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并首次明确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的要求。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再到数字经济,其发展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互联网是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互联网+“强调的是连接,是互联网对其他行业提升激活、创新赋能的价值进发;而数字经济呈现的则是全面连接之后的产出和效益。即“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行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带来数字经济的大发展:一方面,润滑新旧经济动能转换过程,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实现。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人们对数字经济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众多关于数字经济的定义中,以2016年G20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最具代表性。该倡议认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实际上,数字经济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互联网将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生态要素渗透到各行各业,渗透到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得到释放。届时,将不会有数字经济的提法,就像现在没有人说自己是一家用电的企业一样。
数字经济的历史演进
《政府工作报告》,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数字经济的特征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呈现出有别千传统工业经济的独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入与入、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得以实现,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全球数据增速符合大数据摩尔定律,大约每两年翻一番。庞大的数据量及其处理和应用需求催生了大数据概念,数据日益成为蜇要的战略资产。数据资源将是企业的核心实力,谁掌握了数据,谁就具备了优势。对国家也是如此。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数字经济中的"货币",是“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如同农业时代的土地和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技术和资本一样,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而且是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数据驱动型创新正在向科技研发、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扩展,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形式和重要方向。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架构在以“铁公机”(铁路、公路和机场)为代表的物理基础设施之上。数字技术出现后,网络和云计算成为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的概念变得更广泛,既包括宽带、无线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也包括对传统物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例如安装了传感器的自来水总管、数字化停车系统、数字化交通系统等。这两类基础设施共同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推动工业时代以"砖和水泥”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转向以“光和芯片”为代表的数字时代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对多数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基本没有要求;对劳动者的文化素养虽然有一定要求,但往往局限于某些职业和岗位。然而在数字经济条件下,数字素养成为劳动者和消费者都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随着数字技术向各领域渗透,劳动者越来越需要具有双重技能一—数字技能和专业技能。但是,各国普遍存在数字技术入才不足的现象,40%的公司表示难以找到他们需要的数据人才。@所以,具有较高的数字素养成为劳动者在就业市场胜出的重要因素。对消费者而言,若不具备基本的数字素养,将无法正确地运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而成为数字时代的“文盲"。
因此,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基本入权,是与听、说、读、写同等玺要的基本能力。提高数字素养既有利于数字消费,也有利于数字生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基础。
传统经济活动严格划分了供给侧和需求侧,一个经济行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界限非常清晰。但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界限日益模糊,逐渐成为融合的"产消者”。
在供给方面,许多行业中涌现出新的技术,能够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不仅创造了满足现有需求的全新方式,也改变了行业价值链。例如,很多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开发影视作品和图书作品等,甚至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完全个性化的设计、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也是如此,政府通过听取民众意见,及时了解经济社会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相应的,在需求方面也出现了重大变化,透明度增加、消费者参与和消费新模式的出现,使公司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设计、推广和交付方式。
人类社会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日益融合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世界不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虚拟映象,而是真正进化为入类社会的新天地,成为入类新的生存空间。同时,数字技术与物理世界的融合,也使得现实物理世界的发展速度向网络世界靠近,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将呈指数级增长。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主要是靠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的统一体——信自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简称'CPS')实现的。信息物理系统是一个结合了计算领域和传感器、致动器装置的整合控制系统,包含了无处不在的环境感知、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和网络控制等系统工程,使我们身边的各种物体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作和自组织功能,使计算能力与物理系统紧密结合与协调。
在此基础上,随着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木的发展,又出现了“入机物”触合的信息物理生物系统(cyber-physical-humansystem,简称'CPHS'),这一系统改变了入类和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更强调入机互动,强调机器和入类的有机协作。信皂物理生物系统推动物理世界、网络世界和入类社会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构成一个互联互通的新世界。
技术进步推动产业革命。蒸汽机引领工业革命,信息通信技木引发了信息革命,促进数字经济不断壮大。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发展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根本上摆脱了固定互联网的限制和束缚,拓展了互联网应用场景,促进了移动应用的广泛创新。移动互联网自身也不断演进,从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发展到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重点是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应用领域扩展,以满足未来上千倍流量增长和上千亿设备的联网需求。
云计算的普及应用,改变了IT(信息技术)设施投资、建设和运维模式,降低了IT设施建设和运维成本,缩短了IT设施建设周期,提升了IT设施承载能力,加快了设备接入和系统部署。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以及传感器成本的降低,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据估计2020年将有500亿台互联设备上线,未来接入物联网的终端数量还将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增加,物联网数据容量也呈指数增加,每两年便翻倍。
对物联网数据的处理必然需要大数据技术。计算能力的提高、计算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数据传输、存储和分析成本的下降促进了大数据技术发展。大数据技术推动了物联网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重要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了商业应用和业务洞察力的提高。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大数据自主分析能力。如果不具有智能技术,即使存在所需的庞大数据,也无法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无法从中发掘出新的意义、产生新的价值。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读懂视频、音频甚至人类自语言,分析物联网中大量琐碎的非结构化数据,可以总结出其中隐含的规律,支持智能决策。此外,入工智能的发展有助于解决物联网设备之同各种通信协议不兼容的问题。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运用将推动物联网发展,实现物联网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物联网的发展推动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入类社会之同的界限逐渐消失,计算技术进入人机物三元融合发展期,虚拟现实为人机物三元融合的重要支撑。虚拟现实是显示技术的深刻变革,被看作继计算机、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通用性技术平台。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显示的无一例外都是二维画面,而虚拟现实却给我们提供了三维画面的展示屏,给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带来巨大变革。虚拟现实技术也无法独立发展,要实现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之同的有效互动还需要高速的传输技术、识别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其他技术的有效配合。
此外,高级机器人、自动驾驶、3D打印、数字标识、生物识别、量了计算、再生能源等技术也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技术,这些技术与上述技术不断创新融合,以指数级速度展开,形成多种技术整体演进、群体性突破,推动着数字经济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