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部地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部六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今年,中部六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再添新引擎。
在山西太原,20万吨电子铜箔一期项目投产,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小到手机平板、大到航天飞机都离不开这种材料。在江西上饶,总投资150亿元的光伏超级工厂一期产线投产,切片、电池和组件实现全自动一体化生产。今年以来,中部地区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折射出中部地区的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
中部地区由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省组成,资源要素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中部地区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座谈会,要求中部六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落实总书记要求,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速,正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7.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定在全国的22%左右。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累计建成7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智能语音、轨道交通等优势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8个,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4家。
创新引领优势产业升级。中部地区整合资源、精准发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湖南,湘江科学城、岳麓山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今年,湖南紧盯35个领域需攻克的技术清单,力争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赋能先进制造业。在安徽,这家重组后的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传来好消息,他们的最新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现在,科研团队正在解决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今年,安徽要重组升级110家省属重点实验室,让科研更符合本地的产业技术需求。同时,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智能成套装备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
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壮大。中部地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在武汉,华中地区最大的智算中心投入使用,和超算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道,夯实算力资源。今年,湖北将在算力与大数据领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主体壮大、应用场景推广等投入,助力产业规模再升级。在郑州,这个依托人工智能研发的智能农事问答平台集纳了300多万条农业知识,预计3月底上线,将成为广大农户的虚拟专家助手。今年,河南把人工智能作为重要增长点,在制造业、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场景。
如今,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版图上,中部地区正加速崛起,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动力。面向未来,中部六省活力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2.李强对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3月18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意义重大。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当前,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大忙时节。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准细致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农资生产供应,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奋力赢得全年丰收主动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3.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4.【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立足首都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3月19日)举行首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介绍,2023年北京市经济总量达4.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超过6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北京将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携手津冀共同打造交通一体、生态共建、服务共享、功能协同的首都都市圈,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北京优势。
今年,北京以更大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力争绿电占比达到25%;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将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更多照护支持,面向3岁以下幼儿新增普惠托位1万个;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强化韧性、智慧、宜居城市建设,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5.乡村消费市场释放新活力
今年以来,我国乡村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今年前两个月,各地乡镇商贸中心“上新”速度越来越快。在河北新乐承安铺乡,村民们告诉记者,以往一些新款的小家电、服饰要到县城才能买得着,如今在离家不远的乡镇商贸中心就能买到。
紧跟乡村消费新需求,主题乐园、零售贩卖等城市服务产业要素加速下沉,成为乡村消费新选择。同时,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建设,有效拉动乡村消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0870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城镇0.3个百分点。
在乡村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的同时,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乡村感受田园风光、品味乡韵乡愁。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两个月,全国监测的300多家乡村旅游示范点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7.6%,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加48.7%。
6.2月我国国际航空市场稳步恢复
记者从中国民航局了解到,2月,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空市场客运恢复加快,货邮运输恢复水平再创新高。
2月,国际航线运输总周转量达到34.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8.6%,较2019年同期增长9.9%,首次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其中,旅客运输量489.2万人次,连续三个月回升。从主要市场看,中国―东盟航线客运量最大,完成194万人次;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完成旅客运输量320万人次,高于国际航线整体恢复水平6.2个百分点;中国―欧洲航线客运量达到69.2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3.8%。
2月,国际航线共完成货邮运输量21.6万吨,货邮运输恢复水平再创新高。其中,我国至欧洲航线完成货运规模最大,达9.2万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完成货邮运输量6.6万吨,大幅高于国际航线整体恢复水平77.9个百分点。
7.【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庆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重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重庆两江新区这家汽车工厂总装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只需打开这套智能检测系统,就能实时对全车1万多个零部件的安装型号、安装角度进行在线检测。
研发这套智能系统的是中国科学院与重庆两江新区“院地孵化”的一家科技公司,它目前已推出了多个国内首创产品,为1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智能视觉解决方案。像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重庆已培育了7560多家。
为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科研团队提供中试平台、市场管理团队、规模化生产车间以及产业基金投资等,已成功孵化53个重大原创科技成果落地,培育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超15亿元。
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目前,重庆正在加快布局生命科学、卫星互联网、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在西部科学城,金凤实验室正聚焦“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在涪陵,以高端合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为主导的15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在永川,100家数字文创企业发力元宇宙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8.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记者今天(3月19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下一步将指导每个省份建好1所高水平省级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继续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造条件提供儿科医疗服务,各地要建立儿童重大疾病急诊绿色通道并提供一体化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将会同医保部门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待遇和支付政策。
9.五部门部署加快补齐城市污水管网短板
记者今天(3月19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快补齐城市生活污水管网短板,按照每5―10年完成一轮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排查滚动摸排的要求,持续推进管网现状评估和修复工作。同时,全面开展超使用年限、材质落后、问题突出排水设施的更新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城市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规模化污泥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综合效能显著提升。
10.普通高校新增24种本科专业
教育部今天(3月19日)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增设24种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本科新专业,包括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生态修复学等,将在54所高校进行布点,2024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目前,本科目录内专业达到816种。
此次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其中,新增布点1673个、撤销布点1670个,数量基本持平。
11.我国渤海中北部勘探发现亿吨级油田
12.市场监管总局归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117.71亿条
13.七部门联合启动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
今天(3月19日),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春耕生产急需的种子、肥料和农药3类农资,深入查找问题,加强质量保障。围绕进村虚假宣传兜售化肥、网络违规售种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14.我国重点水域省际水路客运全面实现电子船票应用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截至目前,渤海湾、琼州海峡、三峡库区等国内重点水域省际客运航线,在区域联网售票基础上已全面落实电子船票应用,实现了船票无纸化、电子化。
15.今年前两个月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0%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6760.8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969.3亿元,同比增长10%,占同期出口总值的36.5%。
16.黑龙江省今年拟实施耕地轮作试点超2600万亩
今年,黑龙江省拟实施耕地轮作试点任务超2600万亩,试点以大豆、玉米轮作为主,优先考虑集中连片、面积较大地块等。这一举措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同时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试点申报工作将于3月27日结束。
17.今年前2个月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437.4亿元
记者从乌鲁木齐海关获悉,今年前2个月,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437.4亿元,同比增长33%,占同期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的46%,进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其中,与哈萨克斯坦进出口显著增长,达到79.5%。