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

襄阳市“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周定武: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出席襄阳市“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胡洋同志;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耿新强同志;

襄阳市公安局治安内保支队副支队长马荣君同志。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中新社、湖北日报、荆楚网、汉江网、襄阳日报、襄阳市政府网等。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胡洋同志发言。

规范创建食品安全切实提升安全管理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胡洋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襄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及省市党委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工作部署,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执法、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坚持人民满意的评价标准,自觉扛起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不断推进食品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一、“十三五”期间全市食品安全整体状况

全市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食用农产品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98%以上。

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从2015年的65.7上升到2020年的87.43。

二、“十三五”期间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食品生产企业从2015年的684家上升到2020年的809家,上升了18.3%。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从2015年的1414家下降到2020年的1244家,下降了12%。

食品流通市场主体从2015年的26050家下降到2020年的21688家,下降了16.7%。

餐饮服务市场主体从2015年的16328家上升到2020年的21914家,上升了34.2%。

三、“十三五”期间示范创建及获得中央领导肯定和国务院、省部级奖励情况

(一)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情况

1.通过国家级示范创建情况

2017年:襄阳市获得全国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成为全国第一批15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之一。

2019年:南漳县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2.通过省级示范创建情况

2018年:枣阳市、宜城市获得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称号。宜城市、南漳县获得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称号。

2020年:老河口市、保康县、谷城县、襄州区获得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称号,枣阳市、襄州区获得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称号。

(二)获得中央领导肯定和国务院、省部级奖励情况

1.获得中央领导肯定情况

2016年4月17日至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带领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莅临襄阳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执行情况,对襄阳食品安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19年3月16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在襄阳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胡春华副总理对襄阳食品安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获得国务院、省部级奖励情况

2016年:宜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营监管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授予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8年:省政府举办的全省“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在襄阳市顺利召开,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襄阳市成功举办会议给予感谢。

2019年: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予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襄阳市市场监管局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抗疫先进集体”。

2020年: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授予全国食品安全先进集体称号,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襄阳市公安局治安内保(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董洪波同志分别被授予湖北省食品安全突出贡献政府奖集体和个人。

四、抗疫期间食品安全保障情况

襄阳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切实做到“三保”。

一是保食品供应。建立无阻碍运输通道,及时为1349台市外运货配送车辆开具通行证。实行集中统一消毒,建立食品物资集中收运、分拣等场所,按照防疫规定对每批物资进行集中消毒。实施食品无滞留发放,接受的生鲜食品做到每批24小时内发放完毕,发放捐赠食品129.5吨。采取“拎到家门口”配送,依托淘大集、农合e家等13家电商平台,组织社区与超市、菜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精准对接供需,为孤寡老人提供24小时贴心服务,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以“移动菜篮子”、“菜篮子,拎到家门口”为题进行了宣传和推荐。

二是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食品质量检测,抽样检测粮食加工品、食用油、乳制品和食用农产品等大宗食品40162批次。禁止任何形式野生动物交易,封存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136处,办理野生动物案件84起,收缴野生动物798头(只),收缴野生动物制品454.86公斤。保障疫情防控餐饮服务安全,指定251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为医疗机构、援襄医疗队、防控指挥部和集中医学观察点提供餐饮保供,严把人员健康关、食材溯源关、加工操作关、消毒保洁关和安全就餐环节关,组织2家餐饮单位专为援襄医疗队提供家乡风味的餐饮服务。

三是保复工复产。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验和检定费用1105.07万元,实行市场主体登记“秒批秒办”服务,将49项涉企准入准营审批改为备案事项,企业生产经营许可申报资料减少95%以上,三大类高频许可审批实现证书立等可取。

五、“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市委、市政府常委会、常务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决策部署,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重要问题。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个人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考核权重达到3%。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调整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市长担任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常务副市长担任第一副主任。

(二)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是严防源头。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作物病虫绿色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农业投入品及其包装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推行食用农产品附带合格证上市制度,首批277家种养殖主体开始实施。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和餐厨垃圾,6个县(市)建成病死畜禽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病死畜禽日处理量达到20吨,城区餐厨垃圾日处理量达到150吨。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城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三是严惩重处。实行最严厉的处罚,严格落实处罚到人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十三五”期间有13人被终生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的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工作,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办理行政、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2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十三五”期间累计办理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0420件,查办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47起。

六、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重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工作部署,以巩固提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果为抓手,创造性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持续推进食品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十大攻坚行动,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十大”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以点带面治理“餐桌污染”。实施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专项行动、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行动、“优质粮食工程”行动、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

谢谢大家!

主持人周定武:谢谢胡洋同志的发言,请耿新强同志介绍“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情况。

襄阳市“十三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通报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耿新强

各位同志们,新闻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市农业农村局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将“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通报如下。

一、“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

二、强化源头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抓监测,着力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按照以检测查风险、以检测促安全思路,认真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评估和监督抽查工作,每年制定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积极协调,组织好上级抽检,稳步推进,扎实做好本级抽检,强化措施,扩大县级抽检,立足资源,引导开展乡镇快检,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测抽检合格连续5年保持高位运行,2016年至2020年分别为99.7%、99.6%、99.8%、99.5%、99.6%,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5%以上。通过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隐患,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和技术指导。

2.抓追溯,推广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

自2019年开始启动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以来,我们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四挂钩”政策,并利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情况纳入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遇,不断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入驻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生产主体达到278家,“二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省级以上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已全部录入平台,实现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可全程追溯。

四是抓创建,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齐抓共管氛围。“十三五”期间,我们紧紧围绕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监管制度、监管机制的建立与落实,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制方案、定措施、勤检查、强督办、打基础、抓落实,不断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创建工作。2018年我市地南漳县、宜城市成功创建为第一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9年南漳县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0年襄州区、枣阳市成功创建为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至此,我市已有省级安全县4个,国家级安全县1个。

五是抓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标准化生产体系不断完善。五年来,我们组织农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和生产主体申报、编制完成有机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茶、桃、油用牡丹、核桃、板栗、香菇、木耳、天麻等有机作物生产地方性技术标准26个,并正式发布实施,其中省级标准1项,市级地方标准25项。全市农业地方性生产技术标准达110余项。二是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五年来,我们以开展对标达标提质行动为抓手,搞好标准与生产企业的有效对接,在“菜篮子”大县、畜牧大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地环境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市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63个,认证产量289.51万吨,认证产品基地面积308.85万亩。这些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从源头上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6.抓示范,试行好农产品质量合格证制度。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在2020年初,我们启动了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收集了全国各地推广应用合格证制度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方案,认真借鉴,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及时启动,率先在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推行食用农产品随车附带合格证上市。按照“自我检查、自我管控、自我承诺、自我开具合格证”的要求,及时加强服务,指导生产主体规范填写。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主体数达490家,占生产主体的56.6%,共开具合格证6770张,附带合格证上市产品3249.9吨。合格证制度推行,对压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指示精神,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为目标,坚持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力求取得新突破。

一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登记管理,进一步落实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加强对经营门店及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查。

二是严格生产环节管控。强化生产记录制度落实,推广控肥、控药、控添加剂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措施,大力推进绿色生产。

三是严格监测抽查制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抽检机制要求,扩大监督抽查范围,加强联打联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和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四是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和追溯管理制度。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上市农产品全链条可追溯。

五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开展对标达标提质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推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培育壮大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

六是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依法严惩违法分子,发挥震慑作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失职和渎职、徇私枉法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依法依纪查处。

我的通报完毕,谢谢!

主持人周定武:感谢耿新强同志的通报,下面,请马荣君同志讲话。

“十三五”期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通报

襄阳市公安局治安内保支队副支队长马荣君

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全市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安机关历来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利剑”、“昆仑”等专项行动,共破获“某连锁超市销售假酒案”、“方某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5.6系列假冒食盐案”等食品类案件147起,其中部督案件5起,省督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7人,捣毁窝点36个;查获假冒食盐75吨,假化肥35吨,假种子53吨,各类假酒1.3万件,假调味品2870件,假冒包材、说明书760万余份(套),收缴制假设备7套,假冒商标标识1320万个,涉案金额1.5亿余元。近年来,襄阳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工作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市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二、突出打击主业,狠抓破案攻坚。市公安局统筹治安、经侦、刑侦等警种,在线索摸排、线索经营、案件侦查等方面实行合成作战、联合行动。2019年10月,针对一条制售假酒的线索,联合多部门进行长达3个月的侦查。2020年1月,组织80余名警力一举捣毁7处制假、仓储窝点,打掉制售假酒团伙2个,抓获嫌疑人8名,查扣37种假酒共2217件,收缴制假设备2套,捣毁制假生产线2条,案值1000余万元。同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对群众关切的猪肉问题加强检查。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出动警力3529人次,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对生猪调运车辆、生猪屠宰厂(点)、集贸市场进行全覆盖检查,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平安福祉,襄阳公安将以维护食品安全为己任,坚持打防并举,加强部门联动,坚决保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谢谢大家。

主持人周定武: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记者提问环节。

中新社记者:胡局长您好!刚才聆听了您的报告,我特别注意到,今年我们要创新网络订餐监管方式,请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网络订餐监管能力?

一是开展网络订餐明厨亮灶建设。过去广大消费者在订餐时,只能查看到商家的营业执照、许可证和店铺照片等信息,对后厨环境卫生、操作规范一无所知,导致消费者买的不明白、吃得不放心。今年,我们将逐步推行“网络订餐明厨亮灶”工作,即让餐饮商户在销售外卖的同时,直接把后厨亮在消费者的视野下,接受消费者监督,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得安心。

二是逐步推行外卖订餐封签管理。推行"食安封签",”食安封签"是商户出餐时进行统一的包装封签,骑手取餐送达用户手中,确保封签完好无损,防范订餐在运送途中食品安全风险。"食安封签"一旦拆开将无法重新封上,消费者若发现封签存在破损,则可以判断存在中途被打开的可能,可当场拒收餐品。

以上两项工作已经启动,近期将会在美团外卖平台上开辟互联网+明厨亮灶的专栏,点餐者将实时看到后厨操作过程。美团也已发放了20万份外卖食安封签。

主持人周定武: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湖北日报记者:您好!胡局长,《反食品浪费法》已于2021年4月29日公布实施,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我们将如何贯彻地”实施《反食品浪费法》?谢谢。

胡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制止餐饮浪费作出重要指示。今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反食品浪费步入法治化轨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推进《反食品浪费法》的贯彻实施。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协助有关部门建立捐赠需求对接机制,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向有关社会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捐赠食品。

二是压实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反食品浪费情况的监督,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反食品浪费措施。鼓励、支持食品、餐饮行业协会等应当开展食品浪费监测,加强分析评估,每年向社会公布有关反食品浪费情况及监测评估结果。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监督、举报食品生产经营者等有食品浪费行为的。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组织食品、餐饮行业协会及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单位开展反食品浪费倡议活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单位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引导用餐人员适量点餐、取餐: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光盘用餐、打包剩餐,引导消费者文明节俭用餐,减少食材浪费;对有浪费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提醒、纠正。督促、鼓励积极改革配餐方式,推出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热菜拼盘等服务方式。倡导全社会从每一餐做起,按需买菜,按量做饭,坚持做到吃光盘中餐、餐餐不剩饭。外出就餐推行“N-I点菜法”,理性消费、合理配餐,不讲排场、不搞攀比,摒弃“爱面子”“讲排场”的陋习,争取不剩饭、剩餐要打包。反对红白事大操大办,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让“光盘行动”走进千家万户,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

主持人周定武:请记者们继续提问。

荆楚网记者:耿局长您好!襄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如何?大家能不能放心消费?农业农村部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

近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依法履行职责,全面加强监管,在五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

一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连续5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000多人次,检查生产企业、经营门店8600多家次,查处问题170多起,查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10多起,保持了高压态势,打击了一大批违法犯罪行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保障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创省级安全县4个,国家级安全县1个。2018年我市地南漳县、宜城市成功创建为第一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9年南漳县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0年襄州区、枣阳市成功创建为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自2019年开始启动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以来,不断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入驻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生产主体达到278家,“二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省级以上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已全部录入平台,实现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可全程追溯。

四是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我们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五年来,我们制修订发布实施有农业生产地方性技术标准26项,并开展对标达标提质行动,搞好标准与生产企业的有效对接,在“菜篮子”大县、畜牧大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地环境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市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63个,认证产量289.51万吨,认证产品基地面积308.85万亩。这些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从源头上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五是实行农产品质量合格证制度。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自2020年初,我们启动了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按照“自我检查、自我管控、自我承诺、自我开具合格证”的要求,率先在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推行食用农产品随车附带合格证上市。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主体数达490家,占生产主体的56.6%,共开具合格证6770张,附带合格证上市产品3249.9吨。实行农产品生产主体承诺质量保障,亮证销售。

主持人周定武:下面接着提问。

网易云记者:马支队您好!请问公安机关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下一步如何打算?谢谢!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兹定于2024年12月5日(周四)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欢迎光临。 为使记者在发布会上获得更多信息,提高发布会效率,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将您对此场发布会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反馈给我们。 https://www.agri.cn/zx/zxfb/202412/t20241203_8695413.htm
2.2024年重要时政汇编第15周时政周报(4.84.14)1.【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贸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1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南省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2023年,海南多项经济社会指标增速处在全国前列,其中GDP增长9.2%,体现自贸港经济形态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分别增长15.3%、29.6%。货物https://job.jiuyeqiao.cn/sydw/95/371258.html
3.国务院就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内容简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3月22日15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6号)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工作情况,请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农资供应、运输、打假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回答媒体提问。二十https://m.btime.com/item/router?gid=50om77u7djh8a8o0lhjnh8i1l2b
4.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复工复产进行时农资供应有保障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陈聪、于文静)记者从22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采取多种举措保障农资供应、确保农民能种上地。 目前是春耕备耕关键期,少不了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供给。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全国农资重点企业复工率达88%,农资http://m.gjnews.cn/www/jsxw/2020/132021.html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举行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行业热点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王心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张骅共同出席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和成效,并就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成效和目标实现、节能和提高能效、环境基础设施建设、https://www.saas.sh.cn/st/hyxx/hyrd/content_3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