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产业绘就农村好“丰”景(人民时评)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强国必先强农。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政策同向发力,改革持续深化,农民增收渠道才能越来越多、增收机制才会越来越灵,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才能更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共享

周人杰

江苏泰州市某家庭农场,一台无人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里笔直地行进。据有关人士介绍,“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无人农机的收获精度更高”。

贵州都匀市,村民韦国花通过直播间向网友介绍当地特产糯小米,“既有细粮的口感,又有粗粮的营养”。一部手机连接乡村与远方,带动当地50余名村民“顾家又增收”。

强国必先强农。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不久前在湖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发展富民产业,既要立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也要依靠科技进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还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新农具”提升农业效益、农产品价值。

做强富民产业,必须提高产业附加值。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在内蒙古突泉县“气象+高标准农田”智能节水灌溉示范区,农户可通过手机查看土壤墒情、气温、株高、植被指数等实时数据。在山东烟台市的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游客尽享全新的海上文旅体验。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就更有动能和空间。

产业要富民,不仅要做好生产端,也得做强销售端。如今,“新农具”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国庆假期,四川万源市整合“村村直播”资源,上万斤“五彩产品”走出大山,销售额达200万元。陕西富平县一博主每年销售花椒100多万斤,最忙时每天用工6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约150元。农产品乘“云”销往全国,收入顺“网”回馈农民,“新农具”干好“新农活”,“新农人”建设新农村,生动展现出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万千气象。

促进农民增收,还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协调发展理念,多措并举。从惠农金融政策洒下信贷“及时雨”,到培育“村播”鼓励电商创业就业,再到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政策同向发力,改革持续深化,农民增收渠道才能越来越多、增收机制才会越来越灵,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才能更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共享。

在许多农民朋友眼中,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做好“新农人”,就是新时代新农村的“致富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必能让乡亲们的生活红红火火,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景加速成为现实。

THE END
1.网络文明评论文章数字赋能:提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数字技术的引入,为乡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线上教育、远程培训等方式,乡村居民可以便捷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素质。同时,数字平台也为乡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他们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乡村数字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81438412785608&wfr=spider&for=pc
2.富民产业绘就农村好“丰”景(人民时评)综合要闻如今,“新农具”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国庆假期,四川万源市整合“村村直播”资源,上万斤“五彩产品”走出大山,销售额达200万元。陕西富平县一博主每年销售花椒100多万斤,最忙时每天用工6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约150元。农产品乘“云”销往全国,收入顺“网”回馈农民,“新农具”干好“新农活”,“新农人”建设https://www.hrbtv.net/folder963/2024-12-03/976467.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目前,种植户们可通过手机、电脑与大田远程监控系统连接,形成集种植结构、作物性状、土壤状况、生产进度、精准气象等于一体的“分析专题图”,作为农机作业、农事活动的信息决策,让农业管理更加便捷、直接。 如今,在新华分公司辖区,勤奋、智慧的“新农人”正满怀信心,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农业丰收的新答卷。https://www.agri.cn/zx/xxlb/hlj/202412/t20241204_8695488.htm
4.腾讯数字农村购买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图为周傲英在腾讯教育M 巨头们AI的角力战正向农村渗透 “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由于疫情的影响,直播卖货成为了解决农货滞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宁召开,科技兴农展现磅礴力量 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破解科技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8%85%BE%E8%AE%AF%E6%95%B0%E5%AD%97%E5%86%9C%E6%9D%91%E8%B4%AD%E4%B9%B0
5.简阳:直播“带货”带活农产品销售“打通‘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供给链,直播‘带货’是一剂催化剂,当下带火的是农产品,未来带活的是新农业,甚至有成为‘新农业’的趋势——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则是新农活。”简阳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会长李蒋德表示。https://sc.cri.cn/chinanews/20200628/af17b485-b00c-b112-54c4-cc8ddb5f5e38.html
6.“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网红直播观众超650万人“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是科技赋能的美好愿景,也是很多村镇希望搭上的快车。但直播售卖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跟不上,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供应链还在初级阶段,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农业农村部也正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农民用手机和互联网销售https://news.cctv.com/2019/09/29/ARTIlXxtdKELXVxJdl4F1S4r1909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