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数字乡村项目,规划以“1+5+12+N”为整体框架的宣恩数字乡村平台,即“1个数据平台+5大建设方向+12大软硬件系统+N个应用”,以大数据为引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数智赋能,全面推动宣恩乡村振兴。面向普通农户、游客、市场主体、设施管护人员、基层干部、乡镇/县级各部门,以手机(公众号/小程序/APP)、PC后台、指挥大屏为多终端交互载体。通过移动化办公、在线化管理、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监管,在政务下发、防返贫检测、数据上报、三务公开、应急管理、随手拍、摄像头统一管理、摸底调查、农技知识、党建宣传、帮扶追踪、数据统计分析等应用场景中,积极赋能宣恩乡村高质量发展,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提升“三农”高效能治理。
平台投入使用后,宣恩的农业农村大数据信息体系建立健全,乡村基层治理、基层公共服务、防返贫监测体系、数据分析决策体系基本建成。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基层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从而激发出乡村自我发展动力和活力,探索出数字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2.1建立健全宣恩县三农基础数据资源体系
建成宣恩县三农大数据体系,规划宣恩县三农基础数据仓库,专题数据仓库,整合宣恩涉农数据。给156个行政村/涉农社区的农户以及市场主体部署专属“码贴”,利用“一户一码”、“一企一码”应用,以及其他信息管理手段,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更新,构建统一的宣恩三农基础数据资源体系。
利用一码多用赋能乡村多场景数据使用,同时从数据使用安全角度出发,进行数据字段的分级分权和报表管理,规划完善专题数据分析机制,辅助基层治理决策、产业发展决策。以开放共享为原则,向下提供标准数据接口接入,向上支持接入“数字宣恩”,为“数字宣恩”大数据平台持续输血。
2.2完善基层公共服务数字化体系建设
建成基层公共服务系统,充分调动村委干部、驻村干部等基层工作人员,利用手机端APP、PC端后台等信息化工具系统,将传统基层为民服务工作信息化、数字化。从农户生产生活出发,以利民、便民、惠民为目标,以大小屏为主要载体,为农户提供农技培训、就业信息、土特产销售撮合、惠民政策、补贴信息等场景应用。同时融合宣恩现有信息系统,为“我要开证明”“智行宣恩”“浪漫宣恩”“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提供统一入口,横向促活,共同发展。
2.3建设基层治理数字化体系
2.4建立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体系
利用“物码”,建立全县农村的公共设施数字化档案。同时为公共设施的日常管护、故障上报建立电子化台账,建立公共设施信息化管理制度,为设施管理部门提供管护工作绩效考评依据。以“共建共治”为原则,积极调动村民参与公共设施管护监督,配合“随手拍”功能,实时掌握公共设施情况。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应用优势,在设施设备的布放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2.5优化提高防返贫监测及帮扶工作数字化能力
2.6建设县-镇(乡)-村多级三农指挥舱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GIS(地理信息系统)、3D建模、AI数据分析、AR/VR等技术,将枯燥、抽象、离散的三农数据,通过硬件大屏进行清晰、直观、立体式的呈现,打造宣恩乡村数治“一张图”,同时结合宣恩实际,规划多个专题。利用“数字宣恩”建设的县级指挥大屏,建设县级三农指挥舱一处。建设镇(乡)级数据平台软件9个,村级数据平台软件156个。
项目结合宣恩县实际情况,通过前期多次与各局办、乡村基层干部座谈,深入乡村与农户、市场主体人员交流,了解各级部门和民众现实需求,规划以“1+5+12+N'为整体框架的宣恩数字乡村平台。
平台面向普通农户、游客、市场主体、设施管护人员、基层干部、乡镇/县级各部门,以手机(公众号/小程序/APP)、PC后台、指挥大屏为多终端交互载体。通过移动化办公、在线化管理、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监管,赋能宣恩乡村高质量发展,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提升“三农”高效能治理。“1+5+12+N”整体框架具体包含:
3.11个平台
基于1个统一的宣恩数字乡村平台。
3.25大建设板块
建设智慧党建、基层治理、智慧民生、智慧产业、防返贫监测5大板块内容。
3.312大系统模块
1.平台基础支撑系统
2.农户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户码应用)
基于“户码”为核心的农户基础数据管理应用,为农户建立标准的数字化档案。通过“扫码”打卡+定位功能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办法和标准化农户数据建设,共同推进宣恩农户基础数据的采集更新机制建立。
3.基础公共设施管理系统(物码应用)
4.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企码应用)
针对各乡镇管辖范围内的市场主体、各类企业,利用“企码”应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模块以及各企业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对每个企业建立数字化档案。巡查人员通过扫码可了解企业详细信息,开展日常巡查登记工作(安全巡查等),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认证可进入系统,查询过往巡查登记记录。企业可通过扫码进入平台进行问题反馈,平台提供问题反馈的入口,并与“事件处理”闭环相结合。同时支持企业将自身商品、服务上架至商品撮合平台,进行推广。
5.基层公共服务系统
以公众号小程序为主要载体,从村民生产、生活出发,为村民提供惠民便民的公共服务。村民通过系统平台可实时查看村委班子情况、村情概况、特色景点、惠民政策、补贴查询、三务公开等信息。平台还提供农技知识培训和获取劳务用工信息,可自主发布农特产品至农特产品撮合商城。系统以开放共享为原则,融合宣恩现有便民服务信息平台,为“我要开证明”“智行宣恩”“新时代文明实践”“办事指南”等提供入口,降低农户使用门槛。
6.基层治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提供数字化手段,帮助乡镇及各村委更好的开展基础治理工作。提供随手拍,为群众提供问题、意见建议的反馈渠道,村委及乡镇可利用移动办公工具及时处理,乡镇可对各村事件处理进行督办,采用从“事件上报”“事件处理”“结果反馈”到“存档”的闭环管理措施。日常村委的矛盾调解,纠纷排查,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都通过系统进行记录、跟踪、生成台账。
7.防返贫监测系统
为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提供从行业部提供预警联动信息,到各机入户摸排,村级评议,乡镇核查,部门数据比对,县级审定的监测认定线上全流程工作流转及审批功能。可通过系统制定详细的帮扶管理计划并下发至对应管理重点监测户的网格员,通过定期摸排,反馈每月的帮扶政策落实情况自动形成帮扶台账。
8.AI录入助手
针对需要进行信息动态调整的农户,新识别需要录入国家系统的农户以及风险消除需要标注的农户信息。Al录入助手可自动进行操作,将信息全自动录入国家防返贫监测系统。
9.数据分析统计系统
利用村委日常摸排,各部门数据导入(历史数据等),接口对接(外部信息系统、外部视频监控数据、外部事件数据等)、以及系统使用所产生的业务数据(一户一码、一企一码、一物一码、积分制、事件数据等),形成统一的数字乡村数据目录。支持多维度权限设置不同的行政部门,不同的行政级别查询不同的数据。
10.数据可视化支撑系统
系统为乡村数治一张图专题提供支撑服务,专题数据可视化大屏所展示的数据内容,通过数据可视化支撑系统可管理对应的地图数据,农户标记数据,区域边界数据,设施所在实际位置数据等,对于新增需要在大屏查看的数据类型可利用自动标记管理进行编辑标记。
11.宣恩一张图专题
利用3D可视化技术,结合地理信息与宣恩本地特色情况以及各村、乡镇以及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一张图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支持农户、企业、设施各类详情信息的查看,监控,传感器实时监控画面及数据的查看,对各类事件处理进度可进行实际处理及督办。
12.外部系统接口模块
结合宣恩实际情况以及后续平台数据的共享和扩展要求,规划外部系统接口模块。整体规划包括:住建局房屋排查系统的数据接口,气象局预警信息的数据接口,政法委雪亮工程、平安乡村视频平台接口,外部其他视频监控平台接口(画面、事件预警等),“数字宣恩’项目数据中台对接接口。接口模块支持后续扩展其他数据接口。
3.4N个场景应用功能
提供党建宣传、政务下发、清廉村居、数据上报、乡村振兴项目申报、补贴查询、邮快合作便民查询、一户一码、一物一码、一企码、应急消息发布、随手拍、积分制管理、摄像头统一管理、摸底调查、劳务信息、农技知识、防返贫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等N种场景应用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