据要素要和现代农业发生乘数效应。要提升农业生产数智化水平,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相关服务企业融合利用遥感、气象、土壤、农事作业、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市场等数据,加快打造以数据和模型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数智化场景,实现精准种植、精准养殖、精准捕捞等智慧农业作业方式,支撑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05/c8476552.html
5.重磅: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全文)高质量推进产业数字化,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农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塑造“数实融合”新范式。高起点推进数据价值化,实现要素配置新突破,着力推动数据资源高质量供给,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拓展数据价值化应用场景。高水平推进治理数字化,引领体制机制新变革。http://www.stljt.com/newsShow_736.html
6.数据要素赋能农业现代化:机理挑战与对策数据要素赋能农业现代化:机理、挑战与对策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要素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 作用日益凸显。数据要素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精 准农业等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动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 程中,数据要素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数据要素如何赋能农 业现代化,分析面临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54834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